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园(七) 一一 长辈 学者 功臣

奔牛

<p>  又到了不能双休的星期六,下午放学后(学校没双休),匆匆吃过饭去了母亲那里。板凳还未坐热,就听到敲门声,这时是不会有谁来的。我开门惊奇发现是三叔,五叔及陪他们来的三叔小孩祝文,哎呀!这真叫稀客!这时祝文轻轻把我拉到一边说:“五叔病了,是白血病,自己不知,后面讲话不要提这事。"听到这话我头翁的一声好象要炸了,还这么年青,这么有才。身体就这样垮掉,类似的报导看过一些,知道一点点,前几年才从家谱,江西新余渝水政府网上,得知五叔也是参X为国作过贡献,当时是XX组大组长。在风华正茂年代贡献过青春,汗水,智慧,健康的学者,科学家,祖国的功臣啊。</p><p> 几个叔叔在我映象中,都有能耐,有水平。除了四叔工作地点新疆伊犁太远,没见过。其他的都见过不止一次。在南昌时我那时还只四岁吧?,隐约记得五叔在我家租住的小楼上,他在前面跑,哥哥在后面追,由于是木制旧楼房,整个房内只听见木板被振得咚咚咚的响,还有我给他们助威的哦!哦!声,后来听哥哥说那是五叔学校放假,回来休假的。</p><p> 由于父亲工作地点变动,离开南昌来到武汉,就象放电影一样,时间一下过了十三年,到了文革时期,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我和哥哥各自随学校的同学,不同时间出發,却同在二叔家相遇,还都想到五叔会来二叔家吗?目的都明白,二叔笑着说:那么多家小孩,多余的军服可能早被要完了,别作指望。只不过很巧,今天下班后五叔要到这里来。之后,高兴的事一件接一件,不用讲,大家都知道了。五叔给了一套军服给我们哥俩,而且哥哥又把军服让给了我穿,说你小些!你们说吧!这就是哥哥!!!那时穿着军服别说多高兴了,穿着它照了几张照片还一直保留在现在。这是其中一张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照的。</p><p> 从文革到这次遇见,银幕该显示出又过四十多年。好象只一眨眼,真快!我都要退了。</p><p> 五叔见到我说,你们怎么这么忙?我们学会每年都到武大开年会,就只今天见到你这一次。</p><p> 五叔的学会是薄膜学会,说到"薄膜"话题,话就多了。</p><p> </p> <p>  当年五叔一家</p> <p>  这张照片就是66年在毛主席农民运动讲习所留的。</p><p>* * *</p><p> 上面说到"薄膜",现在虽巳普及,但一般社会上只有戴眼镜的人们才接触到,而知道一点。</p><p> 下面科普一下"增透膜"吧?在高中老课本第三册,光的干涉实际应用。(光波干涉产生明暗条纹的结果就不推导了,自己可翻翻书复习一下,只用结论,课本中有一段简介如下。)</p><p> 现代光学装置,如摄影机,电影放映机,潜艇的潜望镜等,都是由许多透镜或棱镜组成。光进入这些装置时,在每个镜面上都有一部分光被反射。使得通过装置的光减弱,结果所成的像就不清晰。计算表明,如果一个装置中包含有六个透镜,那么就有50%左右的光被反射,为了减少光在元件表面的反射损失,提高成像质量,可在元件表面涂一层透明薄膜(一般用氟化镁)。当薄膜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介质中波长的1/4时,在薄膜两个面上的反射光,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因而互相抵消,这就大大减少了光的反射损失,增加了透射光的强度。这种薄膜称为增透膜。</p><p> 注:"在薄膜两个面上的反射光,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因而相互抵消。眼镜表面涂的一层膜就是光的干涉推出结果的实际应用。’</p><p> 我们见得最多的是眼镜表面的增透膜了,通常情况下入射光为白光。增透膜的厚度只能使一定波长的光反射时相互抵消,而不能使白光中所有的光都相互抵消,在选择增透膜的厚度时,一般是使光谱中部的绿光(注:赤橙黄绿蓝靛紫)在垂直入射时相互抵消,因为人的视觉对这部分光最敏感。这时光谱边缘的红光和紫光没有完全抵消,所以涂了增透膜的眼镜片或光学镜头呈谈紫红色。</p><p> 所以我们戴的眼镜,只要镀有增透膜的,从镜面侧面看一定是淡紫红色。</p><p>* * *</p><p> 后来五叔由于变动,来到中国科学院XX光机所,他说七三年改革开放开始,国家准备进口一些高端设备,其中就有光学镜头镀膜仪。这个仪器现在很普及了,很一般。而在当时我国还没有掌握这个技术,应属于高尖瑞技术。</p><p> 当时就向xx国购买了一台镀膜仪。大家注意:世界上购买任何机械,仪器,当货物到达购买国后,是有一个索赔期的。就是从货物到达时间算起,你按说明安装调试后发现,货物存在有不复合要求的质量问题,那么购买国就会在索赔期内按购买前签定的合同向被购买方提出索赔的。如超过索赔期那就该购买方吃哑巴亏了。但是那时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制度不健全,还有一些外行在管这些事,最后为国家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这次购买镀膜仪,xx国当时认为光机所的科研人员在索赔期前,根本就不会安装更不会去调试发现问题了……。谁知,货物一到,科研人员连夜安装调试,发现镀膜仪始终不能正常工作。后来科研人员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在索赔期内发现X国在仪器上动了手脚,把背板电路上有两根导线调换了一下,所以使它不能正常工作。如你在索赔期外找他们调试,那是要付高额费用的。最后发现了问题,并以外交途经通知了对方,并提出抗议,XX国在充分证据下,不得不认错,同意赔偿。之后我们还告诉他们,原本还准备购买两台,就只有换个地方了。这个事实也作为课堂上光波干涉这一课的引入。</p><p> </p> <p>  讲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想到,透镜镀层增透膜使光减少反射,是谁想到的?这事就看一个小传说了,据说北欧光学仪器X厂的一个老师付,年龄大了,做不动了。想把他的厂,交给两个徒弟中的一个。是哥哥呢?还是弟弟?两人都很优秀,只有用比较法了!先天按规定做好镜头,第二天再用仪器检测比较。据说当天晚上弟弟做了个小动作,把哥哥做的镜头涂了层透明涂料,按理说透光性能要受很大影响,但第二天,哥哥镜头成像异常清晰,好!这是谁也没想到的,经研究:这层膜就是现在的增透膜了,用光的干涉解释,就是"在薄膜两个面上的反射光,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因而相互抵消。"这是光的干涉推出结果的实际应用。</p><p> 当然这个小传说就是增透膜这一节课的引入了!</p><p>* * *</p><p> 五叔在科研方面应是个多产的学者,在网上可查到他的部分成果:</p><p> 文档介绍:五叔:</p><p><br></p><p>维普资L讯 http://www.cqvip.com 第5卷 第2期 薄 膜 科 学 与 技 术 Vo1.5No.2 磁控溅射和电子束蒸发制备 软 X光多层膜镜 3 {『一 李懋廉 王 哲 金太乙 李先坤 T 7 一</p><p><br></p><p>●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991年9月 2日收到 摘 要 本文叙述 了软 光多层膜反射镜的设计方法,同时较详细地阐速 了利用磁控 溅射和电子束蒸发两种技术制备多层膜反射镜的制备工艺以厦利用俄歇电子能 谱分析膜层成分和用 电子显擞镜厦 光小角衍射技术来观察和分析多层膜性 能 结构的实验方法.最后介绍了软 光反射率的洲量装置毗厦我们所制备的 多层膜镜测出的反射率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磁 、1白 一 、 引 言 近十几年来 由于软x光在 x激光、x光光刻、x光显微术、光谱分析和激光等离子 体诊断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以及软 x光多层膜制备技术的提高,该波段的光学器件如软 x 光多层膜窄带和宽带反射镜 “ 、分束镜 0 、偏振器 “和振 幅型反射光栅及位相光</p><p><br></p><p>● 栅 ” 等器件都相继 问世 .有些器件如美 国的 N.M.Ceglio等人 ” 1988年研制 的 Mo/Si多层周期膜系,正人射时波长 13.1nm 的反射率为 60%,已达到实用水平.国内 长春光机所和复旦大学都较早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已取得一些成果. 目前国际上 已应用多种技术制备软x光多层膜.磁控溅射和电子束蒸发是两种主要 的制备手段 .本文主要介绍近几年我们用这两种方法制各软 x反射镜所开展的研究工 作. 二、膜系设计 软 x光多层膜镜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二个方面:第一是根据使用要求,合理选择高 、 低 Z值 (原子序数)薄膜材料.低 Z材料作为间隔层,要选择在使用波段上吸收尽量小 ,本项 目得到 中国科学院应用光学实验室课题基金资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一一磁控溅射和电子束蒸发制备软X光多层膜镜。</p><p> * * *</p><p> 66年年底我和哥哥到北京串连,哥哥巳是第二次去北京串连了。当时是安排在北京西郊空军学院。哥哥带我到三里河二舅家,途中我和哥哥伴嘴,他不准我跟着他,我一气之下,自己一路问才到了舅舅家,二舅二舅妈好好批评了哥哥。</p><p> 一一慧敏</p><p> @奔牛 :晚上好!文章己收藏!那年,在去北京串连(想见毛主席)的头天晚上我激动的不行了,好不容易睡着了,但我作了一个梦,梦见在北京二叔家遇到了五叔和大哥,小哥。还真巧,我们学校的学生到北京后,都被按排在二叔单位礼堂里住宿,吃也在二叔单位的招待所里,走过一条街道就到了二叔家,嗨!那真是的呀!梦成真了,在二叔家真是遇到了穿着军装的五叔,大哥,小哥,我好开心呵!</p><p> 一一珍</p><p> 小舅舅一家四口曾在65年回江西老家,三舅舅妈携志红陪伴他一家到抚州看望我妈妈。我才第一次见到小舅舅,身着军装的小舅舅跟妈妈长得真像,俩姐弟长得像外公。舅舅陪我到专暑食堂打饭,不知是不是军裤太长,边走边往上提,我还躲着偷偷的乐。第二年串联,我们坐空军学院的汽车到人民大会堂后自由活动。我和另一个女生去逛王府井百货商场,无巧不成书,刚进入商场就看见小舅舅舅妈站在那里,太神了,那有这么巧。然后跟着他们第二次来到二舅家,说起这事大家都大大感叹一番。</p><p> 一一慧敏</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