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山望儿坨与六郎井的故事

山鹰🐓

三面环山一面川,<div>一峰突起傲群山;</div><div>漫说西峰古道远,</div><div>更有传奇动心弦。</div><div><br></div><div>历经风雨五百年,</div><div>刀枪剑戟烽烟散;</div><div>望儿坨上留柔情,</div><div>六郎古井水甘甜。</div><div><br></div> 在中华民族传奇的历史人物中,宋朝杨家将忠心为国、英勇抵御外来入侵的故事一直渊源流淌,无论是史书的记载上,还是民间的口口相传中,他们的英雄事迹从来都是后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成为传承千古的历史神话。<div>  就说当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是这个天门阵古战场究竟在何处!有说是安徽的泰山、还有说在山西的代县,也有的说是在邯郸的大名县等,至今也是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不过笔者更倾向于是在昌平南口以西的山区地带,因为这块区域内自古就流传着许多杨家将的故事,而且还有许多以杨六郎和穆桂英命名的历史遗存。</div><div> 据说当年杨家将大战金沙滩的故事,就发生在如今的南口火车站附近的河滩上,一场血战天昏地暗,七郎八虎拼死搏杀、血洒疆场,演绎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画卷。</div><div> 在南口西面十五公里的西峰山村更有穆桂英的望儿坨和六郎蹲等遗址地名。其中这个六郎蹲就在西峰山村的西山上。这个不大的山头,上面有一个圆形的锅底坑,大概有一米多深。站在坑沿上,周围的地形一览无遗、尽收眼底。传说杨六郎为探明天门阵的情况,曾翻山越岭、单人独骑夜闯天门阵,在这个山头上隐蔽了两、三天,透过茂密的丛林,窥视着辽军的排兵布阵和兵力的调动情况,为一举打破天门阵掌握了详尽资料。</div><div> </div><div> </div><div> </div> 在距离西峰山村十余公里的山梁上,还有穆桂英的撂子台和点将台,翻过山梁就是马刨泉村。传说在与辽国的交战中,杨六郎的战马饥渴难耐,以马蹄刨地,竟在身下的坡地上刨出了一汪清泉,杨六郎和将士们见此惊喜异常,消除了饥渴,战马和将士们顿时勇气倍增,精神抖擞的又冲入杀敌的战场。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个传奇色彩的故事,就将这个小山村命名为马刨泉了。<div>  北宋时期,北方日益强大的辽国不断南侵,占领了燕云十六州的大片国土。随着国力的逐渐增强,宋太宗赵匡胤调兵遣将,开始了对辽国的反攻。几年的征战,宋朝收复了大片的国土,但也承受了重大的牺牲,杨家的七郎八虎金沙滩一战死伤过半,元气大伤。同时辽国也是疲惫不堪,国力日渐空虚。为了迅速结束战争,辽国的萧太后心生一计,命令大将韩昌摆下了一座天门阵,决定以此阵赌输赢。</div><div> 传说天门阵方圆几十公里,可以说是阵里有阵、阵外套阵、阵阵相连。一切安排妥当,辽国就向宋朝下了战书称:三个月内宋朝破不了此阵,就得向辽国进贡称臣。如果宋朝破了天门阵,辽国就偃旗息鼓,永不犯边关。为了保家卫国,穆桂英不顾身孕,毅然挂帅出征,领兵攻打天门阵。</div><div> 宋辽时期的幽州(今北京)为辽国占据,属于两国的交界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方土地烽烟四起、战火绵延,成为两国交战的主战场。当年天门阵就被辽国大将韩昌设立在了西峰山村的位置,以这里为中心,设置重重机关,方圆近百里的大阵。</div><div> 韩昌为什么将天门阵设置在西峰山村呢,除了当年这里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外,重要的一点就是西峰山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如果外人进入村庄后,马上就有分不清东南西北的困惑。西峰山村方圆几公里外的村庄,太阳都是在同一个方向生起,而唯独到了西峰山村,太阳却是从南面爬上来,这让许多人都惊奇不已。分析原因,可能是村庄靠山太近、山峰过高,再加上村庄地势低洼,当太阳斜角度爬升至东关山山顶时,已是早晨的七、八点钟,所以人们就习惯将太阳升起的地方称之为东方了。如果细心地观察,村庄内房屋的走向也与周围的村庄不尽一致,许多人来到西峰山后都有一种“转向”的感觉。正是基于这些特点,所以天门阵选址就确定在这里了,建造一个机关重重地迷魂大阵,让冲入大阵的对手辨不出东南西北,达到一战定输赢的目的。</div><div> 穆桂英经过深思熟虑、仔细研究,又有恩师高山圣母和几位世外高人的帮助,毅然挂帅出征,杨家的祖孙、母女、父子、夫妻全部上阵,齐心协力、义无反顾的杀入了辽国的天门阵中,一时间,天门阵内烽烟滚滚、杀声震天,两军搅扰在一起,只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div><div> 话说这一日,穆桂英刀斩了一个辽国战将后,由于用力过猛,身怀有孕的她顿感腹中阵阵的隐痛,她自知大事不好,腹中的婴儿就要降生了。于是穆桂英虚晃一枪,拨转马头,在几名亲随女兵的护卫下,冲出敌军的围追堵截,暂时脱离了激烈厮杀的战场。</div><div> 不知走了多长时间,那匹马就停了下来,伏在马背上的穆桂英睁眼一看,只见山坡中的密林中,掩映着几户人家的小村庄,村口的高台上,一座孤零零的土地庙出现在眼前。这是一个背风清静的好地方。见此情景,穆桂英轻拍马头,战马慢慢地停下了脚步。在女兵的搀扶下,穆桂英进入到了小庙之中。</div><div> 穆桂英在墙角处休息了一阵,腹中的剧痛阵阵袭来,她感到了婴儿的骚动。不大的功夫,一声清脆婴儿啼哭,打破了小庙中的宁静,小家伙降临人间,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战将杨文广。此时已是满头大汗、一身疲惫的穆桂英看到儿子安全降生,一丝微笑荡漾在嘴角,她紧紧地将小家伙抱在怀里,沉浸在母爱的幸福之中。</div><div> 忽然间,远方又喊杀声传来,一股敌兵追踪而至,看到这里也不是久留之地,穆桂英抱起儿子走出小庙,准备上马迎敌。可虚弱的身子不禁让她晃了几晃。穆桂英心想:看来带着孩子是无法杀退敌军,于是咬咬牙,返身回到小庙,脱下战袍将孩子包好放置在墙角,看到还在哇哇啼哭的小家伙,一丝悲凉涌上心头,可是没有办法,只好含着泪水关好庙门,然后跨上战马,又冲向激烈厮杀的战场。</div><div> 战斗又整整持续了一天,从清晨搏杀到傍晚,喊杀声才渐渐平息,看到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的战场,看看远方退去的敌兵,穆桂英才如梦初醒,想起了放在山中小庙中的儿子,心情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孩子怎么样了?会不会有什么意外。焦急万分的她赶紧爬上附近的山顶遥望,可是前方山峦叠嶂、树木遮挡,就是看不到山中的那座小庙。万般无奈,穆桂英返身下山。用战袍兜了一包黄土回到山上,将这包黄土垫在脚下,透过山中的一抹晚霞,穆桂英终于看到了十多公里外的山中小庙。这让她十分惊喜,看到了小庙,就仿佛看到了儿子那红红的小脸蛋。急不可待的穆桂英立即翻身上马,带着亲兵卫队策马扬鞭,一阵风似的来到了山中小庙。将还在睡梦中的小家伙紧紧地抱在怀里,一滴欣慰的泪珠滑落在穆桂英的脸上。</div><div><br></div><div> </div><div> </div> 当时穆桂英刚生下杨文广不久,肿胀的奶水滴落在往返的山坡上,年深日久渗入地下,慢慢演变成一种白色的矿物质,如同白面般洁白细腻。清末民初时期,村民们纷纷上山开窑取土,挖出来后用筛子过滤去除颗粒,就可装袋出售,成为了那个时期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收入。如今山上的这种白土窑遗址比比皆是,历经岁月的风雨,散落在洞口处的白土子依然清晰可见,见证着岁月中的一段往事。<div>  为了怀念穆桂英这位传奇式的巾帼英雄,后人们就将她生下杨文广的那个小山村称之为“撂子台”,西峰山村穆桂英眺望过儿子的山顶,也被人们叫做“望儿坨”了,几百年后沿用至今,成为了村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div><div> 经过几百年的风雨冲刷,如今那堆黄土依然固定在山顶上,一米多高的土堆散落在五、六十平方米的地域内,稍加观察,就会发现这堆土与山顶上的土质明显不同,绝对是从别的地方搬运而来。不过这么大的土堆说是穆桂英用战袍兜运上来,那只是后人们夸张的传说,里面包含着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崇拜之情。</div><div> 在穆桂英的亲自指挥下,杨家将与大宋官兵不怕牺牲、英勇杀敌,取得了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大战后的战场上,尸横遍野、草木萧瑟,到处是一派苍凉场景。辽国官兵更是死伤惨重。由于死尸太多,无法运走安葬,只好就地火化处理。在西峰山西坡的山地上架起干柴焚烧尸体,一时间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呛人的气味弥漫在山村的上空,一连十多天,才将尸体焚烧完毕。从此以后,这个山洼就被百姓们叫做“烧兵峪”了。</div><div> </div><div> <br><div> </div></div> 再说说西峰山村的那口古井,据传说这口井是被杨六郎一枪扎出来的,多少年来,一直充满着传奇神秘的色彩。<div>  话说这一天,杨六郎带领着将士们冲杀在天门阵的战场上,东挡西杀,杀得辽军血肉横飞、尸横遍野。可是辽军太多了,左冲右杀,还是没有杀退敌军,仍被辽军围困在大阵内。此时正是酷暑的夏日,将士们冲杀得精疲力竭、口干舌燥。看看已是午后时分,饥渴的将士无力再战,杨六郎只好下令埋锅造饭。可是将士们寻遍周围,也没有见到水的踪影。这个情况可急坏了杨六郎,如果吃不上饭、喝不到水,将士们的身体可就坚持不下去了。</div><div> 心急如焚的杨六郎巡视着周围的情况,他发现不远处有一片茂密的草地,地上的植被葱茏清脆。杨六郎心想:这下面会不会有水源呢。于是他拍马过去,高高举起手中的亮银枪,拼尽全力向地下扎去,这一枪,足足扎下地面一米多深,然后枪身左右一晃,随着长枪的拔出 ,滴滴答答的水珠从枪头低落。杨六郎一看不禁大喜过望:啊,这下面有水源。接下来,一枪、两枪,随着枪洞的不断扩大,里面的一汪清水清晰可见。</div><div> 杨六郎赶紧召唤附近的士兵拿来铁锹,大家一起动手,功夫不大,一口四、五米深的水井展现眼前,里面的泉水涓涓、水质甘甜。此情此景,将士们一阵的欢呼,连忙烧火做饭。大家水足饭饱、勇气倍增,然后跃马挺枪冲入敌阵,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div><div> 从此。在西峰山村不但传扬着杨家将英勇杀敌、大破天门阵的故事,又为世世代代的百姓留下了生命的甘泉。杨六郎一枪扎出古井的传奇也是世代流传,直至今天,仍被赋予着神秘的色彩。</div><div> </div> 这口古井位于村庄的正中央,井深十八丈,井口方圆四米,井内属于无垒砌井壁,呈口大底小的形状。从井口望下去,一股凉气袭面而来,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观察一下井内情况,但见层面节理清晰,上半部为沙石结构,一块块鹅卵石镶嵌在井壁上,下半部为沙土构成,涓涓细流从井壁渗出,汇集成一潭清澈的泉水。就是这口岁月悠长的古井,几百年来,抚育了一代又一代淳朴善良的西峰山村民。<div>  抚今追昔,老井台曾是山村中最热闹的场所,每天从早到晚,人们如朝圣般汇聚在古井的旁边,一派欢声笑语洋溢在老井台的上空。</div><div> 在那个没有电力的年代,从这么深的水井中取水,确实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体力活。老人们说:那时候的井口上安装有一台木质的手摇辘轳,一头固定在条石的圆孔中,一头固定在木质的三脚架上,辘轳的上下共有六条井绳的挂钩,形成一个三下三上的工作原理。这就说,转动手柄现将三个空桶放到井下打水,然后在辘轳的一侧再挂上三个空桶,在提升井里的水桶时,这边的三个空桶又被放置井底打水,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取水程序。</div><div> 可以想象,从近八十米中的水井中提取三桶水,需要多大的力气啊,要满足一家人日常的生活用水,那可是每天家庭中一项重要事项。所以每天从早到晚的井台上,都聚集着忙碌的身影,特别是到了过年的前夕,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蒸馒头、做豆腐,用水量的增加,使老井得不到片刻的休息,朦胧的夜色中,咣当咣当的打水声就不绝于耳、挑水的身影来去匆匆。</div><div> 那时候,家家户户必备的日常用品,就是一条十八丈长的井绳了,井绳的材质有麻绳的、有牛皮的,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定。你看吧:到井台挑水的人,右肩是一对水桶,左肩是一盘井绳,由于井台上打水的太多,排队等候就成了一条规矩,看着井台上的一排水桶,来人就会喊道“这个水桶是谁的”马上就会有人答道“是我的”“那我就排在您的后面了”随后就是耐心的等待,前面的人打完水摘走井绳,后面的人再挂上自己带来的井绳取水,就这样循环往复的重复这套程序。</div><div> 就是这条十八丈的井绳,也不是每个家庭都具备的,于是就出现了几家集资购买的井绳,谁挑水谁用,当然了这种方式一般局限于家族内部或者关系很好的邻居,但也有一种方式,就是在井台上等待机会,这种方式俗称“把绳”,比如,前面的人打完第一挑水后还要来第二趟,这时候辘轳上的井绳是不摘走的,于是就跟人家客气的说道“我给您把着井绳”,趁着这个功夫打走一挑水。</div><div> 一九五五年的秋天,父亲带着一家人由水涧村搬迁到了西峰山村,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只好借用村中妹妹马富芝家里的井绳,可是她家的井绳也是与另外两家合用的,看到这个情况,刚强的父亲咬了咬牙,从剩余不多的搬迁费中拿出六十元,购买了一条牛皮井绳,在解决了自家用水困难的同时,也方便了一些家中没有井绳的相邻,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这条井绳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村里开始通电、修建了蓄水池,这条井绳就失去了作用,被父亲收藏在屋后的小棚子里。多少年过后,牛皮绳被虫蛀鼠咬没有了任何作用,父亲还是舍不得丢弃,因为它承载了父亲艰难岁月中的一种往事,感受生活酸甜苦辣的一种记忆。</div><div> 一九五六年,随着工区国防工程建设的开工,紧邻工区的西峰山村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村中相继修建了汽车连和三机连以及工兵团二营部等营房,施工部队的进驻,使得山村近水楼台先得月,不久村里就接通了电源。一九五七年,在老井台的西侧修建了一座方形混凝土的蓄水池,一根四村粗的铁水管从幽深的水井里晃晃悠悠的伸出井口,连接到蓄水池的上方,合上电闸,一股清泉就会喷涌到蓄水池中,村民们只要打开池子下面的水龙头,只消片刻之功就接满了两桶水。此情此景,无不让村民们喜笑颜开、奔走相告。</div><div> </div><div> </div> <p>  当时的水井配电室就设在古井旁边的龙王庙里,这座小庙坐西朝东,距离井口二十多米,庙内的面积不大,只有二十来平米,正中供奉着三尊龙王的泥塑,两边分列着呲牙裂组的小鬼。庙宇虽小,但也是有着百多年的历史建筑,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每逢遇到干旱的年景,村民们就聚集在小庙的前面焚香祭拜,期盼龙王降下甘霖,保佑一方的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解放后,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教育下,这座龙王庙渐渐沉寂下来,被冷落在井台的一角。随着电力取水方式的改变,小小的龙王庙又有了用武之地,人们抬走了里面的泥塑,将它改成了配电室。那时村里的电工王礼宗和李怀劲两人,每天都出现在小庙里,为蓄水池合闸放水。随着后来古井的废弃,那座龙王庙也被拆掉了。</p><p> 岁月过去了多少年,可是当年从井台挑水的场景,依然镌刻在一代人的心中,每天天色微明,挑水的身影就出现在大街小巷,水桶的碰撞声和扁担上发出的吱吱呀呀的声响,就打破了山村黎明的寂静,随着太阳的逐渐升起,挑水的人群越来越多,来来往往、连接不断,成了村中一道别致的景观。</p><p> 山村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用水量的加大,让古井显得力不从心,每天抽水次数的增加,井中就出现了抽不上水的现象,为此每年村里就组织人力对井底的淤泥进行清挖,保证村民们日常用水的需求。</p><p>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中国农村也开始了兴修水利的高潮,公社的打井队进驻各村开挖机井,每日里机器的咣当声不绝于耳,夜晚的工地上也是灯火通明。当时在村南的地方,成功的打了一口一百多米的深水井,出水量很大,完全满足了村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从那时开始,村里就开始铺设管线,在村里的几条大街上安装了七、八个自来水的龙头,方便大家就近挑水,缓解了饮用水的紧张状况。</p><p>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村中又开始了对自来水的再次改造,将管线引入了每家每户的院中,从此,村民们结束了挑水吃的历史,只要轻轻转动自来水的开关,清凉甘冽的井水就会流入自家的水缸中,奔流在长满各种蔬菜的田园里。</p><p> 自从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古老的水井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人们记忆中的一个往事,从前人来人往、喧嚣热闹的老井台也渐渐沉寂下来,为村民服务了几百年的沧桑古井,犹如一位耄耋的老人,被一块厚重的水泥板封住井口,躲在静静的角落里喘气歇息,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使命。</p><p> </p> 时光流逝、岁月无声,西峰山村一辈辈人的悲欢离合、一代代人的喜怒哀乐,都被古老的水井尽收眼底,镌刻在水井旁那颗历尽沧桑老槐树的花开花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