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background-color: rgb(147, 200, 41);"> 寒冷的冬天🌬悄然而至,我们的内心却激情似火🔥,为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协作能力🚵,让孩子体验冬天运动的健康和快乐✌🏻开展了主题活动“我运动,我健康”。</span></p> 我运动,我健康 主题说明 <p class="ql-indent-1">冬天来了,面对变冷的环境,我们该怎么办呢?本主题的活动设计,将利用冬天环境变冷这一契机,和孩子们开展“冷了,怎么办”的探究单元。让幼儿在感知冬天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的同时,了解生活中的多种取暖方式,消除对寒冷的畏惧感;采访冬日里“不怕冷”的人们,让幼儿深刻感受到劳动人民不畏寒冷的精神,坚持上幼儿园。随着主题的深入,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运动也能帮助人们战胜寒冷,运动带给人们健康,从而建立健康生活的理念,发现运动的乐趣,萌生乐于运动、坚持锻炼的意愿。</p><p class="ql-indent-1">我运动,我健康。这个冬天,不冷!</p> 主题目标 <p>🥅1.感知冬天的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取暖方式,消除对寒冷的畏惧感。</p><p>🥅2.了解运动过程中人体骨骼、心脏等器官的作用,懂得要保护自己,并初步了解以我保护的方法,在集体活动中建立竞争与合作相融合的意识。</p><p>🥅3.发现运动的乐趣,萌生乐于运动、坚持锻炼的意愿。</p> 主题网络图 家园共育 <p>☃️1.坚持与孩子进行户外运动,感受冬天的气候特点及变化,知道锻炼身体可以抵御寒冷。</p><p>☃️2.和孩子一起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完成“我们身边的运动”调查表的记录,帮助孩子了解各种运动方式。</p><p>☃️3.可与孩子一起看雪、玩雪。</p><p>☃️4.提醒孩子带着搜集的冬日活动的图片和冬日趣事照片来园分享。</p><p>☃️5.将家里人的手套、袜子、鞋子放在一起,让孩子分辨一只和一双,能正确使用“台、个、架”等量词描述取暖用品。</p><p>☃️6.通过与孩子一起整理小衣橱,引导孩子判断哪些服饰是冬天穿的,哪些是其他季节穿的。</p><p>☃️7.带领孩子去采访“不怕冷的人”,如环卫工人、交警、早餐店工作人员等,初步感受冬天在户外工作的人们的辛苦,萌生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恩之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亲子游戏🏂</span></p> <p>🤾🏻♀️丢沙包</p><p>目的:发展上肢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p><p>玩法:爸爸和妈妈一人站一边,孩子现在中间。游戏开始,爸爸妈妈相互投掷沙包,孩子则在中间自由闪躲,如被击中就和爸爸妈妈互换角色。</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亲子制作🏂</p> <p>🎯快乐飞镖</p><p>材料:收集不同薄厚的广告宣传纸,油画棒、彩笔、剪刀、回形针等</p><p>玩法:引导孩子理解实线、虚线、对折、三角形折等符号,尝试独立制作飞镖。飞镖折好后,将回形针别在飞镖的尖角部位,尝试让飞镖飞的更稳更快,并用绘画、粘贴等方式装饰飞镖。</p><p>附:飞镖折纸示意图</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亲子共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真雪人假雪人》
</p><p class="ql-indent-1">该绘本是“兔子蹦蹦青蛙跳跳系列故事”中的一个,在引导孩子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家长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当跟别人发生意见不一致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鼓励孩子尝试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p> 数学核心经验解读之几何图形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7, 67, 67);">孩子从来到世间的那一刻就开始感知图形了,图形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到处都有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所有图形的总称。我们能看见的一切都是由点、线、面等基本几何图形组成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7, 67, 67);"> 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点、直线、线段、射线、三角形、四边形等为平面图形;长方体、圆球、圆锥等为立体图形。</span></p><p><br></p><p><br></p> 核心经验阐述 <p>1.图形特征</p><p> 对图形特征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对图形进行定义和分类。</p><p>2.图形变换</p><p> 图形变换包括移动、翻转或旋转变化等。</p><p>3.图形的组合与分解</p><p>不同的图形可以合成一个新的图形或分割成其他的图形。</p> 图形能力 <p><span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 图形能力包括图形</span><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8px;">认知</span><span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能力、图形</span><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8px;">记忆</span><span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能力、图形</span><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8px;">发散思维</span><span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能力、图形</span><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8px;">聚敛思维</span><span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能力以及图形</span><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8px;">评价</span><span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能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 吉尔福特将图形认知能力分为图形单元认知、图形类别认知、图形关系认知、图形系统认知、图形转换认知及图形蕴涵认知能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 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我们所培养幼儿的图形认知能力,从单体认知、类别、关系认知发展到更进一步的系统、转换等认知,并从图形认知能力发展到图形评价、图形发散思维和图形聚敛思维等方面的能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 皮亚杰让儿童触摸隐藏的实物,然后要求其在另堆实物中指认出相同者或画出实物的外形。根据结果提出了儿童图形知觉发展的三个阶段:</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第一阶段(2~4岁)</b></p><p><span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 第一阶段能分辨开放图形和封闭图形,但不能分辨欧氏图形。儿童的典型行为是用手顺着实物的四周轮廓描摩,把手指穿入洞中分离它、这些对物体外围界限的知觉,注意其是否开放、封闭或分离,属于拓扑几何的性质。</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第二阶段(4~6岁)</b></p><p><span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 第二阶段是过渡期,能辨认欧氏图形,即区分直线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和曲线图形(圆形、椭圆形)。儿童用眼和手跟随图形的边围,并辨识角。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第三阶段(7岁左右)</b></p><p><span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 第三阶段具有逆向思考能力,能辨识直线形成的封闭图形。辨识图形时,由某一固定参考点开始,较有计划和系统性。</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span style="color: rgb(67, 67, 67); font-size: 18px;">在小班时,幼儿还没法画出直线图形,但上了中班,这点要求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是困难了,到上大班的时候,他们已能认识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和各种几何体。</span></p> <p> 由于图形比起数来要具体、直观得多——图形是提供儿童连接数学与真实世界的一个最佳机会,五岁至六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图形构建,为他们进入小学学习数学打下了坚实基础。</p> 图形建构关键期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7, 67, 67);">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每个特定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甚为敏感,对有关事物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7, 67, 67);"> 她认为这种注意不是出于单纯的好奇,而是在一定的时期由于本能与特定的外部特征之间的密切联系而产生的一种兴趣,是从无意识深处产生出来的一种热情,又由于满足了需要而得到快乐,增强了自己的力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7, 67, 67);"> 蒙台梭利还试图对儿童的敏感期加以区分,提出</span><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0, 0, 0);">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的敏感期;4~5岁是数学概念的敏感期,5~6岁是数学逻辑的敏感期。</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7, 67, 67);"> 在图形方面通过正确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和梯形,且能逐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逐步做到图形守恒,不受图形的大小、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地辨认图形;能对相似的平面图形加以比较,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对平面图形的组合拼搭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以及一定的创造性。</span></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7, 67, 67);"> 幼儿园对儿童进行几何图形启蒙教育,是促进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的重要起点,而逻辑思维能力是人才素质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7, 67, 67);"> 儿童生活在具有各种形状的物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他们早就对物体的大小、形状感兴趣,在游戏中喜欢寻找各种形状的玩具。</span></p> 绘本推荐 <p> 这套绘本里面都是一页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夫妻,另一页是他们的孩子。每个孩子的颜色和形状都会和爸爸妈妈有关系。比如说,蓝色三角形的爸爸和黄色长方形的妈妈。会生下来各种不同程度的绿色三角形宝宝和长方形宝宝,还有正方形宝宝,这样慢慢的让孩子理解,正方形是长方形的一个特殊形状。</p> 游戏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形状拼图</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重点表述和比较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组合与分解;</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年龄4+/时间10分钟+</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8px;">1.</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提供形状积木片、图形轮廓卡(无颜色线索,有图形轮廓)。</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8px;">2.</b><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让幼儿从简单的拼图开始。当他们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后,再给他们提供更复杂的任务。</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23, 12, 0);">幼儿游戏时,需注意观察:</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1.他们是否能很容易地把图形积木块放进形状轮廓线索中,或者对孩子而言是有困难的。</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2.他们是否能直接判断要选择哪个图形积木块,还是他们用反复试错的方法找到了适合的积木块?</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3.他们能够旋转和翻转图形积木块使它们适合图形轮廓吗?</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4.随着孩子获得更多的经验,他们将能够直接判断需要哪个积木块,以及如何将它正确地放到轮廓中吗?</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形状配对</b></p><p><b></b></p> <p><br></p><p> 几何的学习,不管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都需要通过视觉、触摸感知初步认识图形,通过对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并且,还要为孩子提供多种多样的道具,让孩子多多动手操作,如七巧板、折纸、拼图、积木、剪纸、模仿、泥工、建筑游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