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一、美丽校园_美丽的身影</b></p><p><br></p> <p> 2020年12月10日一大早,我怀着激动而期待的心情来到岭师附中,准备参加湛江市潘少霞心理名师工作室本学期的第四次现场培训。这次活动内容非常丰富,上午有工作室成员肖子方老师和王海妮老师同课异构的关于情绪的心理展示课;下午由潘少霞老师亲自给我们上团体辅导。潘老师的心理团辅是岭师附中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潘老师的大名更是如雷贯耳,想到这里不由得加快了脚步。</p> <p> 踏着熟悉的台阶进入校园,热烈的三角梅、朝气蓬勃的灿烂笑容、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青春的气息迎面而来。</p> <p> 刚到电教室门口,就遇到了工作室的王炜老师__附中今年刚入职的心理老师,一位非常勤奋非常能干的小美女。每次活动都能听到潘老师对炜炜的夸奖。</p> <p> 我们走进电教室,炜炜的搭档洁萍也过来了,廉江市衡山中学的何江洪主任和他的同事、一起参加活动的实习生也随后赶到,大家签到、领牌、摆桌椅配合默契。离报到还有半个小时, 参加学习的伙伴们从四面八方陆续赶来,会场立刻变得热闹起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二、心理课堂_心与心的碰撞</b></p><p><br></p> <p> 开始上课了 ,第一个为我们献课的是来自麻章一中的肖子方老师。</p><p> 肖老师上课的主题是《如何理性回应愤怒》,她的设计理念是通过非暴力沟通的理论指导学生当遇到对方愤怒的时候,如何理性回应愤怒。肖老师设计了热身游戏、情境剧表演、小组讨论等活动,通过PPT展示的视频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非暴力沟通的技巧,意在运用非暴力沟通理解对方感受,同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化解愤怒、有效沟通、缓解紧张的人际关系的目的。初次接触非暴力沟通无论成人还是学生都会有些慢热。学生们在肖老师的引导下区分事实与评论、想法与感受、请求与命令,学习表达自己的需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学习提出具体的请求,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回应,课堂逐渐变得活跃起来。</p><p>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非暴力沟通有了一个较完整的初步的了解。</p> <p> 来自湛江市第二中学的王海妮老师展示的是《愤怒管理》。</p><p> 课前,王老师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亲密、自由、舒服的环境调整了小组桌椅的距离和摆放方式,与孩子们进行了简短而充满鼓励和期待的沟通,迅速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将整个课堂、学生的心、听课者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一起。</p><p> 愤怒的情绪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遇到过,如何管理愤怒?王老师从高速路上因被超车引发愤怒,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车主最终受罚聊起,学生联系实际分享曾做过的冲动的事情,愤怒情绪需要管理,如何管理?运用情绪ABC理论。</p><p> 王老师的课堂设计感十足,通过神秘嘉宾助演、愤怒管理自助练习、愤怒管理角色扮演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ABC理论的五个步骤随着模拟情境故事的发展而步步推进,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观摩,在关照现实自我中,不知不觉间习得了管理愤怒的方法,巧妙地将深奥的理论知识化作了情绪管理的技能。课堂处处见生成、处处见真情。最终所有扮演者在老师的引导下脱去角色回归自己。一节理想的心理课应该关照心灵、习得技能,获得成长。王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一个既恬静又活跃,既热烈又深沉,既宽松又严谨的舒服的愉悦的课堂。</p> <p> 听完课,潘老师请两位老师分别进行说课,接着组织大家有条不紊地分小组评课议课汇报,最后请出邱俊杰博士和陈秀芹教授进行精彩的点评。</p> <p> 邱俊杰博士提出了一点思考:我们以什么目的来讲中小学心理课?他指出不要单讲理论,要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生上完课走出课堂要懂得如何运用。</p> <p> 陈秀芹教授对两位老师两节课的科学性、 专业性给予了充分肯定,陈教授强调一堂好的心理课设计理念和目标一定要清晰,要做好课堂时间的规划,灵活地将活动切入。</p> <p> 上午的学习讨论持续到十二点多,在午餐的路上老师们仍簇拥着两位献课的老师一路热烈地交流着。手牵着手,心连着心,一群充满激情的心理人一起摸索不断前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三、团体辅导_团队的能量聚变场</b></p><p><br></p> <p> 下午团体辅导在附中温馨舒适的心灵乐园进行。大家手拉手围成一圈,潘老师先给每人发一张笑脸贴纸,好神秘啊!大家正好奇,潘老师微笑着给大家说,今天下午我们就是来关照自己,好好放松的,先玩一个游戏,游戏名称是剪刀、石头、布。游戏规则:用脚玩,输的一方给赢的一方贴一个贴纸 。潘老师示范一次,现场几十个成人瞬间穿越到童年,享受着纯真的快乐。短短数分钟,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在游戏中建立了心与心的连接,破冰成功!开心写在每个人的脸上。</p> <p> 热身过后,潘老师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叠手撕纸往大家跟前一散,大家每人手持一片通过纸片拼合寻找小组伙伴,这样的分组新奇有趣,很快都找到了组织。小组围坐在一起,选出组长。新的组织很快成立,每个小组6位成员,我们组有4位是岭师实习生。</p> <p> 分组之后互动:1.从组长左边第一位开始轮流分享:你最努力的一件事;2.赞赏同伴身上鼓舞你的1-3个优秀品质。在这个环节,我深深被我们小组的伙伴们所感动,已是两个娃的妈妈的丽琼老师阳光、开朗、直率、坚韧,4位实习生个个积极、上进、目标清晰,时间管理、未来规划、对父母的理解、对自己的积极改变、无不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飞扬与责任担当。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凝聚着满满的正能量,连接到我们每个人。</p> <p> 为了照顾到每个人都能完整地参与,潘老师一直关注着每个小组的进展,把控着全场。等最后一位分享完毕,潘老师分享了她的未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三个策略。各小组按照要求展开分享,并通过画画展示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向往。</p> <p> 活动的尾声,我们围坐成大圈,轮流分享自己的收获。此刻,每个人说出的每个字都是真情流露,有人回味成长满脸兴奋,有人释然后露出了久违的难得的微笑,有人因感动而落泪,有人关注自己的同时不忘照顾伙伴……无论怎样,我们都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在一起,我们悦纳自己,我们将碎片化的星星点点的能量聚集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p><p> 最后,我们分成内外两圈,大家相互击掌拥抱依依惜别。感恩所有的遇见!期待下期再见!</p> <p>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