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歌游戏进行中

小毛驴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邹平市长山镇中心幼儿园 孙娟</p> <p>  活动背景:孩子们最喜欢的户外游戏开始了,音乐响起大家一哄而散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王雯琳等几个小女生则结伴而行来到一个玩具橱前,瞬间,各式各样的玩具展现在眼前!这时,王雯琳拿起地上的一块纸板摆弄着玩起来,起初大家都没在意,但是雯琳却拿在手里当成宝物。</p> 镜头一  我的宝物 <p>  实录一:“朱君雪,你看这像不像我家的笔记本电脑?”她的一句话把大家都吸引过来了!于是雯琳装作在键盘上打字的样子在纸板上摁了几下就把“显示屏”给关上了!于是大家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讨论起来。甘紫玉说:“我们可以用这个电脑给妈妈发信息啊!”王泓颖说:“我去KYV唱歌的时候就是用电脑点歌的” </p><p> 解析:遵循《指南》精神,结合幼儿实际情况,提出了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获得社会性交往的能力。能充分体现儿童意愿,激发儿童的自主性、参与性,最大限度体现儿童自主精神的游戏活动。通过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p> 镜头二  规则游戏才好玩 <p>  实录二:“咱们来玩点歌唱歌的游戏吧!”不知谁说了一句。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点歌游戏开始。孩子们先是打开“电脑”在“键盘上”摁几下然后开始唱起来!但是,孩子们的兴趣似乎都在“操作电脑”的动作上而唱歌的过程被省略了,大家都来抢着操作电脑,场面一度失控!君雪发现了问题:“你们这样不行,点了歌之后我们得唱完了才能再点,要不然太乱了”。紫玉说道:“我们可以轮流点歌啊!”于是,在大家七嘴八舌讨论中孩子们商量出了自己的游戏规则:1.轮流点歌,轮到谁点歌了才能过去操作 “电脑”。2.点了歌之后得唱完了才能进行下一次点歌。</p><p> 解析:《刚要》指出:孩子是游戏的主体。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游戏时人数或多或少,游戏规则不成立导致游戏混乱以及大家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不一致等。</p> 镜头三  我有好办法 <p>  实录三:点歌游戏正进行得火热时,一旁的紫玉又想出了更亮的点子:咱们唱歌的时候要是拿着话筒就更好了!“可是我们没有话筒怎么办?”一旁的钧烁疑惑的说。“我们可以想办法做一个啊!”人小鬼大的泓颖办法就是多。话音刚落大家纷纷出动找材料,不知谁从玩具橱旁边发现了一个“圆盘底座”大家围着“圆盘底座”左看看又看看,王雯琳似乎想出了什么起身快速跑开了……几分钟后她从其她玩具橱里找来一根泡沫软棍,她把泡沫软棍插在圆盘底座上,于是一个立式话筒就展现在大家面前!孩子们拿着话筒高兴的唱起来,大家还玩起了传话筒唱歌的游戏!</p> 指导策略及反思 <p>  指导策略:从点歌游戏可以看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孩子的角色游戏的主题扩展及情节得到了发展。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思维也由直觉行动性转向具体形象的思维。游戏中,孩子会形象的把一块折叠的纸板看做笔记本电脑,还知道用电脑可以点歌,并且在游戏过程中还有了期初的规则意识,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使活动的方式具有灵活性 。</p><p> 反思:在本次游戏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在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中,老师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角色,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敏锐地观察每一个孩子在游戏中的每一点变化,了解他们的每一项兴趣与需要,通过观察了解孩子,通过环境材料的创设和适当的介入支持孩子的游戏。</p>

游戏

点歌

孩子

大家

幼儿

玩具

话筒

唱歌

王雯琳

操作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