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乌蒙山450公里耐力挑战赛,出发前精神饱满,雄心壮志。</p> <p>乌蒙山比赛过去了刚好两个月吧!其实我也想闲下来的时候写一写,我乌蒙山整个参赛当中和赛后的心情和一些心里感受吧,但是因为比赛回来之后,我又开始准备三峡175的比赛,所以训练比较忙,一直拖到今天才写,一直以来我认为重要的比赛,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都喜欢写一遍流水账,想从当中认识到一些自己的需要去完善的地方和一些需要发扬坚持的地方,等到以后老了,慢慢的总集人生。乌蒙山450这场比赛吧,其实我是蛮在意的,也很想成功完赛的,我为此也付出了很多时间去训练,不管是体能上的,还是路跑,还是山地训练,还是柔韧核心稳定训练,还有自导航训练,我自己认为我的训练是在这么多年比赛当中付出最多时间和精力的一场比赛。</p> <p>一周二次的山地训练</p> <p>为了适应昭通高原海拔,我提前了一个月到达昭通适应路况和高原天气,也认识了昭通当地的运动达人美女贺胜珠妹妹,这也算是我到乌蒙山最大的收获吧,收获了一份珍贵友情,她也是乌蒙山330公里组的女子选手,我在乌蒙山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她利用工作之余陪我一起熟悉路段,450公里的赛道两端有近200公里的路程,她都陪我走过,平时也吃住在她的家里,无偿的收留我,为我的训练提供了无数的方便。本人表示非常的感谢!</p> <p>今天有一位一起跑乌蒙山450公里组的选手问我在赛道上的很多问题,我今天一边是回答他提的问题,一边是为自己回忆总结吧!</p> <p>芸姐早上好!关于乌蒙山有很多事值得记忆,我想问你几个问题。请抽时间回答一下。</p><p>1.赛前适应赛道和当地气候提前到昭通,做了哪些志愿工作?对比赛有何有益的作用?或负面作用?</p><p>2.在马甸补给站以后,你膝盖出现问题,尤其在出奎香时候更加明显,当时是怎么样的情况?是如何产生的?</p><p>3.说心里话,在龙潭站之前,你带出来一批选手,免于寻找轨迹之苦,大家记得你的默默的无私奉献,不然还没有走出龙潭就要被关门。那是怎么查轨迹的?在准备手机和头灯的电量方面做了哪些充足功课?</p><p>4.龙潭之后的大爬升,突然陈开钦出现呕吐,求助于你,你当时的心情如何?后面怎样陪他到熊家沟的?为了救助他,你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你后悔吗?</p><p>5.步兵两次退赛念头都起于失温,你都在她身边,谈一谈失温是一种怎样的情况?</p><p>6.你们在哪儿退赛?一起还有谁?</p><p>7.赛道中生日祝福是怎么一回事?</p><p>8.回到重庆受到怎样的欢迎场面?</p><p>9.乌蒙山直到汲取的经验教训有哪些?</p><p>10.回忆一下你非凡的越野经历?</p><p><br></p><p>期待你精彩的回答。[握手][握手][握手]</p> <p>我看了一下跑友问的问题,有十个为什么?还好不是100个为什么?哈哈哈!那我就来一个一个的回答吧!</p><p>第一个问题是提前到赛道上适应有什么好处?我想回答的是好处大大的,百利而无一害。在赛道上训练有助对赛道的了解,减少夜晚迷路。训练之余的时间,我跟志愿者们一起钉路标的亮片,有时跟他们一起去赛道上砍草,既熟悉了赛道,又为这场赛事做出了自己小小的贡献,又增加了对这场赛事的感情,所以当我退赛交出GPS的时候,我都忍不住哭了。</p> <p>第二个问题是在马店之后,我的膝盖有问题,在奎香之后更明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想回答的是这个问题不存在,因为在马店出发到龙潭是一个非常大的爬升,当时我们前进的速度还是非常的稳定,到达龙潭的时候我还是女子第二名,一路上也没有出现过膝盖疼这个问题。</p> <p>第三个问题就是导航问题,从凉风台出来到龙潭,一路上确实有好几个实力非常强大的男选手跟在我的后面,因为他们导航老是失败,找不到路,一会儿在我前面,一会儿又在我后面,后来都老老实实的跟在我后面了,还戏称封我为女团长,其实说到我第一次自导航比赛是在2017年喀纳斯330公里越野赛,当时我们是团队赛,男队友彭勇,女队友沈玉琳,我们的队名叫明天会更好。全程彭勇负责导航,我们两人负责跟上。所以全程我都没有看过导航,对导航是完全不懂。第二次自导航比赛是2019年的800流沙,出发第二个CP点就迷路了,在40公里的第一个R1差一点就给关门了。之后的360公里,要么使劲跟着别的运动员,要么就是蹩脚的自导航,吃了不少的亏。为了参加以后的自导航比赛,这一年我都在用心的学习两步路导航,在熟悉的路段和不熟悉的路段反复操作,不懂的就看软件里面的使用说明,或者去问彭勇。所以这一次乌蒙山的自导航比赛中,我能在那么难,那么大雾的天气,带着身边的跑友沿着轨迹一直前进,没有迷路。手机的电池,我在每一个换装点准备了两万毫安的电池一个,一共准备了七个电池。</p> <p>我的头灯是越野女神钧月小姐姐给我拉的赞助,我自己配了14个电池。</p> <p>小陈是我2018年在三峡雷越野168公里的赛道上认识的,我们又是一起报名参加乌蒙山450公里组别的,所以当他的身体出现状况在赛道上需要我伸出援手的时候,我不会丢下他一个人去完赛的。</p> <p>第四个问题,同行的跑友小陈向我求助,花费了我很多时间,是否后悔?这个问题我很肯定的回答,陪同小陈慢慢的走到SP 1熊家沟退赛我不后悔,这一个站点19公里,我们用了九个小时,耽误了我很多时间,也是导致我后面被关门退赛的主要原因,但是我真的没有后悔。但是我要说明的是,小陈他没有向我求助要求陪他,他只是要求我帮他向组委会打电话,说他要退赛,要求组委会来救援。因为他当时呕吐,然后轻度失温,身体状况很不乐观。我们当时位置又处在两个CP点的中端的山上,没有公路,汽车来不了,救援的人员很难找到我们,当时又下着雨,风也大,气温又很低,我不可能放下他一个人在山上等,当时的气温如果坐那儿等救援,分分钟会被冷失温,所以我和步兵还有一位哥哥陪着他慢慢地往SP1熊家沟走,走一会儿停一会儿,当我们一行人到达熊家沟的时候,也是第二天的零晨三点了。到SP1熊家沟后,步兵和小陈还有那位哥哥他们三个人一起退赛了。我当时也很想退赛,但是我想了想,来一趟不容易,所以我决定在熊家沟休息睡觉两个小时再走,然而那个站只有两个帐篷,三个睡袋,前面有人在睡觉,我们根本就没有地方睡,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我把救生毯把身体包起来,倒在农民的屋檐下一堆涼晒的玉米上面睡了一个小时,根本没睡着,因为太冷了。这时听到志愿者在喊话:煮了一锅稀饭,有榨菜,问有没有人吃?我赶紧起来吃了一碗稀饭和榨菜就出发了。这时候退赛的步兵要求组委会,让她再次参加比赛,经过一番沟通后,她又跟我一起上路了。</p> <p>在去龙潭的路上拍的,小陈这时还是很威猛的。</p> <p>在去龙潭的山上拍的步兵,当时的她一马当先。</p> <p>回答第五个问题,步兵失温退赛都有谁和他在一起?当时只有我们两个人,因为从熊家沟出发,我们就已经掉在了队伍的后面,再加上从奎乡到熊乐村那一个晚上一群人在山顶迷路找不到下山的路,我的充电宝给了我另一个队友马孝兵,他在山顶产生幻觉,以为我在前面的,他拼了命的往前跑去追我,结果我在后面山上换头灯的电池,当时气温太低,手指都冷到麻木了,半天拧不开头灯的电池盖,当时步兵就在我的身边陪着我,我们下到半山的时候,遇到了邱总,在一个像林业站一样的地方煮了一锅饭,然后我们一人吃了半碗白饭,继续往熊乐村跑,当时时间也非常的紧张,我们到达熊乐村的时候,离那个站关门只有半个小时了。当时志愿者站长告诉我,我的队友马孝兵已经离开了,并带走了我的充电宝,当时我就懵了,我的手机己没电,如果没有充电宝冲电手机无法导航就无法前行了,在熊乐村,我接过了志愿者给我的方便面,用我的眼泪伴着吃完了,准备躺到帐篷里休息,然后退赛,结果遇到宁静小崔,他问我为什么要退赛,我说没有充电宝,他说我有,我借给你,然后我带上我借的充电宝,和步兵一路狂奔,往发界村前进。在路上超过了好几个在我前面的跑友,离发界村还有五公里的时候,离发界村关门时间也只有半小时了,我估计赶不到发界村就要给关门了,于是给邱总打了一个电话,问他我超一点时间,可不可以继续上路?他回答我:如果时间不够了,就不要上路了,你前面都赶不到,后面更赶不到。但当时我想我前面是因为陪小陈到那个cp点退赛,耽误了很多时间,后面我应该不会赶不到的,所以在发界村给关门之后,没有听组委会邱总的话,依然和步兵上路往黑湾前进。从发界村到黑湾有13公里的路程,爬升也是1000多,我在前几天和志愿者一起来给赛道砍草走过这一段,我当时从发界村走到山顶上九公里开始砍草处用了三个小时。比赛那天我和步兵离开发界村的时候,是下午六点钟多一点,黑湾最后的打卡时间是第二天凌晨的一点,我们有六个多小时,计划是应该可以到达的,于是,我们坚持关门之后,依然前行。但是这一段路上步兵前进非常缓慢,精神也不很集中,在半山腰六公里左右,有一个村庄,于是我提议叫她不要再前行了,在这个村庄里面住一晚,明天退赛,因为我说你现在这个前进的进度太慢,就算我们到达黑湾也是给关门了,反正都关门了,还不如在这里休息,但她坚持前进。我也一心想往前走,想完成比赛,所以我没有坚持让她留下来,于是我俩继续前进,在山顶风大雨大,非常冷的时候,她终于不能坚持了,几次停下来要求我自己走,她要留下休息,其实那个时候她估计已经不能正常的思考问题了,我叫她穿衣服,她说穿着也冷,不如不穿,然后把救生毯什么的都扔了。走几步又停下来问我,问我到底要干什么?把她带到这山上来干什么?我从轨迹上看,当时离黑湾打卡点还有三公里不到,我就想一路哄着她,慢慢的前进,关不关门的不重要,但是我要把她带到打卡点去,因为那里有小木屋,有火烤,当我们走到还不到两公里的地方,她倒在地上不走了,怎么叫她怎么喊她都喊不醒,我没有办法,我只得把我的救生毯拿出来,把她包起来,然后抱着她相互依靠取暖,然后打电话给组委会,要求组委会救援我们。</p> <p>当时她倒下的地方正在竹林里蚂蝗区,当我俩坐在那里相互取暖的时候,蚂蝗也在我们的身上肆意的吸食我们的鲜血。她是睡着了没有反应,我是醒着但不敢反应,因为我要抱着她,我怕她失温不再醒来。</p> <p>步兵估计是太累了,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跑100公里以上,没有试过两天两夜奔跑不睡觉,所以她无法接受长距离不睡觉,当她在竹林里我怀抱中睡了三个小时后自然醒了,醒了之后,一切都正常了,马上问我。姐:我感觉你好冷,你都在发抖了,我把衣服给你穿,唉,当时我觉得太开心了,她终于醒过来了,于是我问她,你能走吗?她说可以,然后我们俩就往前走,走了几百米就出林子了,上了基耕道,然后回头我看到有一间小屋,小屋还亮着灯,我当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我也产生幻觉了,这林子里面怎么会有房子?还有灯?然后步兵说不是幻觉,是真的,姐姐,我看到还有人,我们去叫他们开门生🔥给我们烤,我说不要,我们继续往前走,因为前面不远,就是黑湾打卡点,我知道的。她说不去,我们就在这儿,叫主人家开门生火给我们烤一下,我们天亮了再去打卡点,于是我听她的,只要她好好的,我都愿意听她的。我们走到房子的门口,往窗往里看,灯灭了,里面的人不出声音,我们怎么喊他们也不应。当时下着雨,我们就坐在那家人门口,又把救生毯拿出来,两个人都钻到里面去,又抱着在门洞里面抱团取暖,就这样,又坐了一个小时,组委会的邱总来接我们了,因为基耕道太烂,车开不过来,邱总也是走路过来接我们,我们俩只有灰溜溜的跟在他高大的背影后面,灰溜溜的默默的前进。大概走了20多分钟,我们就到了黑湾SP5打卡点,在这里我们也过了打卡时间几个小时了,被迫关门退赛,这里是450公里组的226公里处。</p> <p>10月5号坐上组委会的车,回到了起点也是终点,交回了比赛的GPS芯片,心里那个难受啊!,准备了这么久的比赛,就只跑了226公里就关门退赛了,心有不甘啊,一边吃着组委会邱老板娘给我装的米饭和鸡汤一边流眼泪,本来我的生日是10月6号,参加这场长距离比赛,就是想着在赛道上过一个特别不一样的生日,和我身边的跑友们一起吃蛋糕,但是现在才五号,我已经退赛了。</p><p>我领回了我的换装点的补给包,一个人回到了贺胜珠的住所,他还在330的赛道上,我倒头便睡,睡到下午六点钟,我的先生从重庆开车来接我了,他请我和退赛的马孝兵还有步兵一起吃晚饭,他安慰我们,赛道还在那里,明年再来嘛,不要难过嘛!但难不难过只有自己心里知道。</p><p>10月6号的清晨,赛道中的珠珠打电话问我为什么退赛了,是受伤了吗?我说没有,她说那为什么退赛?我竟不知道怎么回答她。我问她走到哪儿了?她告诉我到cp16了,我说我想回重庆了,但是我想再看你一次,她说那你得等我完赛,我说好吧,然后挂了电话之后,我一查cp16,到cp 17还有几个小时的路程,而cp17是通车的,于是我要求我的先生开车把我送到cp17去,我要在那儿等我的珠珠妹和当时同在330赛道上的重庆好友彭勇,深蓝他们一起庆祝生日吃蛋糕。当时我的先生反对我这样做,但他知道反对是无效的,最后还是开车送我去了,cp17中寨。</p> <p>我先生开车开了近四个小时,把我送到了CP 17中寨,在那里我看到了一位330的运动员,一位帅哥猛男,小腿用不干胶绑着,他说是为了防止蚂蝗咬他的腿。</p> <p>他一边拆他的绑腿,一边说这赛道太虐了。</p> <p>我在CP 17中寨休息了很久,才等到贺胜珠和彭勇.深蓝他们的到来,和他们一起吃过蛋糕之后,好想重上赛道,先生劝我退赛了就别再走了,还有近100公里路程,就算跑完也没有成绩,我回答先生,我现在都在这儿了,我好想把后面这100公里走完,有没有成绩没关系,我就是想跟小伙伴一起走回去,于是不听先生劝阻,背着包和杖一战队的彭勇,深蓝一起再一次走上了赛道。</p> <p>彭勇是我2017年 喀纳斯330公里组队的队友,也是生活中的好朋友,深蓝是我同一个小区的朋友,也是一个跑团的跑友,因为我们的友情,我忘了赛道规则,退赛之后又重新跟朋友们一起上了赛道,给组委会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赛后组委会邱总也批评了我,当时我还有些想不通,跟他争论了许久,后来自己认真的换位思考了一些问题,觉得还是自己做得不对,我接受批评。为自己退赛后重上赛道给组委会造成了计时排名上的失误,在此我深表歉意!</p> <p>回答第八个问题,没有完赛的云姐和马孝兵回重庆后的待遇是怎么样的?看图说话吧!</p> <p>接风洗尘的场面好隆重,感觉自己有点对不起这些鲜花。感觉自己有点对不住兄弟姐妹们的期盼。</p> <p>第九个问题,这次乌蒙山比赛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有哪些?第一:比赛时的时间,每一分钟都非常的宝贵,不要以为后面还有大把时间,就不珍惜自己眼前的时间。第二:不要太依赖组委会站点上的补给,尽量自己多准备一点高能量的补给品,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饿得慌。第三:相信自己是人,不是神,不要跟天斗跟地斗,天天都下雨,一身都是湿的,几百公里不是那么好挑战的。第四:如果我以后还参加长距离挑战赛,一定背个小睡袋,在困得来不起的时候,可以随时随地小睡一小时再走。</p> <p>第十个问题,回忆我的非凡的越野经历?我想说,我的越野经历,每一次都非凡,现在还不想回忆,等到我老了,坐着摇椅慢慢的聊。哈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