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旗汉授小学语文课例研究研讨会在林东一小召开

奇云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全旗汉授小学语文课例研究研讨会在林东一小召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为了进一步落实巴林左旗学共体建设会议精神,提高校长、教导主任及学科骨干教师观课议课能力,提高学校课例研究的实效,推动学习共同体建设向纵深发展。12月8日,汉授小学语文镇内组课例研究研讨会在林东一小召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会议由旗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白丹主持。与会单位人员有旗教研中心副主任王瑞艳、教研员白丹、高珊,林东一小校长张艳飞、副校长王小华,林东二小校长王有富、教导主任张佳宜,林东三小校长刘彩峰、教导主任吕红梅,林东五小副校长姜桂华,毛宝力格学校长孟召勇,野猪沟学校校长吴国志,碧流台、白音沟、白音敖包寄宿制学校的教导主任张金江、李贵民、崔晶梅和上述学校的语文学科教研组长以及林东一小的所有语文学科教师参加了会议。</span></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本次活动由林东一小承办。林东一小语文教师吴杰老师为大家作观摩课,并以此为平台,通过说课、观课、议课等方式开展公开研讨。活动体现了四个特征:一是在真实自然地情境中着眼实际教学问题进行研究;二是开放型访谈,通过参与观察,对问题或情境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反思,进行理论升华;三是面对教学,智慧分享。基于研究所得调整改进教师的行为,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四是采用“观察—描述—反思—改进”的教研新范式。</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活动分三个部分进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nbsp; 第一部分:说课、议课、二次备课。吴杰老师执教的课题为《西门豹治邺》。在说课中,吴杰老师紧紧围绕学共体的理念,结合林东一小实施的问题化学习,从学情、教材、课标和具体的教学设想等方面进行了说课。然后,小组议课研讨,大家在议课时,从不同角度反思吴杰老师的说课,采取中心发言人的方式,对吴杰老师的课堂整体设计,提出异议和改进的意见。张金江 吕红梅 崔晶梅 李贵民 张佳宜几位主任,教研中心王瑞艳主任、王有富校长、教研员白丹以及一小的李杰、李金艳教师分别发言。发言中,大家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气氛热烈,中肯真诚,在充分尊重肯定吴老师做法的同时,聚焦焦点,直面问题,对吴老师的课堂设计提出了质疑和改进意见。吴老师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虚心听取,然后,精心调整设计、修缮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二次备课,使课堂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span></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第二部分:课堂观摩。吴杰老师紧扣本单元学习的重点,运用知识迁移和问题化情景设计,以情感渲染的方式导入课题,简洁通透地把学生引入向问题化学习情境中来。课堂上吴杰老师切实聚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守正创新,机智艺术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课堂上让孩子们自由充分地舒展,收放自如。孩子们在学习中,与新的知识的相遇、对话,与新的自我的相遇对话,真实地学习,学习在每个学生身上真正的发生着,形成了相互倾听,主动探究、思考,自然、灵动、润泽的课堂气氛。吴老师走进学生中间,用心观看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历程,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放给学生,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协同学习,协同研究,协同创造,深入探究。孩子们的学习情感不断活跃,孩子在合作中,充分的交流,积极思考,不断挑战进阶。</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观课的领导和老师们,穿插坐在学生的学习小组当中,甘当小学生,锁定一个或小组整体,用心观察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参与度、学习的效率,根据焦点学生的学习历程,倾听,串联,反思。抓住关键事件进行观察记录。</span></p><p><br></p> <p>  第三个环节:课后研讨。在下午的交流分享研讨活动中,教育局胡喜臣副局长参加了活动。</p><p> </p><p><br></p><p><br></p><p><br></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活动开始, 首先由吴老师对自己课堂教学作反思分享。随后,领导和老师们组成小组,分三个程序进行。一是自己梳理观课‘‘事件’’,初步反思。二是组内交流,回顾课堂,组内每个人都要发言。第三提出关键词进行分类,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由小组代表呈现、交流、分享。张金江主任、姜桂华副校长,林东七小的教师以及林东一小的袁月、李金艳、李晓辉等代表小组作分享发言。</span></p><p> </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交流中,老师们提出在学习共同体中建设中, 学生的学习、课程和评价都发生了改变。课堂要基于学习本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培养孩子的思维品质。关注每个孩子,把孩子的思维引向更美的远方。</span></p><p> </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分享中,大家还认为吴杰老师在课堂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浓郁,在“静悄悄的课堂”中师生间形成了倾听与分享的文化。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若无其事"的权利,将学生的个人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学生以原生态的学习观,以自己的思维、情感与经验参与到学习中;课堂着重于体现学科本质,并联系到核心素养上。教师应与学生基于文本一同成长,师生关系由此不断地改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交流中,领导和老师们一起像学生一样运用学共同体研讨的规则与方法,在宁静润泽的氛围中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所思所悟,大家积极发言,气氛热烈,直面问题,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大家对学共体深度观察的内涵有了更加真切清晰完整的认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研讨结束后,白丹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评。并对下一步活动进行了部暑。</span></p> <p>教研中心王瑞艳主任做了最后总结。她对此次活动给予了肯定,她指出,这样的活动是有实效性的,领导和老师们观察和描述的目的性更明确,并提岀反思和改进建议,是一次更深层次的进步。在学共体的路上,我们都是实践者,探索者,只要踏踏实实地走下去,我们就会一定会有提升与进步!</p><p> 她强调,学习共同体的最大的魅力在于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在相同的活动得到更多的进步,对改善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在课例研究实践中,获得智慧,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在读书,实贱,写作中提升自己!</p>

学习

老师

课堂

学生

林东

吴杰

一小

教师

教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