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八一 (下)

新媛

<p>  我们会像往年一样,在位于三经路、三纬路交叉口的母校旧址走一走,看一看;在已经改头换面的校园里,找一找回家的感觉,寻一寻我们生命中的那份纯真。</p><p> 我们还要在南昌参观八一广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南昌军事雕塑广场,并拍照留影,会同我们每一位同学儿时的照片,编印一本紀念相册 《永远的八一》。这本相册是一份历史的珍藏,是我们生命的记忆。深信这本相册与八一精神同在,并传至永远,永远。</p> <p>  大清早,大家就收拾好行装,准备参加今天的活动了。今天上午参观八一广场,军事雕塑广场;下午回访母校。</p><p> 发扬革命传统,这次聚会的原则就是,一切从简,自力更生。</p> <p>  等等我俩!</p><p> 活动筹备组的成员,总有许多琐事要处理。</p> <p>  九点钟,大家准时坐上公交汽车,奔赴南昌八一广场。</p> <p>  老南昌遇到新问题,原以为从邮电大楼下车,就可以直达八一广场,不行,必须过天桥。</p><p> 必经之路。</p> <p>  这下可苦了这些七十多岁的八一发小,乍办?爬呗!比起父辈二万五千里长征,这点苦算什么。</p> <p>  三边,加油!</p> <p>  总算上来了!</p> <p>  看!八一起义纪念塔!</p> <p>  天公作美,风和日丽。</p><p>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塔在兰天白云的襯托下,分外壮观!</p> <p>  我们的摄影师张秉言早早就在八一广场等我们了。</p><p> 还真要感谢秉言,全程陪同,全程摄影,帮我们留下这美好的瞬间。辛苦了!秉言。</p> <p>  南昌变化真大,我都认不出来了!</p> <p>  我们在武汉中南一小也是同学。</p> <p>  我俩小学毕业保送南昌二中。虽然不在一个班,但经常不上自习课,偷着到百花洲电影院看电影,几乎当时放映的苏联电影,都让我俩看遍了。</p><p> 我们的口头语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p> <p>  咱俩应该是同学时间最长的吧!小学、高中、大学都是同学。</p> <p>  瞧这哥俩,黑白分明。</p> <p>  我也来凑个热闹!</p> <p>  刘大哥发话了,咱们在八一起义纪念塔下合个影吧!</p> <p>  雄伟的井岗山,八一红旗飘。</p><p> 开天劈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p><p> 从无到有靠谁人?</p><p> 伟大的共产党,</p><p> 伟大的毛泽东。</p> <p>  要是刘明志在,咱俩就可以给大家表演京戏《三岔口》了。</p><p> 直到现在,当年由鲁延、韓伟、明志在江西军区大礼堂合演的《三岔口》,还历历在目。</p> <p>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p><p> 猜猜谁是当过兵的人?</p> <p>  光阴如梭,弹指一挥间。离开八一小学的时候我才十岁。</p> <p>  我俩同年入伍,同年入党,同年提干。</p> <p>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親,</p><p> 您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p><p> 来,咱们在毛泽东思想万岁馆前合个影,永远做毛主席的好学生。</p> <p>  告别八一广场,我们一行人,乘地铁前往位于㶥江之滨的军事雕塑广场。</p> <p>  这高科技的东西还挺难整。咋出不来票呢?难道是程序不对。来,我瞧瞧。</p> <p>  哈哈!再不学习就要被时代淘汰了。</p> <p>  好人哪!打个电话问问那口子,一个人在家有事吗?要记住吃药。</p> <p>  红星闪闪,放光彩;</p><p> 红星灿灿,暖胸怀,</p><p> 跟着毛主席,跟着党,</p><p> 革命传统传万代。</p> <p>  走进南昌军事雕塑广场,座座雕塑,让我们重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败日本狗强盗,消灭蒋匪军,解放全中国的光辉历程。</p> <p>  </p> <p>  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雕塑前留个影。</p> <p>  站住,不许动!缴枪不殺,优待俘虏。</p> <p>  向前,向前,向前!</p><p> 我们的隊伍向太阳。</p><p> 当过兵的人,都会正步走。</p> <p>  来!我们集体来个正步走。</p><p> 不规范,重新来过。</p> <p>  齐步走!这次还差不多。</p> <p>  军旗飘,军号响;子弟兵,上战场。</p><p> 在军事雕塑下,我们,为共产主义奉献一生的接班人合影留念。</p> <p>  红星照我去战斗。</p> <p>  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掛两边。</p> <p>  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高唱 : 团结就是力量。</p> <p>  下午,我们来到八一学校,我们曾经学习生活过的母校旧址参访。1983年,我们曾到过八一小学聚会,那时还可以看到我们记忆中母校的面貌。时过境迁,只能留下美好的记忆了。</p> <p>  先在母校大门口打个卡吧。</p> <p>  在我们的记忆中,一进大门,一条东西向的水泥路,把学校分为南北二区。南边是大橾场,课后我们经常在那踢球。北边是学习生活区,分幼儿园和小学部。</p> <p>  学校的东边有个湖,湖边有防空洞和葡萄架,沿着葡萄架下的小路走,就到了校医室和隔离室,有点头痛脑热的都在学校治疗。</p><p> 小学时,男同学经常在防空洞玩打仗的游戏。83年我们聚会,还在防空洞上照了相。</p><p> </p> <p>  来吧!江西军区八一小学第一届毕业生,在改头换面的母校旧址合影留念。</p><p> 在这里,我们朝夕相处,親如兄弟;在这里,我们学习知识,茁壮成长,这里留下许多师长的慈爱的面孔,留下许多童贞、童趣。</p> <p>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二天半的发小聚会就要结束了。还好,我们还有个群,八一发小群。群系发小,常来常往。</p> <p>  </p> <p>  再见,英雄城南昌;再见,教育我成长的母校;再见,我的兄弟姐妹。八一即我,我即八一,相约来年福州见。</p><p> 再见!保重!</p> <p>  《永远的八一》落幕了。</p><p> 这篇文章前言作者是这些活动筹备组组长邓鲁延,摄影张秉言。</p><p> 本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我们的发小刘明志归队。进入发小群,他第一句话就是,我找得好苦噢!希望通过美篇平台,寻找发小 :陈友西、涂柳果、陈江北、孟小芬、王焕先。我们期盼你们归队。</p><p> 感谢关注我们的所有人,谢谢收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