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

钰琼

<p>  “禅” 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通过凝神贯注静坐来消除一切杂念和妄想,从而获得一种智慧。</p> 禅茶一味 <p>  “禅茶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一种独特现象。“禅”为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是心与茶,其实就是通过品茶来领悟生活,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的修为。</p> 茶 <p>  “茶”生于天地之间,得山水之灵气, 蕴日月之精华。一盏茶在手,如天人合一,抚日托月,捧万水千山之感,这就是茶的化身。</p> 茶与太极 <p>太极与茶的相遇</p> <p>  太极拳与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喝茶喝的是一种神清气顺,打拳打的是一种气定神闲,做到了这两点,二者的融合才能达到天地人合之境界。</p> 盖碗 <p>  盖碗本身就标志着天地人合。上盖是天,下碟是地,碗就是人。所以饮茶不只是为了解渴或对茶的品头论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品。总有一天你会从中感到“修”和“悟"尽在其中。饮茶悟道也是最“易简”的通道。</p><p></p><p><br></p><p><br></p> 品茶 <p><br></p><p> 品茶品的不仅仅是茶的滋味,而是在品茶过程中的那种浓、淡、苦、涩、酸、甜之感,每一种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味。就好像每一个人一样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经历,其中的酸甜苦涩只有自己知道。</p> 我与茶的渊源 <p>  她叫陈国华,我的老师。我们认识近20年了,情如手足。2012年我走进了她的自在茶庄,眼前琳琅满目的茶叶,看得我一头雾水。从此,我便跟随在她的左右,在她的耐心帮助和指导下,我潜心学习,认真完成每天的功课。并有幸随同老师参加过大连,广西两次茶博会,印象最深,受益最多的是广西南宁的茶博会,让我大开眼界,从那时起,茶走进我的心里。</p> <p>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老师在“辽海讲坛“的授课。也是我第一次以茶艺师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也许受导师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一种淡定和宁静,为大家泡上了一壶好茶,并受到导师和大家的好评。</p> 茶艺 <p>  “茶艺”既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内外兼修的一种表现。它沉稳淡定是心与茶的融合。</p> 感悟 <p>  喝茶是一种享受, 更是一种境界,会在不经意间喝进了茶里,在茶的浸泡中荡涤心灵,回归初心,那种安静和淡雅会在倾刻间顿有所悟,生活中的繁杂锁事,其实就应该像喝茶那样简单,拿得起放得下才能做到轻松,不乱心静,不争不燥,用心去感悟来自茶的灵性和禅的空灵。</p><p> 开始认知茶的时候,是茶走进我的心里,那是我对茶产生了兴趣,当我走进茶里的时候,那种平和从容,淡雅及宁静,无争无欲,让我深深的感悟到喝茶也是一种修行。</p><p><br></p> 感恩 太极拳的修练 <p>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p><p> 一一一 周敦颐</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太极有道,道化太极,天人合一,宁静致远”,这是自然和谐的完美意境。</p><p><br></p> <p> 因为喜欢太极,才有着对太极的情有独钟。从开始打太级到现在,已有近20年的历程,从太极步开始到功夫的积累和动作的衔接,都离不开刻苦两个字,这个过程是疼痛和汗水火拼的过程,只有将拳架端正规范,功法娴熟流畅方可将太极的诸多要领自然显现出来。</p> <p>  太极的博大精深,难以穷尽。我虽然没有达到高深莫测的程度,却有着忘我而动,不知不觉行于天地中间,渺小到触天可得之感,那种神奇与微妙难以表述。这种感觉20年只有一次,也算是受益于太极的一种意境吧。</p> <p>  拋开一切杂念,在有无之中行于拳法,至身于世外桃源,沉静于山水之中,修行于自我,健康于心态,这就是太极的点点滴滴。</p> <p>开合虚实即为拳经。</p> <p>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p> <p>有内无外难成拳,有外无内难成术。</p> <p>练拳不练功,最终一场空。</p> 太极花繁 <p>√</p> <p>  时光转瞬即逝,站在岁月之巅,蓦然回首,我已到了花甲之年,满头的青丝已染成了白发。2020不寻常的一年,让我懂得了珍惜生命和爱惜自己。我愿在今后的有生之年行于太级之中,气定神闲,置身于神清气顺的茶海,为自己的晚年营造一份温馨,让快乐徜徉在火红的夕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