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 感知河洛文化

🌿

博育研学—历史文化研学纪实 <p><b>  触摸历史,感知河洛文化。12 月 9 日,来自洛阳市孟津县第一、二实验小学的430&nbsp;余名师生,走进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和最早中国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研学探究体验活动中,找寻红色记忆,感知河洛文化。</b></p> <p><b>  同学们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探访了洛八办纪念馆,洛八办是为了纪念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而以其旧址为依托成立的一座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原本是南关富豪庄延珍家的宅院,建造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nbsp;年),整个建筑,气派大方,古色古香是典型的清代民居, 具有较高的建筑水平和艺术欣赏价值。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为了巩固统一战线的成果,1939年 11&nbsp;月,经与国民党政府协商,我党在一战区长官部所在地-洛阳建立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b></p> <p><b>  在洛八办,同学们面对鲜艳的少先队队旗,进行集体宣誓并齐唱少先队队歌。重新感受少先队所带来的的自豪感,也增强了孩子们拥护党的思想觉悟。</b></p> <p><b>  同学们在各个展馆看到了陈列的革命文物,以及复原当时共产党员工作的场景,聆听了在腥风血雨的抗战时期发生在洛八办和与洛八办相关的革命故事,体会到了当时共产党人为了抵御外辱,艰苦奋斗、奉献一切的革命精神。</b></p> <p><b>  研学第二站:探访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九都东路,是依托洛河北岸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山陕会馆筹建而成的。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的展厅主要包括两个展厅,分别设在山陕会馆原东西廊房、东西官厅内。在展厅内,将通过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方式,全面讲述洛阳与大运河的关系。</b></p> <p><b>  同学们在各个展馆看到了陈列的文物,了解了运河开凿途经的城市与开凿的历史原因,感受到了当时的洛阳在中国的重要经济地位,并且学习和领略洛阳与隋唐大运河的渊源及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魅力。还通过“运河寻觅”的小游戏,加深了对运河开凿工程的了解,体会到了运河当时给中国带来的巨大作用。</b></p> <p><b>  食育研学,感恩教育,节约粮食,集体出行,团体用餐,让同学们更加体会到互帮互助,文明礼让的重要性,增强了集体活动的协作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b></p> <p><b>  第四站:最早的中国,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参观五个基本陈列展厅,认识夏朝文化生活,了解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宫室建筑群以及夏王朝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及历史贡献,学习夏王朝的兴衰变迁。</b></p> <p><b>  最后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研学导师带领学生进行专项探究性活动,了解夏王朝的发展脉络及历史意义,丰富学生知识、拓展思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