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970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七十七岁诞辰。当天,河南省新安县人民武装部签发了一批红彤彤的《入伍通知书》。在七百多人的应征青年中,有来自农村的社员、厂矿的职工,还有在校的学生。从那一天起,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我是一个兵”,从那一刻起,从军的命运将改变他们的一生!</p> <p> 这批穿上了崭新的绿军装,怀揣报国梦的热血新兵,于1971年1月4日从洛阳新安县出发,军列经过五天五夜的驰骋,到达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他们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五师步兵十三团,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p> <p>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屈指算来,五十年匆匆度过。他们走遍大江南北,尝遍酸甜苦辣,改变的是年龄、相貌与身份,不变的是融入血液的军魂!</p><p> 2020年12月初,十三团通信连的一批老兵,相聚于1968年五师组建进疆的发源地山东,纪念1971年入伍的战友参军五十周年,重温那难忘的军旅之梦!</p> <p> (横屏看 更清楚)</p> <p> 在纪念聚会上,原通信连邓庆林指导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俞华坤副连长、肖兆乾司务长以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入伍的战友与部分家属参加了聚会。</p> <p> 原通信连两瓦班宋卫平代表1971年入伍的战友发言:难忘十三团,难忘通信连,难忘新疆奇台县!年少到花甲,青丝变白发,无悔戍边卫中华!</p><p> 毛主席说“解放军是一所大学校。”新疆是我们奉献青春的地方,军营是我们淬炼成钢的熔炉,各位连首长、老班长就是在青年阶段教我们做人做事的人生导师,他们对我们政治思想的提高、军事技术的掌握、军人素质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军旅生涯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受用一生!</p><p>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我一辈子也不后悔!</p> <p> “洋河大曲”~寄托未来中国梦的蓝色经典!</p><p> “衡水老白干”~传承67军发源地的红色基因!</p><p> “古城老窖”~勾起战友们难忘的奇台军营回忆!</p> <p> 在久违的日子里,我们曾经多少次打听彼此的下落,只因那军营暂别时庄严的军礼!在退役的岁月里,我们虽然天各一方,但从不曾把对方忘记,只为一句过命兄弟般诚挚的慰藉!山东淄博的分手只是新疆奇台暂别的延续……战友们,俞副连长已经发出了《英雄帖》,衷心期望大家各自珍重、身心健康的活着,2022年,咱们江苏宜兴再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