走近少数民族 2 —— 苗族 2 ( 关于蛊的故事)

林梓

<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第二次到西江千户苗寨,带团的导游小陈是一位苗女,读大学是在北京,学的是历史专业,有很宽的知识面和较好的文化素养,一路上,听她说了许多关于苗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在小陈讲述的故事中,留下印象最深,感觉最强烈的是她亲身经历的一个汉族小伙子中蛊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小伙子家在北方,参加了公司组织的由各地经销商组成的旅游团,因为全团人数比较多,所以要分成两组,需要两辆大巴和包括小陈在内的两位导游,北方小伙这一组是由另外一位导游带的。这些细节,小陈讲得很认真,让我们感觉故事很真实。</p><p class="ql-block">· 旅游结束,北方小伙回家以后,脖子周围出现了大量的疱疹,奇痒无比,疱疹抓破以后可以看到黑色的小虫子,看了几家医院,都没有明显的疗效。小伙子认为这个病是在参团旅游的时候染上的,可以通过旅游险理赔,在与旅行社沟通的过程中,一位苗族的工作人员听出了问题,感觉这位小伙是中了蛊。</p><p class="ql-block">· 北方小伙回忆起了在西江千户苗寨的一件事,那一天,他与另外两位女团友一起在寨子里逛街,两位女团友准备向一位苗族老太太买糍粑,被他阻拦了,说老太太不厚道,别人的糍粑三块钱一个,她要五块。老太太解释说,她的糍粑比较大,味道也比较好,理论了一番,最终,两位女团友是买了旁边三块钱一个的糍粑。老太太生意没做成,还被人说不厚道,心里肯定不高兴。大概可以判定,北方小伙很可能是在这个环节上中了蛊。</p><p class="ql-block">· 旅行社设法通过老太太的儿子联系上了老太太,表达了歉意,经过了细致的沟通,老太太终于表示愿意见北方小伙。</p><p class="ql-block">· 北方小伙千里迢迢重返贵州,和小陈他们汇合以后,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大概的意思是,这等小事不应受此重罚。小陈他们劝北方小伙,事大事小你都要认了,不能有情绪,解蛊还需要求得老太太的谅解。</p><p class="ql-block">· 北方小伙由小陈他们陪着,带着礼物去见了老太太,表达了应有的诚意。老太太也没有多说什么,更没有拿出解药那一类的东西,只是说了一句,好了,你们可以走了。</p><p class="ql-block">· 从西江千户苗寨回到贵阳,北方小伙的病情就开始好转了,疱疹结痂,不再奇痒难耐。</p><p class="ql-block">· 故事很神奇,还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西江千户苗寨的四号风雨桥,据小陈介绍,那位卖糍粑的苗族老太太经常在这个路段摆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在西江千户苗寨停留了大半个白天加一整个夜晚,很想让小陈带着见见那位苗族老太太,遗憾的是,几次经过老太太平时摆摊的四号桥路段,都没有看到老太太出来摆摊。这一次没见着,不知以后还有没有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 蛊虫图片( 网络资料 )</p><p class="ql-block">· 关于蛊,网络资料显示,器皿中毒虫竟食,最后剩下的集百毒于一身的至毒之毒虫,这条毒虫被用来作蛊种,它产下的卵将被用于下蛊。蛊女施蛊多是下在饭菜中,而且多放在第一块食物上。下蛊有的是下虫本身,有的下虫粪便,也有的是下涎沫,有时不经食物也可施蛊。下蛊者还需要将自身与蛊种在灵性上融为一体,通过两个生灵的信息交融来实现,这当中祈祷和咒语是必不可少的,气血的交融也不可或缺,比如,苗族女子会用自己的经血喂养蛊种。下蛊者与蛊种在灵性上融为一体之后,蛊种的后代也会携带下蛊者的灵性信息,就会听命于下蛊者的驱使。</p> <p class="ql-block">△ 情花蛊( 网络资料 )</p><p class="ql-block">· 情花蛊是能够操纵人的感情的一种蛊。传说中情花蛊是用少女的心头血炼成的,少女将这种蛊下在自己的情郎身上,如果没有解药的话,会经常发作,那种痛苦一般人难以承受,为此殉情的有很多。</p><p class="ql-block">· 小陈的父亲是汉族,母亲是苗族,我问小陈,她的母亲对父亲可曾下过情花蛊,小陈说没有,她母亲是有文化的,而且很早就离开了苗乡。</p><p class="ql-block">· 网络上,关于蛊的讨论不少,有,或者没有,似乎没有结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