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慧苑坑百年老枞水仙

静心茗茶

<p> 慧宛坑</p><p>这是本地人才知道的名号啊。不是山上的人,哪里还会记得慧宛坑这个老地名?</p><p><br></p> <p>慧苑坑原来的地名是慧宛坑。后来因为唐朝慧苑大师的缘故,华严寺更名慧苑寺,这个大坑就改名慧苑坑了。</p><p>武夷山顶级的岩茶产地,号称“三坑两涧”,分别是牛栏坑、慧苑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p><p><br></p><p><br></p> <p>牛栏坑巳经是首屈一指的肉桂产地了。而三坑里排第二的慧苑坑,则是上好水仙的上佳产地。</p><p>水仙产地众多,为什么各家各派独推慧苑水仙呢?</p><p>这得从慧苑坑的地理环境说起。</p><p>慧苑坑,当地人也称慧宛坑。慧苑坑在三坑两涧中地盘最大,从航空图上来看,慧苑坑在牛栏坑的北平行线上。</p> <p>慧苑坑是很宽阔的一个坑,它四周山岩林立,将它围成一个盆地。盆地的气候一向与众不同,盆底潮湿而水土丰茂,地质层厚,砂粒多,雨水多,每日必降一次水。</p><p>上游的留香涧和来自倒水坑的小溪,在慧苑坑汇合,流向章堂涧。章堂涧的尾部则是水帘洞的地界。这些小溪为慧苑坑独有的盆地型生态环境提供了活水。</p><p>慧苑坑日照短,雾气浓厚。这样的地理条件,夏季短,秋季长,冬季短,冬季温暖湿润,春季来得早,霜冻少,慧苑坑的茶树芽叶在秋冬季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性生长。</p><p>故而慧苑坑水仙树众多,老枞高枞也一律得以颐养天年。</p> <p>慧苑是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地,内鬼洞、外鬼洞和竹窠分布在它的两侧。</p><p>(铁罗汉、白鸡冠、白牡丹、醉海棠、白瑞香、正太阴、不知春、不见天等传说中的八百名丛也出自慧苑等珍稀名丛。</p><p>坑内的水仙以高枞居多,老枞更是苔藓味纯正,木质味香醇,劲道十足。对味蕾的刺激不输于肉桂。</p> <p>在这样的盆地环境里,再加上武夷山独有的丹霞地貌地层,泥土的砂粒有强劲的通透性,含有的矿物质也异常丰富。</p><p>故而,这里的地质条件,能提供给水仙生长所需要的所有上佳养分,故而慧苑坑是正岩水仙的最大产地。</p> <p>由于历史原因,慧苑的水仙多是高枞,也就是30年以上的水仙茶树。</p> <p>比较老的水仙茶树,60年以上的,叫老枞水仙,这种木质味极度丰富的极品水仙,</p> <p>在慧苑生长着一部分。</p><p>老枞长在慧苑盆地的底部,长年受雨水的滋润,雨季还受小洪水的浸泡,它的根茎极粗大而壮硕,上面还密布了苔藓。</p><p>所以,说起老枞和高枞的枞味,老茶人会说,那就是一种苔藓味,木质味,老木头的劲道味道。</p><p>是的,老枞水仙是劲道,肉桂是霸道,不一样的两个道。</p><p>老枞的足火茶,是劲道而醇厚的,所谓“醇不过水仙”,没有喝过老枞的人,是体味不到的。</p><p>那种蕴含在茶汤里的浓稠滋味,具有层次感的汤味,对味蕾反复而无往不利的刺激(不是辣和苦涩味),简直令人如入仙境。</p> <p>武夷山正岩产区,现存的老枞不多了,慧苑高枞多,老枞相对少一些。而别的地方,如三仰峰,老枞也有一部分。但作为60年以上的老茶树,确实是存世量不多的。</p><p>得闲的时候,泡一碗老枞,汤色明亮,泛着金圈,橙红中透着浅褐,香气是老林子里大树的木头味。</p><p>喝老枞,喝的己经不是茶了,是岁月。</p><p>在岩茶界风云变幻的江湖里,成名于明朝的大红袍,宋朝起便是皇家贡茶的水仙,21世纪岩茶界最大的网红肉桂,它们走到了一起。</p><p>喝过这岩茶三剑客,岩茶里最大的三个品种茶你己了然,足慰平生!</p><p><br></p> <p>有想了解武夷山岩茶,红茶的可以添加微信,我们互相交流学习,以上代表个人说说,有不道之处请谅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