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2 由 水下摄影师 吴永森大师友情提供 豹纹鲨:
学名Stegostoma fasciatum,尾鳍特别的长,几乎占据了身体体长的一半.成年鱼的身体上的斑纹、就像陆地上的豹子身上的花纹一样迷人,豹纹鲨的体干呈圆柱的形状,身体的尾部有些侧扁,尾柄无侧隆嵴或凹洼。豹纹鲨的形态与护士鲨非常接近。喜欢栖息于1-18米深的浅海底部,主要以各种软体动物、小鱼为食。通常晚上捕猎,白天睡觉。皮肤有靓丽豹纹,故而得其名。但也有人称其为斑马鲨(Zebra Shark)。
豹纹鲨
中文别名:大尾虎鲛
英文名:Leopard Shark
二名法:Stegostoma fasciatum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目:须鲛目 Orectolobiformes
科:豹纹鲨科 Stegostomatidae Gill, 1862
属:豹纹鲨属 Stegostoma Müller & Henle, 1837
种:豹纹鲨 S. fasciatum
豹纹鲨的分布:主要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伊朗、巴基斯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孟加拉湾、安达曼海、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日本、台湾、中国、菲律宾、印尼、新加坡、新几内亚等海域。泰国皮皮岛潜水可以看到这种萌萌的水下生物 。第三张以后的照片由阿龙教练拍摄于泰国皮皮群岛。机型 奥林帕斯TG4 水下自然光线拍摄所得
体形特征
豹纹鲨体干圆柱状,尾部侧扁;体侧具明显之隆嵴。头圆锥形,稍纵扁;头侧不具皮褶。吻端宽圆。眼很小,侧位,无瞬膜。鼻孔近口部,鼻孔缘具短而尖凸之须;具口鼻沟。喷水孔中小,同大于眼径或略小。鳃裂小,第四及第五鳃裂几重叠,内鳃不具滤器。口裂中大,腹位,横向。齿小,叁尖头型,即具中央齿尖,侧边各具1小齿尖。
尾柄无侧隆嵴或凹洼。第一背鳍大于第二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前方;第二背鳍位于第一背鳍后方不远;胸鳍宽大而圆;尾鳍很长,几占全长之一半,上叶不是很发达,仅仅可见于尾端部分;而豹纹鲨的尾鳍下叶前部并不突出,中间部分稍微有些低平,而中部与后部上有着非常明显的缺刻,后部为小三角形状。稍微有一些突出,与及其尾鳍的上叶上有一个很明显的缺刻。豹纹鲨的幼体体色呈深褐色,会有许多黄色细狭横纹和斑纹;成鱼黄褐色,鱼体上具有许多深色的斑点。鱼体身上的每各鳍上都散布许多深色斑点。腹面呈淡色。身体体型呈细长之体躯,这样特殊进化的身躯有利于、使其可轻易穿梭于礁石岩洞、细缝间以寻找猎物。
分布习性
豹纹鲨属于暖海性底栖鱼类,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热带海域、大堡礁、印度洋西北部海域与中国南海及泰国海域.而泰国安达曼的皮皮岛潜水可见此物种。一般会在维京潜点 必达诺 潜点与必达奈 潜点及玛珑等潜水有机会看到此种萌萌的温驯的海洋生物。
豹纹鲨主要以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食,有时也会捕食小鱼。
性情温顺,白天活动力迟缓,喜欢停在珊瑚礁外缘的沙质的沙地上休息.如果你在潜水时遇到它 .你可慢慢的绕到它的前面 跟豹纹鲨一样 趴在沙地上 。来一次较亲密的接触、合影留念。记得保持一点距离 动作要缓慢一点 呼吸尽量放慢。以免惊吓到这只萌萌的鲨鱼。如果受到惊吓豹纹鲨会逃之夭夭。个性喜欢在夜间活动,由于身体体型的特殊进化 使其可自由穿梭在珊瑚礁穴中。常单独生活,无袭击人类记录,很难饲养,但若激怒它,豹纹鲨会展开攻击行为,有潜在性之危险! 豹纹鲨是具备“孤雌生殖”的繁殖能力,卵生科属。成体雄性体长约为1.5-1.8m,雌性约为1.7m。豹纹鲨幼年期和成年期的色彩及图案差异很大。年幼时称它们为斑马纹鲨,粗大的黑白条纹覆盖全身;长大后变成浅褐色斑点遍布全身,具豹子一样的花纹,因而得名豹纹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