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954年北京市劳卫制预备级证章。

鸵鸟淘沙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劳卫制是“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的简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前苏联引进的鼓励民众积极投身体育锻炼的一种制度,后来演变成现在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这种制度对促进我国民众体育的开展,起到积极意义。</span></p> <p>  “劳卫制”最早是苏联原创。1931年3月14日,根据列宁共青团的倡议,苏联部长会议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布第一个"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即通过运动项目的等级测试,促进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以提高身体的体力、耐力、速度、灵巧等素质,按年龄组别制定达标标准。通过标准,颁发相应的“劳卫制”证章。</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劳卫制”的检测项目很多,包括田径、体操、举重等,这些项目贯穿着速度、力量、耐力、灵巧,是对人的身体素质的全面锻炼。</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劳卫制”的等级分三档,即少年级、一级、二级。少年级和一级比较容易通过。二级比较困难,一个学校大约不足半数的学生能通过。过了二级就是专业运动员标准。</span></h1><p><br></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51年,北京率先实施与“劳卫制”相仿的《体育锻炼标准》。之后,上海也试行了《体育锻炼标准》。1954年,国家体委正式使用“劳卫制”之名,颁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同日,国家体委、高教部、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等单位发出了《关于在中等以上学校中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联合指示》,从而掀起了全国中学和大学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热潮。</h3><p><br></p> <p>  北京市劳卫制,及格就是一级,优秀就是二级。及格和优秀证章由铜镀金珐琅制作,净重7克,厚度2.5mm,宽24mm。</p> <p>1955年全国统一“劳卫制”证章。一级证章,在不同年份有三个规格:背平横针、背平竖针、背凹竖针。背平横针外形较大较厚,数量较少不常见。背凹竖针明显较为薄些。二级证章较窄长。</p> <p>一级证章两个版本,大小明显有差异。</p> <p>背平横针</p> <p>背平竖针</p> <p>二级证章正面</p> <p>二级证章背面</p> <p>少年组证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