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12月3日星期四上午,工作室的老师们来到了东城区一师附小,参加了“北京市名师发展工程(北京教育学院基地)小学数学研究课展示”活动,在此次活动上,工作室的任虹老师为大家带来一节展示课《平行四边形面积》。</p> <p> 在任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从选择“停车位”开始,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接着在动手操作的小组活动中试着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与全班的分享交流,孩子们用数方格、割补法不同的方法发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还发现了只要沿着高剪开,通过分解重新组合,就可以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p> <p> 课的最后,孩子们还通过活动的平行四边形,发现了邻边相乘不能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需要再结合邻边的夹角才能解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p> <p> 第二节公开课是由任虹老师课题组成员杨颖老师带来的《三角形的面积》,延续上一节课的情景和研究方法。孩子们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发现了三角形的面积</p> <p> 活动的第二部分,工作室的任虹老师对”单元教学”课题进行了简单介绍,分别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程序、阶段性研究发现或结论等六个方面进行了介绍。</p> <p> 王彦伟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王老师说,做课题要想好三件事:研究什么、依据什么、怎么做。单元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的智慧之旅,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感悟数学知识点的发生、发展和完善。</p> <p> 王长沛教授在点评中说道:一堂课就是一件艺术品,解读一节课也是一个艺术。我们应当在看课的过程中,享受经历的过程、图形变化的过程、推理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单元教学是基于过程的,过程中让学生品味图形。用各种手段去折腾这个图形,多角度的去感知几何图形的结构,这就是图感。</p> <p> 最后实践导师刘老师与理论导师白教授也分别对课堂进行了点评。单元教学指向深度学习,我们自古以来有“一以贯之”“纲举目张”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应当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