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张玉新: 琢琴堂主 当代斫琴<br><br> 张玉新,当代斫琴名家,2017年3月最新一期《影响力品牌》杂志,将张玉新作为封面人物,以《张玉新 琢琴堂主 当代斫琴名家》为题,以6个页面介绍张玉新老师以及张玉新老师与琴友们的故事。张玉新老师谦和拙朴,一心向琴,跃然纸上。<br> 《影响力品牌》杂志是一本大型全彩高档人物月刊,以“引领时代,影响中国”为办刊宗旨,专注于时代影响力人物报道,关注商海浪潮,力挺精英文化,追求高品位阅读;图文并茂,全新视觉,大气魄,大视野; 政、商、科技、文化界等各行业皆为刊物目击范围。同一期影响力人物还有马云、马化腾、董明珠、吕文滨、葛建民等多位重量级人物。<br> <br>玉色浸蕉叶 新音动水云——记广陵琴人张玉新(有删节)<br><br> 认识张玉新老师,源自偶然在沪上朋友家见到他亲斫的墨玉蕉叶琴。那床墨玉蕉叶温润沉静透着灵动秀丽,华美大气而不乏拙朴含蓄,初看外形就让人心生爱意,待及下指,顿觉手感舒适,清音立出,抚弹数曲,细细品味,只觉音清韵长,沁人心脾,足以让人“手不释弦”。<br><br> 名震琴坛的墨玉蕉叶琴,市场上有不少仿品。有人学他在灰胎和漆水中调入一定比例的金粉,形制也仿的有模有样。张玉新老师说没有关系,别人也许学得像他蕉叶琴的外形,但学不像他蕉叶琴的清音。这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斫琴人对自己技艺与作品的绝对自信。<br><br> 后来与张玉新老师接触多了,逐渐弹到他亲斫的别款古琴,从古雅端庄的仲尼到浑圆静穆的混沌,宽厚大气的落霞到苍松透润的伏羲,仿徽宗御制“松石间意”到自己呕心沥血的新创琴式:“平安”和“”如意“,每一款都能别出新意,不乏精品良斫。能做好不同款式的古琴,而不是只会做某一两款琴式,这是自古以来衡量一个斫琴人是否成熟的标准。能做出好琴已属不易,而要从传统斫琴的思路跳出来,创制新款,则被大部分斫琴人视为畏途,其难度不可谓不大。张玉新老师的新创琴式:”平安“和“如意”在乐器发明制作大赛中获得“声学金奖”,足见其酌情的深厚功底与创新意识。<br><br> 张玉新老师的恩师是广陵派宗师之一梅曰强先生。梅曰强先生定居扬州生活以后张老师一直跟随左右,后被梅先生收为义子。张老师说他弹琴、斫琴都是梅曰强先生手把手教的。梅曰强先生晚年诲人不倦,张老师虽不算同门中弹琴最好的,但是就斫琴这块儿,他却是毫无疑问的佼佼者。早年他做的一张古琴得了乐器制作大赛的金奖,被收藏在扬州梅花岭的广陵琴派博物馆里。二十多年过去,他孜孜不倦,乐在其中,斫琴技艺当然与日俱新,甚至有媒体说他的琴是当代“官窑琴”。<br><br> 张玉新老师的琴房本来叫“琢琴堂”,大和尚给他题字的时候不经意写成了“拙琴堂”,他最初也蛮喜欢这个“拙”字,可以大巧若拙,后来觉得斫琴却需要像制玉一样若琢若磨,于是又有书法家给他题了“琢琴堂“。他说”拙琴堂“和”琢琴堂"都挺好的,现在两块牌子都挂在琴房里,像张玉新老师这样在一个琴堂挂两个不同牌子的琴人还真没见过,足见他的洒脱随性,散淡不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