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风已是微凉,南官小学的录播教室里却是一番热闹的景象。接连两周,我校与结对教研的伙伴——路桥区蓬街镇第二小学陆续开展了以“聊聊计算那些事”、“有序思考的渗透”、“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为主题的三次“互联网+”网络教研活动。 11月25日,教研组们紧抓“计算”这一关键词,积极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怎样使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得到提升”。 第一节课,彭婉群老师携手一(6)班的学生共同带来课堂《9加几》。孩子们借用小棒经历了“9加几”这一进位加法的探究过程,初步理解“凑十法”,并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二节课,是由金伟老师带领五(2)班的学生们一起探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堂上,学生们经历“猜想—验证—比较—得出结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渗透转换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提升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之后,林小红校长与大家分享她《有关口算教学的那些事儿》。基于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林校长提出:现有小学数学教材中笔算的比例以及难度都有所下降,并对新课标中“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这一条给予极大的肯定。针对此,林校长还向教研组的老师们提出中肯的建议:1、数学教学要紧跟形势;2、数学练习要有的放矢;3、对于口算的评价莫衷一是。 11月30日,教研组们的研究角度转向于“排列组合”。 郑灵红老师与二(7)班的小朋友们一起,为我们呈现精彩的数学课堂《排列问题》。课堂上,郑老师以喜羊羊为背景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体会有序思考在生活中的应用。 精彩的课堂评析后,王玲珠老师基于这节课为大家带来小讲座《排列组合——有序思考的渗透》。王老师提出她的几点思考: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有序地看——有序观察、有序地做——有序操作、有序地说——有序表达”。这样既能让学生的有序思维得到发展,也让他们的数学学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2月4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妙招”——数形结合思想,教研组们以“数学广角”为落脚点,积极探讨“怎样让学生的画图能力得到发展”。 阮婷婷老师与三(2)班的学生一起,针对数学广角中《集合》这一课开展教学。阮老师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运动会挑选参赛成员”的故事背景,学生们通过“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的形式感受“韦恩图”的优点,并利用韦恩图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难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课后,在林小红校长的引领下,教研组的老师们分别从“学生举手与回答问题情况”、“课堂教学各环节所占时间”、“教师提问观察”、“教学活动时间占有情况”四个维度开展交流评析。 紧接着,陈佳老师结合各型各色的丰富案例,与教研组的老师们交流《学生画图能力培养策略研讨》。提出教师应当从第一学段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画图能力,可以通过“激发画图意识、内化画图策略、形成画图技能、发展直观和抽象互相转化的数学思维”这四种循序渐进的策略来进行。 在这两周“高强度”的教研中,不少老师都表示收获到了满满的干货,无论是技能还是思维都得到极大的锻炼。教研本就是一个“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数学研修的那些日子,我们一直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