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城往事——邂逅水泥厂

新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潍县城往事——邂逅水泥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70年底,潍坊市东关公社西南片区几个居委会的近百名待业青年,终于几乎全部招工就业,只剩下十几人或因家庭成分,或因其他种种原因没能就业。本人就在其中,20多岁了还没有工作,赋闲在家没有事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当时是计划经济,不允许个人搞经营和作小买卖。只能托人找关系干一些临时工作,挣一点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并且还必须出示居委会的证明信,用人单位才可以雇用。即使这样也经常没有工作做,闲的时间比干临时工的时间要多得多。看到曾经一块挖地道的同伴也都上班工作了,自己却遥遥无期,不知哪年哪月才能有一份工作,就有些心灰意冷,失落彷徨,在家待业的难受滋味可想而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当年干过的临时工作有:&nbsp;&nbsp;曾经为东关邮电所挖过电话线杆坑,也为自来水公司挖过管道地槽,为街道工厂拉运过货物。还在二十里堡肉联厂跟着汽车装卸过盐包,从羊口盐场装上盐包,拉回厂卸下,扛着近二百斤重的盐包走在颤巍巍的木板上,卸到仓库盐堆上。那情景就像现代京剧《海港》中马洪亮唱的一样,“一步一颤,步步颤颤。”在木板上慢慢的挪动。在平地扛那么重的盐包都感觉直不起腰,就像要压到地里一样,更何况还要走在颤巍巍的木板上,那个苦那个累那个危险性真是无法言表。现在回想起来,都不敢相信自己当年怎么能干得了这样的苦力,要知道当时我1.73米的个头,体重才一百零几斤,不到110斤。为了生存,为了一天不足一块钱的收入,什么苦,什么累都要受着。即便是这样艰苦劳累的工作,也没能干几天,很快就被居委会一个电话,让肉联厂给辞退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九七一年六月初的一天,有朋友给介绍了一个去潍坊水泥厂拉水泥的私活,自己找运输工具从水泥厂运回十袋水泥(半吨)至南门马车店(现胜利西街与爱国路口西南角),每袋一块钱,共十块钱。头天下午先去朋友单位借了一辆地排车,是那种在厂内运输,用角铁和铁板焊接做车身,钢管作车把的笨重地排车,足足有二百多斤,拉空车都感觉很费劲。</span></p> <p>图片来自网络,与实物不符。</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早早吃完饭,揣好水泥提货单,用布书包装着一个玉米面扒谷,挂在车把上,并且捎着一条毛巾,拉着地排车就上了路。虽说第一次去水泥厂,但已经打听好路程,一路向西,经过叶挺街,跨过若飞桥,走过邓发街出西关,(现在的东风东街、东风桥、东风西街)跨过潍德路来到潍昌路。经过潍坊灯泡厂、潍坊化肥厂、南三里庄,跨过胶济铁路线,又经过南小于河村、官路村,就到了大于河东岸边。这一路走来,虽说全是沙土公路,又是空车,但因由东向西基本上都是上坡路,铁盘地排车又特别笨重,车轮压在沙土路上更加沉重,只得走在公路边,沙子少一些的土路上,所以走的还是比较慢。一路上过往的汽车扬起的灰尘劈头盖脸的飘洒下来,弄得灰头土脸,满身灰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摆在面前的是大于河的南北两座桥:&nbsp;&nbsp; 南边是深洼至接近河面低矮的石板桥,两岸是高高的河崖头;北边不远处是与公路平齐的钢筋混凝土桥。经过询问老乡知道:&nbsp; 走南边过河是大于河村,进村后向南去,一路乡间小路,看到有高大烟筒冒烟的地方就是水泥厂,此路较近但不好走;走北边过桥全是沙土公路,道路平坦但需绕一个大弯,路途较远。我听从了老乡的建议,空车走近路,等装上水泥后再走平坦远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拉着空车飞奔下坡过石板桥,借用惯性快速冲上西岸后,进大于河村向南拐,一路全是乡间土路,坑坑洼洼,异常颠簸,拉着笨重的空车也有点吃力,经过长时间的步行拉车,这时感觉浑身无力,异常疲劳,也觉着地排车越来越重。&nbsp;坚持着经过道口村,远远的就看到了水泥厂的厂房和大烟筒,正在冒着白烟,顿时间来了精神,抓紧加快速度赶路,又到了山下于村,出村向东一拐就看到了潍坊水泥厂的大门口,不由得兴奋起来,浑身的疲劳也一扫而光。&nbsp;</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快步来到水泥厂大门口,询问门卫,门卫师傅非常热情的告诉我:&nbsp; 现在已经11点多,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提水泥需到工厂最东边的水泥仓库,你赶快去,否则要等到下午两点上班。谢过门卫师傅,我赶紧加快速度向东边跑去,迎面遇到了一位工人师傅,头上带着风帽,脸上捂着大口罩,包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我急忙向前问询:“师傅您好!请问提水泥在什么地方?”师傅说:“你来晚了,都下班吃饭了。还好!我就是负责发货的,看你也不容易,我再回去帮你装上吧。”连声谢过工人师傅,于是跟在他后面前去装货,来到水泥仓库,师傅帮助我搬到车上十袋水泥,对工人师傅千恩万谢后,我拉着车走出水泥厂大门。心想水泥厂的工人师傅真是热情好客,服务周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时候才顾得上回头观望水泥厂,工厂大门口座东朝西,非常宽阔,足有十多米,没有开合的大门,没有上顶,南北两端各一座砖砌的方形立柱,上有球形照明灯,算是两端的门柱,传达室在南侧门柱东边(厂里)。占大门口三分之二位置的南侧,是一条水泥马路直通工厂东边,几乎看不到头,专供汽车和人员出入,顺着马路往东去南边是一排宽大的库房;大门口北侧位置是一条窄窄的小铁路,由厂外直通厂里,与水泥马路平行东去,专供小火车通行。小铁路北边是一排排平房,是管理人员办公室和水泥化验室。顺铁路和马路继续东行,铁路北边是高大宽阔的厂房,里面发出不规则的机器轰鸣声,最西边的高大厂房上写着五个大字“工业学大庆”,异常醒目,老远就能看的清清楚楚。正在冒着烟的大烟筒就在铁路北边偏东处,是煅烧水泥的立窑。整个厂区显得错落有致,具有国营大企业的厂容厂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出工厂大门往西不远,看见路南有一小工厂,远远看到厂牌上写的是“成章公社水泥厂”。过去几米远有一条由南向北流淌的水渠。现在装上水泥就等于任务完成了一半,心情放松了下来,这时候只觉得又饥又渴又累,浑身无劲。停下车来坐下休息一会儿,然后拿出扒谷来吃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包好挂在车把上。看到水渠里水质清澈,流淌不息,就下去洗干净手和脸,用双手捧着清水喝了个够。这时候感觉神清气爽,精神倍增,浑身有劲,拉起车来继续赶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走不多远,是南北走向的双拥路,北拐后百米左右路西,有一高大门口,座西朝东,门口有一解放军战士持枪站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八师师部驻地。再往北发现路西远处山上也有烟筒冒烟,是一处工厂,一条公路往西通向山上,公路东端的路口上竖一大型拱形门,上书“潍县水泥厂”。原来此处有好几家水泥厂,心中暗喜,幸亏没有走错地方,否则要走多少冤枉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此处往北开始,是一条长长的大上坡。我卯足了劲头,拉着车一溜小跑向坡上冲去,心想能一口气冲上去。山坡太长太高了,结果冲到半坡就没劲拉不动了,只好把车横向东西方向来回“之”字型往上走,没几个来回就精疲力尽,腿脚酸软,汗水湿透了上衣,实在拉不动了,只得停下来,坐在车把上休息,用毛巾擦着汗水,期望有人能帮忙推一下。环顾四周,这时正好是中午时分,没有一个人影。正在垂头丧气,求助无望的时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忽然发现山坡下从东边小路上转出一队解放军,有十几个战士排着队向山坡上走来,边上有一领队。我喜出望外,等他们走到我跟前时,我连忙向他们求助:“解放军同志,麻烦帮我推下车吧,我实在拉不上去了。”在征得领队同意后,过来四五个战士,没费吹灰之力就帮我把车推上了山坡。&nbsp;怀着感恩的心情,由衷的感谢解放军同志后,继续向北去。后来得知原来此处路东是部队的一个司机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远处就到了东西走向的潍昌路,东去一溜沙土公路,而且还是下坡路,感觉轻松多了。转过一个大弯,发现前面有一条小铁路&nbsp;,原来也是潍坊水泥厂的小铁路,从大于河车站货场往水泥厂拉运煤炭等原材料。再东去到了大于河钢筋混凝土桥,后面的路和来时是一样的。经过官路村,到了南小于河村,此时此刻已是疲乏无力,就在村中商店门口停下休息,掏出剩下的一半扒谷来,一气吃完,向商店服务员讨了些水喝,然后继续赶路。</span></p> <p>图片来自网络,与内容不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到潍德路口,向南去至胜利街,东去终于到了南门马车店,进入院内,雇主早已等候多时,这时已是黄昏时候,房间内已经开始亮起了灯。雇主要求在此处卸下五袋水泥,其余五袋再拉到东关马车店(现在的东风东街与潍州路口东北角,消防队处)。我提出异议,他又应允再加两块钱让我送去。我想去东关马车店正好是顺路,也远去不了多少路程,还能多挣两块钱,就答应了下来。他骑着自行车提前去等着我,我拉着水泥车行走在车水马龙,街灯昏黄,树影婆娑的市区道路上,看到有的市民已经吃过晚饭,悠闲悠哉的在道路两边散步,不觉就有些暗自神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等到了东关马车店,卸下水泥,拿着12块钱回到家中,已经接近晚上八点。此时老母亲早已经作好晚饭,焦急万分的等我回家。回家后的复杂心情是可想而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此次水泥厂之旅,虽说异常劳累辛苦,但想到一天就挣了12块钱,还是很欣慰的,还是希望天天有这样的活干,可惜再也没有遇到这样的机会。要知道我参加工作后,一直到90年代初,大部分人还没有一天就能挣到12块钱的时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命运就是这样机缘巧合,造化弄人。这次因拉运水泥与水泥厂的一次邂逅,没想到却促成了我与潍坊水泥厂今生的不解之缘。半年后,1971年12月,我们剩下的十几名待业青年终于迎来了天大的好消息,得到了特赦,全部招工就业。你别说当年乍一听要就工,真有点特赦的滋味,岁数最大的1966年高中毕业到1971年底招工,整整五年半在家待业吃闲饭,还要参加街道居委会组织的挖地道等义务劳动和活动,不允许自己找临时工干,一旦自己找工作做,居委会马上追回。当年的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切身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次招工摆在我面前的是两个选择:&nbsp; 一个是去潍坊水泥厂,国营企业,但离市区较远;另一个是造纸机械厂,街办工厂,离家很近,在白浪河东岸南沙岭子上。就因为这次与水泥厂的亲密接触,对水泥厂的人和厂区有了一个较好的印象,所以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去水泥厂工作。从此把青春年华和一生奉献给了潍坊水泥厂。</span></p> <p>1989年潍坊水泥厂南侧大门。</p> <p>1989年潍坊水泥厂北侧大门。</p> <p>文中图片除潍坊水泥厂外,其余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有异议,定当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