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背后的落寞——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荷风细语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字:荷风细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播:荷风细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英文双语朗读:荷风细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第一次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的英文原著,是在五年前。读罢,我久久沉浸在菲茨杰拉德华丽而凄凉的文字中。</p><p><br></p><p>后来,这部小说被拍成电影,莱昂纳多将盖茨比的痴情和忧郁表现得淋漓尽致,镜头的感觉就像书中的语言一样华丽,尤其是那首贯穿始终的歌曲《Young and beautiful》,让我又有了新的感悟。</p><p><br></p><p>于是,我重新打开这本书,并找来了一本中文译本,重温了一遍这本在美国文学史上享誉百年的名著。</p><p><br></p><p>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在自己豪华的别墅里时常举办歌舞酒会,爵士乐、鸡尾酒、摩登女郎......所有的一切都将那个纸醉金迷的爵士时代展现得淋漓尽致。</p><p><br></p><p>盖茨比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靠着灰色收入试图跻身上流社会,为的只是想吸引已嫁为人妇的曾经的恋人——黛西。</p><p><br></p><p>盖茨比时常走到码头,去观望海湾对岸那束朦胧的绿光,他对黛西的爱纯粹又浪漫,那里是黛西的家,带着他心中的梦幻。</p><p><br></p><p>尽管追忆已成为遗憾的过往,但他依旧小心翼翼地不敢轻易打扰,以至于再次见到黛西时,因为过度紧张而茫然失措。</p><p><br></p><p>对于盖茨比来说,黛西始终都是那道遥不可及、渺茫幽微的绿光,他伸出双手,拼尽一切,却永远到达不了彼岸。而最后,都不过是黄粱一梦。</p><p><br></p><p>用美丽的幻影为自己的人生找一个继续前行的理由,以填充内心的空虚,或许可以用来解释盖茨比对黛西的痴迷。</p><p><br></p><p>在盖茨比卑微的、灰暗的出身背景下,黛西就像是金色的阳光照进了他的生命,她优雅美丽,活泼撩人,像跳跃的音符。</p><p><br></p><p>在盖茨比那些所谓的“奋斗”的日子里,他无数次地憧憬和想象着未来理想的生活,而黛西恰恰来自那个构想的世界,所以,黛西成为了他人生前行的动力,成为了一种支撑。</p><p><br></p><p>虽然在重逢之后,盖茨比发现了黛西的改变,却不敢承认和面对幻想的破灭。</p><p><br></p><p>黛西或许曾经属于过盖茨比,他曾经拥有过这个喜欢穿白裙子的女孩儿天真纯洁的爱,但是随着黛西带着那条三十五万美金的项链嫁给汤姆之后,他们已经分道扬镳。哪怕盖茨比再奋力溯游,也无法回到最初。</p><p><br></p><p>当黛西第一次参观盖茨比的宫殿,当锦衣华服几乎将她淹没时,她嚎啕大哭起来,为何落泪,或许连她自己都不清楚。</p><p><br></p><p>故事的结尾,盖茨比为黛西顶罪而死,而黛西却和汤姆一起匆匆搬家,甚至连盖茨比的葬礼都没有参加。</p><p><br></p><p>《了不起的盖茨比》所讲述的,不仅仅是盖茨比破碎的爱情梦和金钱梦,还有属于那一代美国年轻人的信仰,虽然他们穷尽一生所追求的绿光依然闪烁,但却掩盖不住繁华背后的落寞。</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常常使用大段的修饰颜色的词汇,明亮、艳丽的色彩勾勒出那个时代的鲜艳与荼蘼,他笔下的一切都在盛开,而“美国梦”正在这盛大靡丽的花蕊中缓缓绽放。</p><p><br></p><p>“美国梦”这一概念由来已久,在一战之后美国复兴之时更加兴盛。原本的“美国梦”的含义是,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p><p><br></p><p>但是战争给美国带来的虚假繁荣,“美国梦”已经被贴上了腐败堕落的标签,享乐、拜金和浮华取代了勤劳、朴实和创意,人们开始追求物质享受,逐渐形成了拜金的思想价值观念。</p><p><br></p><p>一个闪耀夺目、崇尚享乐主义的时代应运而生,这便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爵士时代。</p><p><br></p><p>菲茨杰拉德作为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家之一,曾经这样描述过:<b>“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b></p><p><br></p><p>菲茨杰拉德1896年9月2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192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天堂》,由此成名。在寄居巴黎期间,他结识了安德逊、海明威等多位美国作家。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为20年代“爵士时代”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p><p><br></p><p>毫无疑问,那确实是菲茨杰拉德“最好的时代”,<b>那时的菲茨杰拉德声名鹊起,年轻英俊,家人在侧,挥金如土,以自己的小说命名了整个爵士时代,与志同道合的好友日日在巴黎的熏风中共赴“流动的盛宴”。</b></p><p><br></p><p>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给了菲茨杰拉德成功,也使他昙花一现,极速跌落谷底,最终戏剧般地死去,以他短暂的一生映照出这个热烈、激情而奢靡的时代的泡影,为这个看似盛大实则颓败的时代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注脚。</p><p><br></p><p>菲茨杰拉德的书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影子,《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是尼克还是盖茨比,都是菲茨杰拉德自己的映照。</p><p><br></p><p>作为挚友的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这样评价菲茨杰拉德:<b>“他的才能像一只粉蝶翅膀上的粉末构成的图案那样的自然。有一个时期,他对此并不比粉蝶所知更多,他也不知道这图案是什么时候给擦掉或损坏的。后来他才意识到翅膀受了损伤,并了解它们的构造,于是学会了思索,他再也不会飞了,因为对飞翔的爱好已经消失,他只能回忆往昔不费力地飞翔的日子。”</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1940年12月21日,年仅44岁的菲茨杰拉德因心脏病辞世。美国各大媒体撰文并发讣告纪念“爵士时代”和它浪漫的“预言家”,同时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p><p><br></p><p>在文学史上,能够开创一个时代,又终结一个时代的,恐怕只有菲茨杰拉德了。</p><p><br></p><p>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第七章中,菲茨杰拉德这样描写黛西,<b>“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b>对于盖茨比的金钱来路,菲茨杰拉德似乎在财富面前看到了世界的堕落。</p><p><br></p><p>对于物质、财富和金钱,在文学史上有太多的描述,比如巴尔扎特笔下的葛朗台,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张爱玲笔下《金锁记 》中的人物,甚至英国作家毛姆也会让作品中的主人公被金钱所捉弄。</p><p><br></p><p>而在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人与金钱似乎更加同呼吸共命运。盖茨比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样的小人物在芸芸众生当中太稀松平常了。</p><p><br></p><p>只是菲茨杰拉德通过盖茨比这个人物,让我们听到了梦想破灭的声音,他戴着巨大的梦幻“逆水行舟”,几乎赶到了破灭前的“那一刻”。</p><p><br></p><p>“那一刻”其实就是短暂的十年,从1919年一战结束到1929年经济大萧条开始,称它为“爵士时代”。这一时期,人们试图把现代观念植入古典价值,把物质享受提升到精神信仰的高度。物质和金钱似乎也能抒情,并带有深情了。</p><p><br></p><p>菲茨杰拉德在自己的作品中,预言了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每个人都看到了“美国梦”的虚幻和破碎,也许这便是这部作品迷人所在。</p><p><br></p><p>在2020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再次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似乎更有一种特殊的寓意。盖茨比之死,似乎是一个残酷新世界的开局,他从那个到达了顶点的,象征着美国文明的桅杆上摔下来,脸朝下,本身就是一个隐喻。</p><p><br></p><p>盖茨比本身就是美国现实中的幻象,黛西是“船坞那盏绿灯背后成功的希望”。菲茨杰拉德用诚实的视角审视了那个被绚丽灯光所遮蔽的时代,他所展示的是灯火辉煌下的奢华,灯光熄灭后,豪宅变成了华丽的废墟。</p><p><br></p><p>在逐光的人群中,他们都只是时代的一个缩影,一个泡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英文朗读节选:</p><p><br></p><p>此刻,那些海滨别墅大多已经关闭,四周几乎没有灯光,只有海湾对面一艘渡船上时隐时现、若明若暗的一丝光亮。月亮逐渐升高,那些逐渐模糊的别墅开始慢慢地消融在月色中。直到这时我才慢慢意识到:这里就是当年在荷兰水手眼前绽放光芒的古老岛屿——新世界里一片清新翠绿的土地。</p><p><br></p><p>Most of the big shore places were closed now and there were hardly any lights except the shadowy, moving glow of a ferryboat across the Sound. And as the moon rose higher the inessential houses began to melt away until gradually I became aware of the old island here that flowered once for Dutch sailors' eyes— a fresh, green breast of the new world.</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br></p><p>当我坐在沙滩上遥想那个古老而未知的世界时,我也可以体会到盖茨比第一次认出黛西家码头尽处那盏绿灯时有多么惊奇。他走过漫漫长路才来到这片碧绿的草坪上,他的梦想似乎近在眼前,触手可及。他无从知晓,这梦想早已离他而去,被遗弃在城市之外一片漫无边际的混沌中,遗弃在寂寂长夜里一望无垠的黑色原野上。</p><p><br></p><p>And as I sat there brooding on the old, unknown world, I thought of Gatsby's wonder when he first picked out the green light at the end of Daisy's dock. He had come a long way to this blue lawn, and his dream must have seemed so close that he could hardly fail to grasp it. He did not know that it was already behind him, somewhere back in that vast obscurity beyond the city, where the dark field of the republic rolled on under the night.</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音乐:《冬表树》、《Young and beautiful》</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剧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