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 技能固化 ——记2020年漳州市初中数学陈鹏飞名师工作室“送培送教下乡”活动(诏安)

苦&乐

为进一步提升漳州市初中数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初中数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2020年12月4日,漳州市初中数学陈鹏飞名师工作室“送培送教下乡”走进诏安,来到诏安县第一实验中学。全县七年级数学教师及沈晓生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br> 此次“送培送教”由漳州市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陈鹏飞老师牵头,工作室成员们精心组织。活动有同课异构《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评课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关键教学点教学设计策略》专题讲座等。 活动首先由诏安县第一实验中学谢俊晖老师带来一节《求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例,因为是本校授课,谢老师与上课学生彼此熟悉,谢老师先通过“复习导入,探索新知”环节,对移项法则进行归纳与概括,等式的性质是本节课的理论依据,结合实例让学生经历将算术问题“代数化”的过程。<div>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谢老师用问题串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对比方程的变形,总结出移项的定义。通过“尝试应用,例题示范”环节,让学生较好的落实法则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在“课堂小结”中提出“为什么要移项?怎么移?为什么能这样移?移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为什么学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还要学习移项?”等五个疑问,让学生进行反思、总结。</div> 漳州名师工作室学员、漳州五中吴越老师带来另一节同课异构,由于是借班授课,吴老师采用了“起点低,步步提升”的策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作为上课的起点,在上课过程中贯穿“移谁?怎么移?移的过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的求解过程,将知识一层一层讲清楚,并让学生进行归纳得到概念和定义,为强化学生的记忆,特别在黑板上板书出两个范例,让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明白,为后续教学提供了帮助。吴老师在每道例题讲解完后提供了两道练习加以巩固,巧妙的问题设计、精彩的互动交流使整节课达到完美的效果。 评课环节由诏安县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副主任、福建省学科带头人沈晓生老师主持,由漳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漳州八中郑秋月老师作主要点评。 郑老师结合此次活动的主题“深度学习”的讲座内容,对比两位老师上课的情况,就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价五个特征进行评析。对两位老师分别选用的“问题串”、“追问”的问题处理方式给予高度肯定,对两位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爱生”情感价值予以赞许。对比深度学习的特征评析:<div> 特征一,吴老师上课过程中对方程求解的观察变化中,对“项”有关问题的细节处理值得深思;</div><div> 特征二,谢老师的“过桥”与吴老师的“画线”知识建构;</div><div> 特征三,谢老师“一题配一题”与吴老师“一题带两题”设计方式;</div><div> 特征四,吴老师的“同解方程”知识提升;</div><div> 特征五,谢老师的“家国情怀”与吴老师的“学生自主思考方法”。</div><div> 在郑老师的点拨下,参会的老师顿悟到两节课的教学设计的精髓,感受到课堂教学所能达到的效果,体会到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策略。</div> 本次“送培送教”活动得到诏安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同时也得到诏安县第一实验中学的大力支持,许晓光校长全程参与评课活动,在感谢名师工作室的大力支持以及各校领导老师的积极参与下,提出学校“请进来,走出去”的初衷,期待老师们在这次活动中多学习、多实践、多拓展、多提升,提升诏安的教育,创造更多的辉煌。 经过短暂的休息,下午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关键教学点教学设计策略》讲座也如期举行。<br> 郑秋月老师就“深度学习的背景”“什么是深度学习”、“怎样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价值”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结合“五个特征”对两节异构课进行二次点评;“怎样实现深度学习”做了举例说明,最后结合两节获奖的公开课《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锐角三角函数》和一节初中数学基地校活动中的示范课《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为实例,以自身的经历和见解,对比课堂教学细节的处理进行细致的说明与解析,使老师们体会到深度学习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设计策略如何实施等,引发共鸣,收获满满。 本次“送培送教”活动圆满结束了,通过这次活动,工作室和地方学校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全体教师深度交流、深度学习,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分享和教学思想的碰撞,也让老师们专业得到成长,业务水平得到提高。<br> 初冬,虽然没有春天迷人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壮观的闪电雷鸣,没有秋天诱人的丰硕果实,但它也有献给大自然的含蓄的美。“送培送教”活动带来的只是一个开端,它将引发深藏的能量,在春天发芽,夏天成长,秋天收获。

老师

深度

学习

移项

工作室

学生

初中

诏安县

活动

送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