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游记之一 大文殊寺、殊像寺 2020.11

安心

<p>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为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最高海拔3061米 。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 </p> <p>朝拜五台山的想法由来已久,今日终于如愿。两个多小时的行程,一路通畅。路上遇到了辽宁的大件护送车队,看着护送的物件像是螺旋桨,非常庞大,也非常壮观。</p> <p>一路欣赏美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台怀镇。</p> <p>由于是疫情期间,进入景区的手续比较繁琐。顺利通关后,随着车流行进了一段路程后,大文殊寺的牌楼闯入眼帘。来五台山前,我做了游览攻略,把名气大的寺庙都罗列上了,大文殊寺本不在我的必游名单之上,但既然来了就一个也不想错过。文殊古寺始建年代不详,据史料记载,在隋唐时期,已成为五台山最鼎盛的寺院之一,素有“七进院落、十方丛林”,“骑马关山门”之誉。云聚雾散、日升月落,古寺几经兴废。现在的寺院虽是2017年复建的,但我还是被他恢弘的气势所震慑。</p> <p>从大文殊寺出来,过马路就是由赵朴初题字的殊像寺影壁,穿过影壁和牌楼,就来到殊像寺的脚下。殊像寺创建于东晋初年,唐代重建,元泰定二年(1325)又予重建,后毁于大火。明代弘治九年(1496)再建,万历年间(1573-1620)又予重修。 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圣祖为殊像寺的文殊骑狻猊像题匾:“瑞相天然”。于是,殊像寺一跃而成了五台山的五大禅处之一和十大青庙之一。</p> <p>寺后院有一幅壁画吸引了我,对联也很有意思:问观音为何倒坐,恨凡夫不肯回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