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通过五个故事单元,讲述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我们地理社团也组织观看了这部电影,我们观影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u>的</u>感情,二是观看电影,学习地理知识。</p> <p>01.《北京好人》</p><p> 故事梗概:影片中,张北京送外卖的二舅由于患上甲状腺瘤上门借钱,但由于自己也想买车没舍得借,但又不忍心不相助。于是突然想到让他二舅拿他的医保卡去看病。虽过了警察关,医生关,但最终还是被识破。同时在影片的最后发现他二舅妈已经帮他二舅办了农村合作医疗,也可以进行报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家电影看<u>的</u>异常热闹,但地理老师看到的<u>是</u>屏幕隐藏的地理知识点———乡<u>音</u>。 乡音作为地域文化的要素和重要载体,凝聚着祖祖辈辈的智慧、情感和历史记忆,是社会纽带、认同标记和人心灵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成就令人振奋。但也应该看到,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征用、村庄拆并和青壮年进城务工,使得农村风貌和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基础建设焕然一新的同时,却带来了一些历史记忆的淡化、乡土特色的消失和民间文化的衰微,致使乡情缺少载体,乡愁依稀难寻,乡魂无处安放。</p><p class="ql-block"> 社会的发展正对乡音的生存产生明显的影响。其一,由于乡音在交际上存在局限性,其使用空间在缩小;其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差距的拉大,致使乡音与土气、落后、贫穷相联系,因而常遭嫌弃;其三,城镇化的推进,使得使用乡音的人口在减少,乡音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机会也在减少;其四,过去对乡音生存状况普遍关注不够。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乡音在衰微。这种状况若不加改善,势必带来一些乡音的消失。而任何乡音的消失,都将导致一方文化的失色和乡魂的失散,并由此引发新的社会问题。</p><p class="ql-block"> 现代化发展,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高楼大厦,而且需要精神乐园,因为“诗意地安居”,不只是荷尔德林的吟唱和海德格尔的哲学思考,而是人的共同向往。因此,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家园建设。不仅让农民人进城,更要让他们心安家。</p> <p><br></p><p>02.《天上掉下个UFO》</p><p> 该剧情较为简单,主要是围绕黔南的阿福村出现UFO时间,引爆了全球媒体。村长和当地商人顺势建立起了外星人旅游事业。《走进科学》剧组导演及助手两人来村里破解科学谜团。故事围绕隐瞒与揭示真相展开。</p> <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背后地理老师看到的知识点<u>是</u>:天眼,特色旅游,无人机快递。</p><p class="ql-block"> 天眼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p><p class="ql-block"> 天眼之父:南仁东,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p><p class="ql-block"> 选址“大窝凼”有三方面原因:</p><p class="ql-block">一是地貌最接近FAST的造型,工程开挖量最小;</p><p class="ql-block">二是这里的喀斯特地质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不会在表面淤积而损坏和腐蚀望远镜</p><p class="ql-block">三是射电望远镜需要一处“静土”,“大窝凼”附近5千米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无线电环境理想。</p><p class="ql-block"> “中国天眼”带来的天文热,让“天眼”所在的克度镇渐渐发生了变化。过去这里是平塘县一个偏远贫困的乡镇,如今建起了天文体验馆、球幕飞行影院、天文时光塔等,一个以天文科普研学为特色的“天文小镇”渐渐成形。</p><p class="ql-block"> “天文小镇”还带动当地餐饮、酒店、休闲娱乐等迅速发展,现在这里餐馆达到288家、酒店137家、休闲娱乐设施11家,去年吸引来65万多人次,带动当地1200人就业。全镇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8370元提高到2018年的11140元。</p><p class="ql-block"> 无人<u>机</u>快递,影片中制造的UFO用意的原型就是无人机快递(物流)。<u>无</u>人机快递,即通过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器运载包裹,自动送达目的地,其优点主要在于解决偏远地区的配送问题,提高配送效率,同时减少人力成本。缺点主要在于恶劣天气下无人机会送货无力,在飞行过程中,无法避免人为破坏等。</p><p class="ql-block"> 自动化无人机快递系统利用无人机替代人工投送快递,旨在实现快递投送的自动化、无人化、信息化,提升快递的投递效率和服务质量,以便缓解快递需求与快递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p> <p><br></p><p>03《最后一课》</p><p> 该片段主要讲述了范老师在望溪村执教十年的故事,这段时间他克服了很多执教困难,也说服了很多村民,让他们的孩子学到了知识,改变了命运,同样用自己的知识改变了自己的乡村。只不过后来范老师因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记忆出现了紊乱,儿子为了帮助父亲找回记忆,带着他回到了1992年的乡村。</p> <p>该影视片段取景地为千岛湖的下姜村,片段隐含的地理知识点是旅游资源——下姜村</p><p> 下姜村,古时属遂安县七都,乡称凤林,里称“雅墅”。村庄自然风光优美,古有公岫含辉、流水环带、碧潭漾月、长桥回波、松涛绕韵、狮石盘踞、象荫永绵、翠竹迎风八景。凤林港水系将村庄一分为二,神似太极图案。那山的满目荟萃,那水的清澈晶莹,那田野的绿绿葱葱,那民居的错落有致,以及那人在大自然中的悠然自得,形成天人合一的美丽乡村画卷。村里为丰富旅游业态,发掘推广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经陆续推出打铁铺、篾竹工坊和狮城酒坊等。</p> <p>04.《回乡之路》</p><p> 故事发生在陕西的毛乌素沙漠,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已是绿树葱葱。“沙地苹果”经销商乔树林帮助家乡致富寻找买家,却遭到电商闫飞燕的嫌弃,两人因回母校参加校庆而被迫共同踏上回乡之路,一路波折不断、摩擦不停,最后误会解除。片段中种果树治沙的小企业家乔树林给我留下深刻映象。</p> <p> 历史上,这里也曾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自唐代起至明清,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毛乌素地区逐渐变成茫茫大漠,形成了榆林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接天连地的"黄色",黄沙一眼望不到头。大风来了,沙土飞扬,随口说句话,仿佛嘴里都能溜进一嘴沙子;艰难的耕种环境,逼得当地村民不得不离开家乡,另谋生路。</p><p> 毛乌素沙漠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和陕西省榆林市北部之间,几十年来,蒙陕两地不懈努力,逐渐将毛乌素在中国版图上变绿。据2020年4月陕西省林业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毛乌素的森林覆盖率已从最初的0.9%升高到了如今的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地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这不仅是属于陕西榆林的治沙神话,更是令更是令人骄傲的中国奇迹!</p><p>1、特殊位置: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年降水量250-450mm,有利植物生长,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p><p>2、生态环境问题:毛乌素沙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属于土地的沙漠化,同时伴随着着湿地的萎缩、草场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p><p>3、沙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p><p>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p><p>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p><p>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p><p>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导致沙漠化进程本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的西北边缘,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沙漠化进程。</p><p>另:脆弱的生态环境——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而难以恢复,人为原因——加剧沙漠化的进程</p><p>4、沙漠化的危害:</p><p>①农业生产(流动沙丘淹没农田)</p><p>②村镇、交通、水库、灌渠(流动沙丘淹没)</p><p>③生态环境(沙尘暴频发)④植被和地表形态(引发饥荒) </p><p> 5、沙漠化防治措<u>施</u>:借鉴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法。</p><p> 生态环境治理专题,是地理等级考拓展教材——区域开发的重要考点。而毛乌素沙漠的治理只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方面。从电影的角度,创作团队已经很好地通过这一点来体现家乡的变化,但作为考生的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此,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点及常见考法。</p> <p>5.《神笔马亮》</p><p>《神笔马亮》中扶贫干部第一书记马亮带领全村人把村子建设成了新旅游景点,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成功让妻子对扶贫的工作改观。</p> <p> 该片段体现的地理知识点:乡村振兴</p><p> 精准确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p><p>——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p><p>——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p><p>——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p><p>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目标任务时间点,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是同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会议提出了七条“之路”:</p><p>——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p><p>——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p><p>——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p><p>——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p><p>——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p><p>——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p><p>——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p><p><br></p><p><br></p> <p class="ql-block"> 这次观影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电影中,一方面有利于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祖国、家乡的变化,培养同学们的自豪感,荣誉感,另一方面可以唤起同学们报效祖国,反哺家乡的意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u>兴</u>趣, 地理是一门很贴近生活的学科,也是一门使用性很强的学科,<u>生</u>活中的地理无处不<u>在</u>,处处留意皆地理。希望大家坚定爱<u>国</u>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为祖国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