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好转和稳定,英雄之城武汉又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12月4日,2020年湖北省变态反应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会议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如期举行。</p> <p> 下午3点,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陶泽璋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辞,充分肯定湖北省各级医院变态反应质量控制工作成果,并热烈欢迎各位专家组成员齐聚武汉,为湖北省变态反应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出谋划策。</p> <p> 首先,湖北省变态反应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许昱教授对2020年质控中心工作进行了总结,分享了湖北省部分地区变应性鼻炎流行病调查分析成果,并提出了2021年的工作计划及重点。她指出,各组负责人应组织制定相应的诊疗规范和操作规范,积极组织规范化管理及培训,促进相关从业人员的操作规范化;各质控专家继续开展巡讲活动,推进各地市州变态反应疾病质控中心成立工作;完善湖北省变态反应疾病患者数据库及诊疗数据库,推进实施网络化管理。许昱教授提出,要以提高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为核心目的,逐步完善我省变态反应疾病质控体系。</p> <p> 随后,武汉市第一医院陈柳青主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高亚东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建军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李文静主任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邓玉琴主任先后发言,分别分享了2020版特异性皮炎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过敏性哮喘与COVID-19流行病学数据及病理学基础、标准化脱敏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在新冠疫情新形势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管理,以及过敏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的临床操作规范,多学科、多角度地进行了精彩详尽的学术及工作汇报。</p> <p> 在讨论环节中,各单位专家畅所欲言,就现阶段变态反应疾病质控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陶泽璋主任强调了巡讲的必要性,专家组应针对免疫诊疗对基层医疗部门进行指导检查;地市州应成立质控中心小组,专家组积极配合各地区质控中心的建立;努力推进变态反应疾病数据库的建立,为共用数据库、共享数据搭建基础平台。许昱教授指出,质控中心应做到同质化管理,宜昌、十堰、黄石、鄂州及天门等地变态反应疾病诊疗工作目前取得了良好成果,应充分利用其优势,成立变态反应质控中心。武汉市中心医院赵苏主任发言,在新冠疫情下,需积极制定相应制度应对变态反应疾病质控工作新挑战;应先确定各医疗单位基本情况,按照最高标准建立质控中心;建立生物样本库应重视生物安全问题,如储存患者血清等标本时排除新冠感染病例等。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周小勤主任发言时提出,人员培训及其资质认证需要统一标准,如进修人员发放证书以及更新证书流程等;其次,各单位成立变态反应科过程中,人员及设备的配备等问题应综合衡量。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何本超主任、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赵艾君主任及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杨明明主任、赵艳主任传达了基层医院在质控工作中的困难,如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数据库建立较为困难,科室重视程度不高,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统一APP对进行症状评估以便于各单位间的数据共享等。他们也深切赞同开展巡讲的重要性,并欢迎各专家对基层单位过敏免疫治疗工作进行指导。</p> <p> 至此,2020年湖北省变态反应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会议进入尾声,各位专家群策群力,为我省变态反应质控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宝贵意见。在湖北省变态反应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陶泽璋教授、办公室主任许昱教授对在座各位参会同道的表示感谢后,会议圆满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