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湘乡市登山运动协会武功山邂逅云海活动纪实

寒鸦戏水

<p>文字提供:朗 月</p><p>照片提供:本次队友</p><p>图文编辑:寒鸦戏水</p> <p>引言:</p><p>无论季节怎样变化流转,登协人一如既往地行走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路上。</p><p><br></p> <p> (以下正文)</p><p>立冬没几天,气温断崖式下降,冷风席卷大地,寒气咄咄逼人。根据气象预报,本周武功山气温连续低温阴雨至零界点,山上想必是银装素裹 ,分外妖娆了。</p><p>机不可失,为了这份期待 ,登协二十名队员于十二月四日下午七点在湘乡农商行前集合,自驾四辆小车,连夜奔袭三个多小时到达看不厌的武功山下,夜宿江西芦溪县万龙山乡沈子村旭日客栈,准备第二天清晨上武功山,观冬季雾淞奇观。</p> <p>5日凌晨,大家迅速起床洗漱,吃完早饭,收拾妥当,按领队指令,七点准时出发,开车至登山入口开始登山,然后打点行囊,一步一个脚印,开启登山模式。</p> <p>晨雾薄纱山黛锁,袅娜轻烟竹中藏。</p> <p>道蜿蜒崎岖, 古朴幽深 ,溪谷映带 ,玲珑的山泉哼着叮咚的小调欢唱而下。</p> <p>大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迈着轻松的脚步穿梭在山道。山里山外两重天 ,按时光的轮回本应退尽的繁华却还留在秋季不肯离去,缤纷了我们的眼,被轻纱笼罩的山岚和秋色,是一幅增一分太浓,减一分太淡的醉美水墨画 ,如此熨贴人心。</p> <p>薄雾轻锁的竹林幽静寂廖,行走其间,宛如仙境,好想"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再与诗佛王维先生对对话,然后乘风归去,拜访渊明先生,讨教”此中有真意,欲辩己忘然″的人生真谛。</p> <p>深林人不知,此时寂静的山林只有我们踩在枯叶上细蟀的脚步声和喘气声,尘世的浮躁与喧嚣,都离我们远去,剩下的只有纯净的心灵忘却一切的畅然和生命自由呼吸的平淡与安恬。</p> <p>"快看,有雾淞!"突听前方队友雀跃的一声,大家不由得伸长脖子抬头向上,果然抬头见喜。</p> <p>雾凇似画家在原有的重彩上用素笔轻轻抹抹,整个画面空灵了许多,在淡化的空境中,那晶莹剔透超凡脱俗的雅致铺在地上,挂在树上,悬在枝上,熨在叶上……也贴在我们心头上。</p> <p>″快走,前头的雾淞应该更好看和壮观",有队友催促着。可这时偏偏有状况,一位好久没有参加活动的队友,跟不上节奏,体力透支,进撤两难。撤,出发己两小时,到了海拔120O米高处,独返不妥;进,距离仅走了行程的四分之一,恐体力难支,怎么办?咬牙坚持!登协人就是吃得苦、霸得蛮!大家忐忑不安为落后的队友捏着汗,队伍边走边等,速度自然慢了下来。</p> <p>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 。</p><p>时间指向十点多,太阳透过密林斜射进来,挺拔的树木把阳光劈成道道金光,或撕成缕缕细丝,幽暗的树林一下敞亮了许多,地上忽明忽暗的斑驳掠影,勾勒一幅立体画,另有一番景致。</p> <p>前进中滴哒作响,时不时有水滴从树上掉下来砸头撞肩,或哧溜的从脸上滑落,或钻进脖子送你个透颈凉。 这滴哒声无疑宣告,欣赏盛装的雾淞奇观只能抱憾了。</p> <p>武功山看不厌的魅力就是从不辜负大自然赋予的天时和地理 ,也从不辜负膜拜者对它的热爱。关上一道门,便会开一扇窗。果不其然,出了深林灌木到达海拔1600米左右的草甸区,云海展现在我们眼前,大家欣喜万分,被这意外的惊喜感动着,恨不得扑到它的怀里拥着它、搂着它、亲着它……我们的‘牛姐’娟兰直呼,"我要哭了,我感动得要哭了,我九上武功山才看到这么美的云海!’ 雾淞的遗憾瞬间被云海弥补。</p> <p>瑞云千里咉,祥辉四望新。眼前的云海大气磅磚,细腻如雪,广阔辽远,平静无澜。</p> <p>站在高处,仰观宇宙之大,俯看云海之阔,不由得生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之感慨来!</p> <p>高过云层的山峰如一座座露出海面的礁石,与云海相容相拥,静静守望,似乎相对无言,又似乎在耳鬓厮磨。极目之处的云际线把天空一分为二,蓝白分明。风未起浪不涌,一切静好。可是看似平静,风却正暗暗蓄势,这不,眼见得就把无澜的云海捅了个大窟窿 ,撕开一个口子,阳光倾泻到地面。</p> <p>队伍爬坡过峰一直沿着铁蹄峰山脊往金顶方向穿行。</p> <p>走在山脊线上 ,似乎超能,上可摘日,下能探石;左可掬云,右能揽林,这种超然的感觉岂能在平常的日子里体会得到?!</p> <p>山脊线路上的云中客栈老板告诉我们说,武功山已经有十多天是不见天日的云雾缭绕了,今天总算开了天眼,出了个艳阳天。要是早一天来,山上就是雾凇冰雪的世界。</p> <p>景区内的索道站恍若漂浮在白浪里的一点帆船,出没在风波里。</p> <p>走在云海边缘,沐冬日暖阳,看潮起潮落,聆天籁之音,不由心无旁骛,静如止水。</p> <p>下午1:15分,队伍停下整休,补充能量,15分钟后继续前进。</p> <p>随着海拔不断攀升, 高处不胜寒,风顺山势,劲道十足, 虽阳光普照,却没有一丝暖意,不是披头盖脸的迎来,就是削耳划腮地掠过,毫不留情!从头到脚不紧裹是扛不住的。</p> <p>站在海拔1800余米的铁蹄峰突兀巨石之上,眺望云际,如莅临大海,乘风破浪,遨游东海。</p> <p>经过八个小时的攀爬穿越,队伍终于穿过铁蹄峰到达金顶附近 ,一部分人选择冲顶后乘索道速降,另一部分人沿栈道徒步下山。</p> <p>随着海拔的下降,大家穿云钻雾,与头顶的艳阳天渐行渐远。</p> <p>半山腰之中,云雾弥漫,空气也愈发湿冷。风云变幻,阴晴两重天,此时的武功山体现得淋漓尽致。</p> <p>下午5:00时,大家或乘坐索道、或徒步下到武功山风景区登山口。</p> <p>此时,夕阳从西边云上下沉,落日的余辉洒满山头和云间,不由得想起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悄悄的我来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p> <p>归途之中,大家在卢万武旅游公路边某饭庄匆匆吃过晚饭,便开始返程,经过两个多小时旅程,平安抵达龙城。</p> <p>后记:《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只要心存梦想,走在路上,精彩就不会缺席。“白色武功山”一直是萦绕在我们心头梦,在将来的某一日,但愿美梦成真。</p><p><br></p><p>登协秘书委员会</p><p>12月5日</p> <p>参加本次活动会员:</p><p>李清海、寒鸦戏水、轻舞飞扬、素颜依旧、百合花、肖坚、钟桂玲、艾叶、小华、热情的沙漠、沧海人、言西早、绿柳小文、朗月、刘娟兰、曾经沧海、雪儿、宝慧、明月</p><p><br></p><p>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