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

伍木木

我的扶贫故事 <p>  朱克权,出生于1965年10月15日,中共党员,自2002年起,一直担任官坝村村委会主任,凤冈县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于2019年11月担任凤冈县土溪镇官坝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我始终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克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高度的使命感,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p><p> 党员就是群众工作的一面旗帜,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给群众中树立榜样,我作为村党总支部书记,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身边同志的工作激情。</p><p> 我始终坚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奋进、创先争优,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党的政治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用党员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的纪律,不折不扣执行党的决定,处理各项事务时候,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与同事相处中,始终坚持与村支“两委”成员交心谈心,建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态势。狠抓工作班子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并对“两委”成员工作任务进行明确分工,设岗定责,坚持用制度来管人管事,带头做好表率,从而使村党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工作走上正轨</p><p>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把贫困群众一起迈向小康社会、一起过上好日子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同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官坝村所有群众协同发力、合力攻坚,守望相助、协作攻坚,广大党员、干部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牺牲奉献。经过多方筹措,多渠道争取项目,全村建成硬化路60余公里,全村通组路全覆盖,入户水泥路全覆盖,惠及全村百姓。长期以来,官坝村群众思想落后,一直延续着传统的种植方式,生产效率低,产业发展滞后,群众增收困难,守着好田土,确过着苦日子。观念穷才是真的穷,思想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我带着问题,不断探索,通过制定发展思路,通过群众会、院坝会,走访等方式鼓励群众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对辖区群众开展技术培训,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群众不敢干、不想干的问题。此时我通过举列子详细讲解周围产业链朱家坝及鸭池塘方向茶叶基地,满目的茶园让人神清气爽,虽然已是初冬时节,但依旧一片生机勃勃。最有名的莫过于“初春的清明茶”。从最初的藏在深山到“名茶新秀”,再到“娄山春优质农产有机茶”,以及被评为“凤冈县锌硒茶”著名商标和优秀产品,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逐步体现,成为农业主导产业的“金名片”,近年来,官坝村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脱贫主导产业来抓,积极采取政策促动、招商引资、技术培训、打通销售市场等措施,有效带动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走进官坝村朱家坝及鸭池塘方向千亩茶种植基地,茶香缭绕,山间茶农们穿行在茶园中,只见他们双手上下翻飞,翠绿清亮的芽尖便落入篮中,茶园里一片繁忙景象。进入采摘期后,村民们和家人每天早早就到地里忙着采摘茶叶。不断加大对茶农的帮扶力度,定期指派农技人员进行种植技术指导等,茶叶种植效益越来越好,在销路方面,我与班子成员主动出击,为群众解决销路难题,确保群众种得出来、卖得出去。茶业兴农、茶业脱贫、茶业小康的缩影,大力发展“茶叶经济”,积极做好“茶文章”,让茶叶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减贫摘帽”、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支柱产业之一,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依托茶叶走向致富之路。茶产业不愁销路,确保群众种得出,销得出去,解决群众种得出销不出去的后顾之忧,群众种植茶叶的积极性很高。”种植茶叶118余亩,真正把“茶叶”变成了“茶业”。</p> <p>  不管是脱贫攻坚的路上还是集体经济以及产业发展中,官坝村对于生态保护环境水河渠道也很好,这次,在罗家场赶子园水库看到经过治理,曾经脏乱差的环境发生了沧桑巨变,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生态水园。大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幸福,幸福是大家共同奋斗、亲手创造出来的。水库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口最密集、污染排放最集中的地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合理规划农作物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罗家场赶子园水库算是古老的一条河,以前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有违建、乱丢乱排现象。而现在这样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这一切都应归功于我及官坝村的所有干部及所有群众付出的努力。在环境综合治理治理过程中,各位群众的积极配合下,经过清理违建、水系疏浚等整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p><p> 现在坝区农田及水土好的地方种植着金灿灿的烤烟。我多次会议中强调:生态环境河道流通投入不是无谓投入、无效投入,而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烤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会加大力度对治理好的水系进行监督与管理,号召群众积极参与。</p> <p>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为民营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要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要勇于创新、奋力拼搏、力争一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与宣传,目前我村产业已出具规模,以及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养肉牛,目前已有出栏肉牛1000余头,30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户12户。烤烟1314亩,花椒800亩,辣椒2000余亩,甜高粱600余亩,优质水稻350亩,林下养殖家禽10000余羽。</p> <p>  在《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会议中,我强调:在处理村级日常事务,矛盾纠纷调处、产业结构调整、公益事业时捉襟见肘、困难重重,党员的先进性和村级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充分认识到,村支两委只有夯实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才能改变村级无钱办事、无力解决问题的尴尬局面。于是,在2018年底,经过村支“两委”反复讨论,下定决心,加强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反复比对专业合作社和公司的利弊,“为了把企业发展的决策权牢牢掌握在村集体手里,以“支部+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杜绝被架空或被变卖而导致集体资产流失。和增加经营范围、灵活经营手段,我们成立了凤冈县鑫凤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村办企业。”</p><p> 在《集体经济调度会》会议中,我强调:多方筹措资金,隔离分配股权。在村党总支部的引领下,“我们按照村级控股、干部入股、村民持股的方式,将产业扶贫项目资金30万元和部门帮扶资金4万元以村委会名义入股,按5000元/股,控股68%。村支“两委”民选干部按每人1万元到5万元不等,共出资17万元,按占股34%,享受利益分红,在确保村委会绝对控股的前提下,极大地调动了民选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大家把集体经济当成自己的事干,团结一致,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特别是在牛场建设中,从土地平场到完工,我们没请一个杂工,全是干部轮流干的。我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有奔头,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p><p> 目前产业发展是转型升级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及各位领导干部的辛苦努力下,当地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各位领导干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为群众推选优质产业。同时,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茶叶和肉牛两大主导产业,领导干部反复考察、反复论证。我村集体经济茶叶基地2000亩。紧紧依托龙头企业和记公司落户土溪的优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多方筹资新建规模为88头肉牛养殖场一个,配套种植牧草50余亩现在,88头肉牛已全部出栏。</p> <p>  在今天的蚕桑产业发展中,鼓励官坝村村民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种桑养蚕不仅让我村增加了一个产业,也盘活了当地土地资源,更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真正实现了整个官坝村村民致富奔小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