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到

程霖

报到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6年我从贵州工学院电机系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毕业,正值文化大革命爆发留校闹革命,直至1968年3月才开始分配。因家庭出身不好我被分配到贵州最边远的铜仁地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家在贵阳,当时铜仁还未通火车,贵阳到铜仁也没有直达的客车,要乘火车到贵定再转贵定到铜仁的客车。4月初,我买好了到贵定的火车票后就准备托运行李。我的姑祖母程绍光送我一口旧的大樟木箱,我将行李装在箱子内,找了一辆板车把箱子拉到火车站托运。第二天下午我从贵阳乘火车(每天就一班)到达贵定下车后就赶到汽车站买票,因贵定至铜仁每天只发一班客车,票早已售罄,无奈还要在贵定住两晚上。我有个堂姐陈光瑞在贵定县人民医院当医生,她帮我借了一辆板车一起与我去火车站将行李箱拉回家。第三天一早不到六点我就赶到汽车站排队购票,八点钟才卖票,我前面已有十几个人,站了两个多小时的队终于买到了一张到铜仁的客车票。第四天一早我与堂姐又用板板车将行李箱拉到汽车站,虽交钱办理了托运手续但须自己将行李搬到车顶棚。行李箱很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才将它搬上车顶。等到八点钟终于发车了,一路还比较顺风下午六点左右到达施秉县,当晚住施秉县旅社。第五天早上八点客车继续上路,但行驶到中午一点多钟时汽车前轮就爆胎了。司机停车下来换轮胎耽搁了一个多小时,换好轮胎后继续上路。车开了两个小时又抛锚了,这下修车又耽搁了两个多小时,晚上将近九点才到达铜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六天上午我来到铜仁地区革命委员会学生分配办公室报到。贵工发电专业毕业生共有两个分配名额,一个是铜仁县水利局,另一个是思南县水利局。铜仁县水利局的名额已被先于我报到的同班同学李徐如拿走,看来我只有去思南了。正当办事员准备为我开介绍信时,碰见了铜仁谢桥河三级水电站工程的指挥长罗庆荣,他听说有新分配的大学生,因工程缺少电气技术人员特来要人,问我愿不愿意去工地?我考虑到我是学发电专业的,水电站工程正好学用结合,专业对口,因此爽快地答应了。水电站工地离县城有二十几里路,不算太远,但不通班车。工地虽有三辆解放牌大卡车,但都被造反派调拨去搞武斗了,现唯一的运输工具是一辆马车。罗说这几天运输任务较忙,叫我在城里等待,两三天后派马车来接我。这样我又在县城招待所等了三天马车才来。所谓马车就是一匹老马拉着一辆破板车,车夫坐在前面赶马驾车,我及行李坐在后面的破木板上。马车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颠簸了近两小时终于到达了水电站工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座当时号称全铜仁地区有史以来最大的发电站重点工程,其实只安装了两台容量为630千瓦的小型卧式水轮发电机组。现而今贵州大地随便一台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都超过了谢桥河所有梯级电站的总装机容量。电站虽在1965年就开工建设,但遇上文化大革命经常停工闹“革命”,工程还处于基础开挖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到下后工地上唯一的技术员,贵阳水校64年毕业的廖永忠帮我找来了几张木板和四根木桩在他住的宿舍搭建了一张床,共三个人住。所谓宿舍就是用木板搭建和油毛毡封顶的工棚,四面透风,遇上下雨到处漏水还要用脸盆和碗碗接水。工地上已有不少各地分来的臭老九,都被分配去干体力活。一位从清华大学兵器专业毕业的高才生被分去喂猪;一位从华东水电学院水动专业毕业的叫吴良正被分配到食堂当炊事员,另一位从华水毕业的叫张兆鄂被分配到基建队挖土方、扛石头。我还算幸运,因是指挥长要来的人,被留在指挥部当电工。从架线装灯开始,到后来搞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电站建成发电后又当运行工、检修工,一呆就是十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 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其间在工地上结识了我的老伴,后结婚生子。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我才被调到城里的铜仁供电局当技术员,1983年又调到水电部贵阳勘测设计院从事水电电气设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2005年我曾自驾轿车到铜仁旧地重游,此时贵阳到铜仁已修通高速公路。早上八点开车出发,中途在凯里吃中饭休息一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到达铜仁。铜仁此时已发生很大变化,老城印象几乎找不到了。谢桥河三级电站35年前我亲手安装的水轮发电机组还在正常运转发电,只不过电站已交给当地农村的农灌站管理了。</p> <p class="ql-block"> 2005年摄于</p><p class="ql-block"> 谢桥河三级电站发电厂房及升压站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铜仁市一区八县早在2015年就实现县县通高速;现在从贵阳乘高铁直达铜仁不到两个小时,乘飞机更不到半小时。铜仁境内的大龙火电厂装机总容量60万千瓦,2006年全部投产发电;乌江思林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5万千瓦,2009年全部投产发电;</p> <p> 乌江思林水电站</p><p><br></p><p><br></p><p> 沙陀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12万千瓦,2013年全部投产发电;</p> <p> 乌江沙沱水电站</p><p><br></p><p><br></p><p>2018年铜仁供电局500千伏碧江变电站开始投运,500千伏碧江变是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第一座500kV智能变电站,也是铜仁第三座500千伏变电站。11月23日铜仁市沿河县成为中国最后退出的贫困县之一。12月3日,喜闻铜仁市德江县机场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铜仁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p><p> 衷心祝愿铜仁的明天更加美好!</p><p><br></p><p> 程 霖</p><p> 2020年12月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