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辈

邹文涛

<p>坐在夕阳西下的彩云下,回首我们那久远的人生历程,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它包含着风和日丽及寒冬酷暑,有苦涩,有甜蜜,有欢笑,有眼泪,有辛酸,有快乐,有无奈,也有辉煌…。酸甜苦辣咸,品尽人生百味,喜怒哀乐愁,集中于我们一身。</p><p><br></p><p>这一切的一切,已成为我们的历史,消失在时光无涯的长河中。</p><p><br></p><p>可这刻骨铭心的经过咋能轻易忘记,已经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终身难忘。</p><p><br></p><p><br></p><p><br></p> <p>长到七八岁,抱登去上课。</p><p>那来幼儿园?直接上小学。</p><p>石板上练字,未见铅笔盒。</p><p>走路到学校,从未迟到过。</p> <p>我们最熟悉的歌是: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p> <p>我们这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于共和国小几岁,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坎坷和特殊年代,有着许多的人生感悟。</p><p><br></p><p>在国困家穷,百废待兴的环境下出生的,在缺衣少食,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度过了懵懂的童年。</p><p><br></p> <p>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们这一茬人,正是学龄前和身体发育阶段,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再加上前苏联撤回了专家,逼债又紧,中国大地雪上加霜。</p> <p>尤其是农村农民更是苦中加苦,地里几乎没有收成,也饿死了不少人,饥肠挂肚是经常的,我们好多儿童患有营养不良症状。蔓菁菜、胡罗卜、豆腐渣已成为家常饭</p> <p>那时人们吃不饱还穿不暖,一件衣服左缝右补,老大穿了老二穿,基本上都是妈妈亲手制作的粗布自己缝的,时髦这个词在那时是没有的。</p> <p>最后实在穿不成了,于是女人们就撕成条条块块,用来打貝子,做鞋用,这浓浓的母爱、妻爱和更多的爱都拉进了鞋底里。那时的女人没有不会做鞋的,没有不会补补丁的。每天缝缝补补的活简直就是家常便饭。</p> <p>六十年代,条件虽然艰苦,但苦中也有不少的乐趣,那时候家里没有钱,买不起玩具,但我们自己动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做成五花八门的玩具,一根铁丝可以窝成子弹枪,一根树杈可以做成弹弓,一把柳条可以编成帽子,叠一张纸,可以折成飞机,可以折成小船,拔几根鸡毛,用两个麻钱缝制一个鸡毛键子,等等,经常玩的有踢键子,跳皮筋,跳方,打木猴,打沙包。打包米,滚铁环,斗机,挤暖暖,弹杏胡,等等,无拘无束,带给我们的快乐并不亚于现在的儿童,甚至更多,</p><p><br></p> <p>玩具承载着我们的童年,是属于你自己的快乐。</p> <p>一件玩具就能开心一整天,多想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p> <p>老朋友你还记得这些玩具吗?</p> <p>这些玩具,陪伴我们走过了童年,带给我们欢乐的童年,充实了我们平凡的童年,……我们感谢它们,我们怀念它们,我们会终身记住它们。</p> <p>不同年代的玩具,也会成为那个年代的映射。</p> <p>无论是那个年代,孩子爱玩的心都没有改变,只是玩具发生了变化,近些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样的思想影响了很多父母,于是各种补习班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孩子身上,孩子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想一想,我们六七岁就割草喂猪,我们十二岁以后就帮大人干农活,现在的孩子能行吗?是不是我们又是幸运的一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个道理。</p> <p>每一代人,都有着不同的童年经历,也是时代的印记,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玩的很开心、很快乐。</p><p>让我们在看看今天的儿童,虽然物质丰富了好多,玩具也高档了,可孩子那有玩的时间,放学回家已经很晚了,还要做好多的作业,每天都有各种补习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里去找我们儿时的乐趣。不是孩子不想,而是时代不给她们机会。</p> <p>六七十年代,由于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欠缺,家里没有电视,很是盼望能够多看几场电影,可是,每个村一般都是大半年放一场电影,所以渴望看电影的人们就会相互打听邻村放电影的信息,只要邻村来了电影放影队,很快就知道了,为了看一场电影,来会有时跑十几里地,有时会因消息不准而扑空,白跑一趟,那种场面是非常感人的。</p> <p>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对于一个小家庭而言,养猪是一件大事,其实养猪也不是很来钱,只不过是将那洗碗洗锅水,和平时在割一点青草喂猪。积攒一些小钱。(猪如果得病死了也就亏大了)再就是积累一些农家肥,交生产队或上自留地,其次是养几只鸡、鸭、鹅等小家禽,通过卖家禽和家禽蛋换一点零用钱。我们那时放学回家或者假期,就经常给猪打草。</p> <p>寒暑假期到,割草喂猪鹅。</p><p>能知父母苦,帮助干农活。</p> <p>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又开始四清运动,大人整天开批斗会,小孩也跟着看热闹。紧接着就是1966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工人停工,全国上下都在写大字报,批斗走资派,学生开始大串联。</p> <p>文化大革命,对于我们这一辈,创伤是最大的,那时我们大都在初中读书,正好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可我们却戴着红卫兵袖章,成为红卫兵一员,除过造反就是学习革命样板戏,毛主席语录、老三篇,学工学农。我们这一代的学业就这样彼荒废了。</p> <p>那个时代的孩子少了一些对官的敬畏,多了一些对英雄的崇拜,雷锋、王杰、欧阳海、刘文学、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也给我们起到了榜样作用,对我们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服从分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维护党和国家利益,成为我们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的主流。</p><p>这一群人对毛主席以及老一辈革命家无限的崇拜,现在虽然我们老了,但我们的一颗心永远伴随着祖国在跳动。每听到祖国的捷报,我们还是那样的心潮澎湃,满怀激情。</p> <p>黄家巍沟,也是我人生历程难以抹去的一段记忆,它离家乡有近100里地,在十三岁那年,暑假 期间,伙同朋友去那里割草卖钱,换来了一生中第一件新绒裤。</p><p>现在看见路边茂盛的青草,不由得回想起那一段难忘的故事。</p> <p>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的生活比以前大有改观,那时的我们已经是农村的十分劳力了。全国大搞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我们就是主力军,突击队,那时没有现在的先进机械,甚至连一台拖拉机都感到稀罕,因此无论搞农田基本建设还是兴修水利,都靠人力和畜力来进行,那时我们的口号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p><p>经常搞挖二填四倒光子,土壤改造,汗流夹背的搞平整土地。羊毛湾水库,杨家河水库,都有我们的足迹,现在看见那些年奋斗的地方,真是感慨万千。</p><p>我们那一代农民的艰辛付出,也为现代农业机械化耕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是那一代的耕耘,才换来今天的农业成果。那一代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精神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后人珍惜。</p> <p>劳动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他们用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我们今天的辛福生活,是最值得尊敬的人。</p> <p>高楼有你的杰作,</p><p>大坝有你的雄风。</p><p>道路有你的大笔,</p><p>堤防有你的成功。</p> <p>在深山,在高原,在河川,在田野,</p><p>有一串串脚印,反反复复,深深浅浅,记载着我们艰辛的历程。</p> <p>羊毛湾是我们的骄傲,</p><p>杨家河悠悠千古流芳。</p> <p>那时候的人们都是勤劳刻苦,热爱劳动,生活永远是充满热情,积极向上的,无论男女老少都积极下地干活,正是有他们辛勤劳动才会有现在的美好生活。</p> <p>足蒸暑土气,</p><p>背灼炎天光。</p><p>力尽不知热,</p><p>但惜夏日长。</p> <p>夏收在农村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每年到夏收李节,阴雨特别多,在外地的都要回家,学生要放茫假,龙口夺食,非常紧张。</p><p>用镰刀割麦子。经过的人都忘不了的,在火红太阳下。晒的胳膊皮发红,麦芒刺得烧辣辣发痒,额头的汗珠流进眼睛里蜇痛的感觉,一响割的就腰酸背痛,手打血泡,全身都是黑乎乎的麦护叶。</p><p>收完后,用架子车拉回进行碾场、杨场,五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农民都在手工农业中度过,其中的辛劳,是现在人无法体验的。</p> <p>麦子黄了,丰收了,抓紧龙口夺食。</p> <p>我们这一辈,有人也当过麦客,现在再提起麦客,年轻人恐怕没有什么概念,而我们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与怀念之情,麦客,成为一代人记忆的断层,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怀念和对那个时代人们辛苦努力,勤劳刻苦精神的敬畏之情。</p> <p>戎装脱掉四十年,</p><p>军旅生涯梦中牵。</p><p>兵营造就忠肝胆,</p><p>为国奉献无悔怨。</p><p><br></p> <p>看见当年老照片,</p><p>归鸿欲火又重燃。</p> <p>七十年代当兵,也是年青人的一条路子,披甲执戈,为国从戎,无尚的光荣。</p><p>那时都是义务兵,每月津贴只有六元钱,可酸甜苦辣、摸爬滚打中留下了太多珍贵的回忆。</p><p>部队教会了我们勇敢忠诚,战场让我们亲历生与死。</p><p>军人的烙印影响我们一生,挥之不去,如影随形。</p> <p>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标志着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p><p><br></p><p>1977年恢复高考,有部分当年学习好的同学进入了大学,1978年12月,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此,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p> <p>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全面实行市场开放,个体经济大量产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除了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也一天天好转,一步步迈向小康的美好岁月。</p><p>我们这一代,如同爆发的火山,惊天动地,喷涌而出,穷则思变,改变贫穷落后的决心誓不可挡。成为了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下商海、搞企业,现代农业,做生意,等等,层出不穷,崭露头角,收获了自己的期待,放飞了自己的梦想,造就了我们的人生。</p><p><br></p> <p>我们是最有担当的一代人,豪情壮举的一代人,永载史册的一代人。</p> <p>如今我们一代快要奔七的人了,已成为了爷爷奶奶,回想六十多年的人生历程,真是感慨万千,既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童年的苦难、创业的艰辛、生活的困顿,又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和人生的真谛。</p> <p>历史的洗礼,</p><p>命运的考验,</p><p>这种财富或许是厚爱。</p> <p>我们这一代,</p><p>历经的磨难,</p><p>造就了勤奋和坚韧。</p><p>最能吃苦耐劳,</p><p>富于奉献精神。</p><p>是中国有理想,敢担当,能支撑的最后一代。</p> <p>今日浪漫的嘉年华,</p><p>填补着青春的空白。</p> <p>曾有过黄金的人生,</p><p>曾有过迷人的气慨。</p><p><br></p><p><br></p> <p>回顾我们的人生历程:</p><p>五十年代是既苦难又无忧无虑的天真年代。六十年代是多灾多难的年代,刚步入社会就承受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和煎熬。七十年代是艰苦奋斗的年代,为生存而奋斗。八十年代是愤发图强的年代,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九十年代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事业有成,向更高境界冲刺。二十一世纪才是真正到收获成果的时代。</p><p>命运最终还是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一生无怨无悔。</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邹文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0.12.8</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