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12月12日,由贵港市教育局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承办的2020年贵港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线下指导活动在贵港东湖小学多功能厅举行。</p> <p>来自贵港市工程办、各县区管理员、参训项目校的负责人、校长、副校长、教研组长、信息技术教学骨干等17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p> <p>活动仪式上,贵港市教育局培训中心李洪勇主任做动员讲话。李主任强调,各级管理团队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提升工程2.0的重要意义,这是学校高质量的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要认真参与这次线下活动,学习优秀学校案例,设计有效科学的校本实践活动。</p> <p>李主任要求,各级领导要主动抓实践应用工作,安排好进校指导,学校主动跟管理团队和培训团队沟通交流,做好多方联动。</p> <p>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分别为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的提升工程2.0案例分享、项目阶段性总结与答疑指导、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研修。</p> 学校和教师案例分享 <p>案例交流与分享。项目组邀请的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是一所国有公办完全中学、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全国民族中学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p> <p>梁二天主任从学校层面交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沛鸿表达》,梁主任是南宁市教学骨干、中学一级教师;曾历任高中班主任、信息技术学科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现任南宁沛鸿民族中学网络信息中心主管、高中部科研处副主任。</p> <p>梁主任结合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重点分享了学校基于微能力点校本实践活动,展示了活动产生的一系列成果,以及教师利用技术改变和优化教学的成长变化。</p> <p>文婕老师从教师层面分享自己的能力点实证案例。文老师是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高中班主任,学校信息化教学骨干教师、交互式白板课堂教学应用培训主讲教师。围绕所选能力点,文老师从对所选能力点的理解、能力点案例材料制作、能力点的应用实践、微能力点的应用成效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并简要演示了部分学科APP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p> <p>学校案例和个人案例的分享让大家更深入的理解了提升工程2.0的具体做法,帮助学校更直观的看到学校应该怎么做、教师应该怎么做,微能力点如何在校本实践与课堂教学中更有效的去融合应用。</p> 阶段总结与问题指导 <p>案例分享后,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项目组负责人黄全贵老师对贵港项目进行阶段性总结,重点讲解了提升工程2.0的实施路径、阶段安排、关键任务等,并对目前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指导。</p> 信息技术支持的校本研修 <p>下午,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华东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聂剑平老师带来《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校本研修》专题讲座。</p> <p>聂老师结合提升工程2.0的关键要求,围绕三种信息化环境四个维度30个能力点,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设计,帮助教师重构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具体策略与实施路径。聂老师以部分学科信息化教学中的实践案例,生动介绍了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实现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效率。</p> 互动交流与问题答疑 <p>培训最后,参训教师针对能力点案例材料问题、校本应用考核问题以及后续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交流互动,贵港市教育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游冲老师和华东师大项目组共同为老师们答疑交流,帮助大家厘清工作思路,明晰推进路径。</p> <p>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课堂成为信息化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建设”是信息化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工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兴趋势。</p><p>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的意识、方法和技能。</p> <p>此次线下指导活动帮助贵港提升工程2.0管理团队、培训团队以及骨干教师更全面理解了基于微能力点的校本实践如何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大家在能力点研修、实践应用、测评考核等方面的融合创新能力,为学校顺利推进提升工程2.0提供借鉴案例和指导策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