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书香】读《做一个治愈系教师》有感

经开三小 丑盼妮

<p>  这学期,我在闲暇之余读了张丽钧老师的《做一个治愈系教师》,她用朴实的文字和动人的教育故事,温暖了每一个读者的心。</p> <p>  《做一个治愈系教师》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每个小故事都能让我看到张老师的学生或者她身边的人身上的闪光点,让我从自身反思,因为在课堂中,我也常常因为学生的一些小错误而忽略了学生身上的美好品质,没能通过挖掘这些美好的品质来提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p><p><br></p> <p>  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篇叫做“香”的教育故事。回忆从张老师收到的一张散发着香味的贺卡开始,这是一位张老师曾经的学生寄来的贺卡。一位高二的女生有着学习的压力,同时也有着来自家庭的烦恼,父亲的再婚让她不知如何与继母相处。课后,她向张老师哭诉着自己的心事,诉说了继母的种种不是,张老师没有责备她对长辈的不尊重,也没有不耐烦,而是设身处地地走进那名女生的内心,认真地倾听,耐心地开导,说到动情处,张老师的眼里也满含泪水。结束时,张老师细心地拿出一瓶润肤乳,对女生说:“来,擦擦脸,流了那么多眼泪,当心让风吹坏了脸。”就是这一个小小的举动温暖了那名女生的内心,也许也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在信中还得知,张老师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也无意间提醒了女生的继母,更唤醒了继母沉睡着的母性的香。</p><p> 还有天花板脚印事件,没有抓捕嫌疑人,没有提审,没有审判,而是巧妙地唤醒了“犯罪者”的灵魂。第二天,那个“罪犯”洗净了天花板,也洗净了自己的灵魂,于无声中修正了自己的瑕疵。</p><p> 母亲给饺子打针的故事,讲故事的早已遗忘,听故事的却早已铭刻在心。这个看似漫不经心地讲出的故事,却让学生明白即使走遍天涯海角,尝遍大江南北,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依旧是母亲亲手准备的那餐饭。</p> <p>  每一个故事都很短,却也很温暖。教师除了做好教书这个本职工作以外,更重要的责任是育人。面对学生的问题,不忽视不逃避,耐心地开导才是一个好老师应该做的。师爱是一种品质,更是一股温暖人心的力量。作为老师要善于在日常教育中去播种爱,就像书中的张丽钧老师一样,一句轻柔的话语,一个温暖的举动,看似普通,但正因为充满了真心实意的爱才在学生的心中刻下了烙印。</p> <p>  最伟大的爱其实往往产生在最平凡之处,放下老师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内心,平等的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才是对学生最好的关爱。与此同时,学生能体会到的感动也往往就在每一个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细节之中。</p> <p>  我希望我能够做这样一个治愈系的老师,通过平时的点滴与学生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因为在治愈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我也能从中得到“心理疗愈”,治愈了自己。</p> <p>撰稿人:丑盼妮</p><p>审核人:陈妮娜</p>

张老师

学生

治愈

故事

女生

继母

老师

温暖

一个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