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精神永昭后人

侍必洋

<p>  这座烈士墓刚刚被整修过,出资人是盱眙县人民政府。墓里安葬的是革命烈士方永宽。</p> <p>  方永宽烈士的革命事迹从我上小学就了解了。1971年我进入侍涧小学读一年级。至此以后一直到五年级,每年清明节,我们佩戴好鲜艳的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领队举着的红旗指引下去祭扫烈士墓。那年月不管刮风下雨“革命传统教育”是必修课。村小离墓地有三里路,当时的乡村道路全是土路,墓地周围布满荆棘,扫墓前先是老师带着大同学清除掉碍事的荆棘杂草,再把坟墓整修一下,倒上新鲜的泥土。整理好队伍师生向烈士墓三鞠躬,然后由桂老师讲解烈士的事迹。讲解完,全体师生在烈士墓前排好队高声宣誓后活动才算结束。</p> <p>  (以下是我在村里采风后整理的)方永宽烈士是解放战争的岁月里参加革命的。时任龟山乡民兵小队长,一次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捕,受尽了敌人折磨后,坚贞不屈,最后被敌人用刺刀朝胸部戳了九刀才牺牲。被家属抬回村后安葬的。方永宽只是一名普通的民兵小队长,牺牲前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名不见经传,但就牺牲时面对敌人的那九刀是何等的大义凛然?电影巜好梦一日游》里的厨子为了实现“守口如瓶”的梦想,面对各种刑具吓的当时就“告密”了,最后他无限感慨地说了一句台词“英雄,真就不是一般人!”</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末,侍涧小学拆除并入官滩中心小学,村里的道路变成了水泥路,我每次上学的必经之路,都看到方永宽烈士墓。有那么一段时间,坟墓杂草丛生,周边被村民开垦出一大块土地,坟头孑孓,孤魂野鬼,无人问津,如此这般,何以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杰,方永宽烈士当仁不让;然而,鬼雄?烈士生前永远想不到会落得个如此凄凉的结局!我参观过大大小小的英烈墓或碑。我有时在思考:都是为国捐躯,为正义抛洒热血的英烈理所应当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怀念!在这点上不能有高低贵贱之分!作为后来人有义务尽可能地为每位英烈树碑立传!</p><p class="ql-block"> 从第一次祭扫烈士墓之后,烈士的形象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虽然当时年少无知。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对先烈越发敬佩!祭扫烈士墓不是形式,而是净化心灵好的课堂。从中,我至少学会了“感恩”——在家感恩父母,在国感恩英雄!</p><p class="ql-block"> 侍夕金,侍涧村生人,1911年出生,1940年参军,时任仪征县塔山区区长。1946年在常州江边被捕,旋及被敌人用石头坠入江中。牺牲前一次回家,同村伙伴都赶到他家问长问短,其中一个伙伴问:“共产党有前途吗?你不如回家算了!”他说:“现在的形势是共产党逐步壮大,不久根据地就会扩大到咱们庄上。”临别时,父母吩咐:有空就回来!他笑着劝慰道:“这一走能不能回来不一定!”这两句话是烈士留下的唯一遗物!</p><p class="ql-block">“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不给烈士建一座衣冠冢呢?”我问接受采访的大爷,“当时及后来也有过两次准备到他被害地点招魂,然后在村上给他建个坟以便祭奠,但始终都没成功!”大爷不无遗撼地回答。</p><p class="ql-block"> 以上两位英雄牺牲时是二三十岁的小伙,生命就其本质意义上来说是一样的,绝对不存在现代人的命就金贵而前人的生命如草芥!年青力壮的小伙能够做到舍身取义,这恐怕不管用多少个形容词都不能穷尽其伟大!</p><p class="ql-block">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烈士的灵魂不灭精神永存!</p> <p>  “经过严酷战争洗礼的人民军队,鲜明昭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这,就是我们后来人缅怀烈士的坚如磐石的誓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