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故我优,做有“活水”的教育——昌平小学语文科组阅读分享会

coco沈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昌平小学语文科组在科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科组的共读活动。语文教师每天进行阅读打卡,打造学习共同体,努力让语文教师的“一桶水”,变成潺潺的小溪,让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12月10日下午,我校语文科组举行了阅读分享会。阅读分享会分年段由杨怡老师和袁伟玲老师主持,各年段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阅读,以及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进行分享。</span></p> 中年段阅读分享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年段的语文教师在报告厅开展了共读书目《给教师的建议》、《教育智慧》、《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读书分享会,这是袁伟玲老师推荐下阅读的,教师阅读打卡活动的时间已超过了96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首先进行分享的是孔桂花老师,她认为教师应做到“用儿童的眼观看世界”,做好学生的榜样与模范作用很重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黄艺老师阅读后收获转化后进生的五大原则:1.要相信孩子。2.建立感情。3.允许反复。4.降低要求。5.依靠集体的力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宛鲜老师阅读认真细致,直接拿她在书中印象深刻,精彩的手写心得进行分享,时常引起其他老师的共鸣。</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沈可可老师则结合带班的实践,谈论对《教育的智慧》的感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澜芝老师阅读后收获三点,教师要有:爱的智慧、终身阅读、学会思考。并结合了她所带的特色本草班的实践和经验进行分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曾凯玲老师也认为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同时,教师的学习更应该是思想的学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黄翠云老师结合阅读与实践,分享改变与学生相处方式后学生进步的喜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蔡晶晶老师分享了两个故事,结合带班事例,阐述了她的教育追求——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大家都收获颇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后,袁伟玲老师根据大家的分享,结合自身的读书心得和教学实践作了总结性的发言。她尤其强调阅读对老师能力的提升、学生素养发展的重要性,也表达了要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作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全面推进落实下去。</span></p> 高年段的阅读分享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另一边,高年段的语文老师则在美术室开展了共读书目《名作细读》的读书分享会。《名作细读》这本书是在杨怡老师的推荐下阅读的,阅读周期近三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五六年级的语文老师每日在小程序上打卡,并附上照片和每日阅读后的一小段感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次分享会分为四个环节。开始之前,杨怡老师作了一个发言。第一个环节是评选阅读之星:在这次的《名作细读》的阅读活动中,周献艺老师、李梦云老师、徐碧梅老师获得了阅读之星。</span></p> 交流读书心得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首先是钟湘梅老师进行了分享,她从想象、虚拟、假定是理解诗歌的关键来进行分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接着,曹秀英老师则是从一部小说的情节结构进行分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彭晓媚老师,则是对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进行了区分,提到了还原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亚绿老师抓住比较法进行了分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梦云老师分享了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感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徐碧梅老师阅读完这本书后,总结了在古诗教学中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的三点建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献艺老师的阅读收获分为两大点:一是美学理论的运用;二是西式理论的运用。</span></p> 探讨更好的阅读方法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杨怡老师先是给我们讲了她的阅读方法,即阅读开始之前,做好自己的阅读规划,每天阅读多少的内容,对于触发自己灵感的点,要及时记录下来并去寻找类似的文章,不仅要在横向上发现文章的相似点,也要在纵向上发现它们的类似之处。接着我们还观看了如何才能更好阅读的小视频,在阅读的反抗期,适应期,倦怠期都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span></p> 商讨阅读计划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五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将继续共读王崧舟老师的《美在此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学故我优,能力虽然有高低之分,但能力并非一成不变,因此,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把学习当成一项终生的事业来看待,努力做有“活水”的教育。</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撰稿单位:西区昌平小学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 撰稿人:孔桂花 李梦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 审稿人:袁伟玲 杨怡</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 美篇:沈可可</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 终审:周丹青</span></p>

阅读

老师

分享

杨怡

教师

语文

袁伟玲

学生

教育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