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六朝博物馆

黄云浩-E

(1151字,口述,1.2小时)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古都南京文史底蕴深厚,古迹众多,建立在六朝建康城遗址上的六朝博物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六朝时期的文物和文化。<br> 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分裂。六朝时期,处于中国的第二次大分裂。六朝是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先后定都建康,因而南京又称“六朝古都”。这样的称呼最早出自唐代许嵩的《建康实录》。<br> 六朝博物馆,由世界著名的“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走进贝氏设计风格的光庭,感触六朝时空的变幻。在一楼大厅正中的墙壁上印有六朝帝系表:东吴是222-280年,开国皇帝是孙权,末代皇帝是司马德文;东晋是317-420年,开国皇帝是司马睿,末代皇帝是孙皓;南朝的宋是420-479年,开国皇帝是刘裕,末代皇帝是刘准;齐是479-502年,开国皇帝是萧道成,末代皇帝是萧宝融;梁是502-557年,开国皇帝是萧衍,末代皇帝是萧方智;陈是557-589年,开国皇帝是陈霸先,末代皇帝是陈叔宝。在帝系表的右前方是记里鼓车,用来测量路程,车上比较低的小人像是一华里击一次鼓,比较高的小人像是十华里击一次鼓。在帝系表的左前方有一辆指南车,车上有一个小人像,他永远指着南方。不过它只适合平稳的地方,如果有小山坡颠簸的话,那它可能就会有点偏差了。 从一楼大厅左边的楼梯登上二楼。展厅用竹子、画卷、荷花雕塑、鹅卵石隔开,好像漫步在美丽的园林中。展厅中展示了六朝时期的书法、绘画、陶瓷等工艺,重中之重是六朝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青瓷釉下彩盘口壶”,是吴青釉褐彩羽人纹双系壶。壶盖是盖鸟形盖,保存下来是很难得的。上腹一周贴塑四个铺首、两尊佛像、两个双首连体鸟,排列整齐,间隔有序。腹部,绘两排持节羽人,上排有十一人,下排为十人,高低交错排列。在展厅内有釉下彩盘口壶的纹饰展开图,图上的羽人手里拿着节,身上长着羽毛,非常神奇! 拾阶而上,来到天花板和墙壁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箭的休息厅,这是出自三国时期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登上三楼的“六朝人杰”展厅,首先迎接我们的是“孙权”。这里有六朝时期的著名人物介绍,包括谢安、祖冲之、郭璞等。他们都是在文学、科学、政治上有重要贡献的大人物。 乘电梯下到负一层。首先参观的是建康城遗址。这是一段有高又厚的夯土墙,这也是建康城的中心,也是六朝博物馆建造在这里的原因。地下排水系统可以看出当时已有发达的排水系统。展厅内还展示了六朝时期人们的生活用品,比如钱币和古代的家具、木屐、服饰、牛车等等。当时的人们都用牛车出行,因为马匹不能私自养,是专供战争使用的。<br> 参观完六朝博物馆的各个展厅,让我学习到了更多的六朝知识。虽然处于大分裂时期,但也有很多优秀的文化、杰出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br> 家长评语:小家伙已经能自己积极主动要求早点到场背诵课前抢学分部分,记忆能力也有所提升,连续几次都能全部背上。上课过程中紧随着各个讲解老师,不会再四处找家长了。作文整理还需继续努力。 <h1>家长手记:<b>忆六朝</b></h1> 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六朝时期处于中国的第二次大分裂,是指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222年至589年),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它们先后定都建康,唐朝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记载了这六个朝代,故而得名。这是一个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极为重要的时代。<br>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六朝古都南京文史底蕴深厚,古迹众多,建立在六朝建康城遗址上的六朝博物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六朝时期的文物和文化。展厅设计凸显园林风貌,几乎没有实墙,而是用竹子、荷叶等植物置景进行隔断,再运用光影效果,使得馆内视觉通透、移步换景、美轮美奂。馆内设有“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风采”、“六朝人杰”四大展厅。让我们一起领略它的风采。<br> 走进博物馆一层大厅,除了彰显结构美和材料美的钢构玻璃天棚,南北平直墙面的贝氏“月亮门”,令人惊艳的还有地面上镶嵌在米黄石灰石板之间的78个玻璃窗,就像是“满天星”。这里有六朝的历代疆域图、历代皇帝的年号及在位时间等图文展板,以及记里鼓车和指南车模型。<br> 位于博物馆二层的“六朝风采”展厅内,展出了六朝时期的陶俑、青瓷、墓志、瓦当、石刻等大批珍贵文物。六朝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也在此层展出。东吴时期的“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描绘了羽人、仙草、比翼鸟、佛像等多种神异奇特的艺术形象,釉下彩画和贴塑浑然一体。这件文物的釉下彩绘工艺改变了人们对釉下彩工艺始于唐代的认识,把中国釉下彩绘工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近五百年,是研究汉末魏晋之际宗教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在2013年被国家文物部门定为了“永久不可出国出境展览的文物”。<br> 负一层的展览分为城市篇和生活篇两个部分:城市篇主要展现六朝建康城的建筑规模、宫殿、城市道路和排水系统等,其中有一段长25米、宽10米的六朝夯土墙遗址,经考证为1700年前六朝建康宫城的建筑遗址,正是因为这处千年遗址的出土,才有了今天的六朝博物馆;生活篇则使用了大量文物,还原六朝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六朝木屐、席镇、陶榻、陶牛车等。<br> 古都南京历史悠久,先后曾有44个名称。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于今南京石头山置金陵邑,此为南京的第一个名称。六朝时期有多次重要更名: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东吴孙权将首府由京口迁移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称“秣陵”为“建业”,意为“建帝王之大业”;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改“建业”为“建邺”;建兴元年(公元313年),为了避讳晋愍帝司马邺的名字,改为“建康”,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在建康建都。至公元589年,隋灭陈,隋文帝下诏摧毁建康,荡为耕地。至此:<br>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br>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br>空馀后湖月,波上对江州。<br>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