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早就听说西沽公园内有一座神秘的小村庄 ~ 黄叶村。</b></p><p><b> 怀着猎奇的心里,冬日来到黄叶村,用手中的镜头去寻觅古老建筑留下的历史痕迹和她的传说……</b></p> <p><b> 走进公园,沿着旧河道向南行,跨过石桥,远远便看见一座石砌的古朴门楼,门楼顶端刻着几个大字——黄叶村,门楼后面靠右侧是一个土坡,土坡上耸立着一幢七八米高、由大石头堆砌而成的炮楼。这便是黄叶村的村口……</b></p> <p><b> 黄叶村中,寒门古道,残墙断壁,溪水环绕。古道两侧,各有几所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和土坯盖起的农家小院,四合院内朱漆门锁,格局 方正 ,</b><b style="color: rgb(34, 34, 34);">淳朴自然……</b></p> <p><b> “黄叶村”建筑形式以北方民居为主,灰砖、青瓦配以砖拱桥、老树、山石、毛石残墙、古街,古塔木桥以及四合院、农舍、角亭、塔楼、长廊等,再现了清代《潞河督运图》所描绘的漕运生活场景与地域特色,充分展现了天津西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b></p> <p><b> 农家院里错落有致,院内摆放着硕大的石磨、石碾,让城市人恍如置身山村农家……</b></p> <p><b> 小村背靠湖水,村中心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戏楼。虽是人工复建,却也让人有了一分远离都市喧嚣的清净……</b></p> <p><b> 西沽的这座“黄叶村”并不是凭空臆造的旅游项目。 天津 西沽发迹于康雍乾盛世, 清康 熙三十三年(1694年),皇帝巡视京畿,西沽水患得到治理,桃花堤上引来无数文人雅客。当时西沽归属顺天府 武清 县,雍正八年(1730年)划归 天津 。乾隆也曾多次莅 临西 沽,并写有古诗《西沽二首》传于后世……</b><b style="color: rgb(34, 34, 34);">说的正是'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叫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b></p> <p><b> 清光绪年间, 天津 文人李庚辰著《醉茶志怪》,文中提到:“西沽旧名黄叶村,老人犹有知者,近日莫传也。道光年间有诗云:‘僧归黄叶村中寺,人唤斜阳渡口船。’黄叶村即西沽。”清代 天津 诗人查曦留下一首《东沽野酌》,特别写到这个小村庄:“黄叶村前带酒歌,夕阳欲落晚风多。人家两岸临秋水,坐看牛羊乱渡河。”……</b></p> <p><b>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以《西沽黄叶村》为题也写过一首诗:“西连丁字落津门,谁识曾名黄叶村。也是春芳与秋丽,宋辽遗迹此间存。”……</b></p> <p><b> 令人更没想到的是,这黄叶村和鸿篇巨制《红楼梦》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曹雪芹一度寓居离此地不远的中华文化名园水西庄,到这里游赏烟霞、吟诗作对估计也是常事。曹雪芹是否曾在天津西沽黄叶村居住写作,只能留给红学家和历史学者去考证和讨论了。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到西沽公园一游,寻访黄叶村的山居野趣,又能遥想到当年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场景,何尝不是一件乐事呢……</b></p> <p><b> 在黄叶村中驻足停留,能让人感觉是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在冬日城市的喧嚣中难得享受到了心灵的宁静,愿我的镜头能给您带来一丝暖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