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名师”引航领路 向教育更深处漫溯

纯化镇中心学校 孔盼盼

<p>  寒冬暖阳。在博兴县博奥学校的英语城,县中小学市级“岗位名师”工作推进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下午,我们有幸聆听了滨州实验中学教务校长刘玉华老师以“踏踏实实做教育”为题的专题报告。</p> <p>  刘老师,循循善诱,结合自己的职业成长经历和工作实际,从成长有梦、成长有情、成长有根、成长有品等七个方面向我们传授踏踏实实做教育的真谛。</p> <p>一、成长有梦</p><p> 刘老师以放羊娃的故事谈开去,告诉我们: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并朝理想努力。</p><p> 有梦想,更要有规划。刘老师以自己的工作为例,除了日常教学和学校工作外,她还要承担名师工作室、省培国培的工作,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让我们看了后都发怵。可在她的计划安排下,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这就是做好规划的妙处。</p> <p>二,成长有情</p><p> 这里的情是指:激情和热爱。刘老师给大家讲述了窦桂梅老师的事迹。当对教育入了迷、发了疯,我们的成长也会如笋。</p><p> 又从学生对刘老师的称呼上,我们感受到学生和刘老师的心灵契合。一句句老班,一声声玉华校长,是老师对学生热爱的回应。</p><p> 倾听刘老师的故事,回想自己的教育点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p> <p>三、成长有根</p><p> 什么是一位教师的根?当然是老师的看家本领——教育教学能力。刘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用“四个理解”: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理解学生和理解技术来诠释。教师在“理解数学”上具有高水平,这是一堂好数学课的前提条件。“理解学生”是“以学定教”的前提。</p><p> 活学活用,我们在平日里也要在备学生、备教材上的下功夫,关注学生、关注课堂。</p><p> 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己的看家本领越强,我们的根才能扎得更深。</p> <p>四、成长有品</p><p> 所谓的品,是指有格局、有担当、有自信、懂感恩。</p><p>刘老师从自己的经历谈起。她说:去干大家都愿意干的事情,这很正常。关键是也要干别人不愿意干的事,而且一定要干好。有些事,总需要人去做,并且要办好,我有能力做,就要做好。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多干了事情,就是受委屈、吃亏了,通过这些事,你学到了多少呢?格局决定结局,当你的格局够大,力量够强,美好的结局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喜欢有担当的人,那么我们就要成为有担当的人。</p><p> 作为老师,要自信。自信会感染给每一位学生,让她们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不能盲目自信。刘老师讲述了实中高丽老师的事迹,她从一堂不大成功的课开始,面对问题,不断改进。通过这堂课,做课题,搞研究。高老师用行动告诉我们:真正有自信的人不是怕别人说问题,而是会认真反思自己,这样才会大发展、大提高。</p><p> 感恩的心,感谢有些人。他们有自己事业的领路人,有不断督促我们进步的对手,还有一直陪伴,默默支持我们的家人。想到他们,我们内心总有一股暖流;想到他们,我们更加有勇气努力向前!</p> <p>五、成长有恒</p><p> 恒,即恒信、韧劲。</p><p>“不抱怨、不言弃”就是能受得了委屈,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有人说大成功者必是大磨患者,也是大委屈者。</p><p>要想得到公正公平的待遇,最好的办法就是强大自己!</p> <p>六、成长有痕</p><p>就是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讲好自己的教育故事。在工作中要留痕,尤其是重复的性的工作。一次费力,一直受益。学习中要留痕,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写读书笔记。走了思考,也要记下来,养成写记的习惯。生活中留痕,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捡拾生活里的小确幸。记录和学生治疗的故事。像刘老师那样坚持写《班级日记》。</p> <p>七、成长有道</p><p>在刘老师看来,成长之道包括:明方向、善学习、重实践、勤反思、精写作、乐引领。每一种道都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学习。</p><p>成长是一种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如此。需要克服浮躁,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p> <p>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感谢您,作为教育行业的先行者和卓越者,您领路,我们加快脚步,努力跟上。期待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p> <p>高中毕业已十年有余,有这样的机会,再次聆听刘老师的教导,的确是三生有幸。刘老师,一直是一位特别朴实的人,对待工作却又是极其认真。正因为如此,才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期待我们再聚首,把酒言欢。最后,向自己的亲老师表白:老班,我们永远爱你哦!任重道远,多多保重,照顾好自己!!</p>

刘老师

成长

我们

自己

学生

教育

老师

理解

工作

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