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黄周星祖居是和平谢洞 ~陈仰天

阿天哥

明朝崇祯岁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黄周星的祖籍地在广东省和平县附城乡(今阳明镇)谢洞村黄竹山自然村“思孔公祠” 翻开和平县历代“县志”和有关史料,自北宋天佑五年》(1027年)至清宣统三年(1910年)的九百年间,和平县有308人宦途入仕,其中宋朝2人,明朝127人,清朝179人,芸芸众生,唯谢洞黄周星,是和平为榜首,他是明崇祯庚辰科进士(1640年) 户部主事,官至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户部是中国古代朝庭六部之一,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最高长官为户部尚书,从一品,下级官员户部侍郎正二品,户部郎中正五品,户部员外郎从五品,户部主事正六品,故黄周星任官伊始为六品京官;由于才华横溢,办事利落,加官晋爵,步步高升,最后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与总督巡抚同一系衔。 《和平县志》和《黄氏族谱》有关黄周星的记载, 仅区区数言:黄周星,字九烟,附城谢洞人,祯庚辰魏德藻进士,殿试二甲第四十一名,钦点户部主事,官左佥都御史。 近期,和平黄氏思孔公祠重修,黄氏宗人带我亲临和平均坑海虎公祠堂去看厅堂中保存的祖牌, 这久历香火的牌位,上面赫然刻有:十二世祖明崇正庚辰科进士,户部主事,官至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周星。 修祠立牌的人为十九孙裔,应为清嘉庆年间所祀。距今约200年左右。如此说来,黄周星是和平黄姓宗人是不争的事实。但在网页中却有很多版本,让人难以定落。 据湖州《南浔镇志》所载:周星,字九烟,本姓黄。上元籍,广东人。自幼抚於楚湘周氏。年二十三举京闱,读书金陵,遇本生父母。崇祯庚辰进士,授户部主事,具疏复姓。明年南都陷,遂弃家,更名黄人,号略似。流寓长兴,五迁至南浔之马家港,卖文自给。工篆隶,布衣素冠,寒暑不易。<br> 另有网页介绍:黄周星,明末清初戏曲作家(1611~1680),字九烟,又字景明,改字景虞,号圃庵、而庵,别署笑仓子、笑仓道人、汰沃主人、将就主人等,晚年变名黄人,字略似,别署半非道人,金陵(今江苏南京市)人。少育于湖南湘潭周氏。崇祯六年(1633)举人,十三年(1640)进士。十六年(1643)授户部主事。入清后不仕,往来吴越间,以授徒为生。工诗文,通音律,擅作戏曲。年七十,自撰《墓志铭》及《解脱吟》。<br> 浙江师范学院报第12卷“从《人天乐传奇》看黄周星的人格理想”所载:黄周星是明清之际为数不多值得尊崇的人物,身遭国变,颠沛流离,但创作之志不衰,他晚年创作的轩辕载的生活经历,讽刺了社会黑暗,世态炎凉,反映了作者自由平等的爱情理想,劝善醒迷的救世思想。 如此这般,真让我深陷沼泽不拔,只好到“思孔公祠”与耆者探问倪端。会长黄日林捧来《和平黄氏族谱》,我们字里行间入手。<br> 和平黄姓峭山公第20子黄井房派。是宋大学士、刑部大夫,曾任潮州太守,其十三世孙裔黄景升,黄景升生儿子黄海龙、黄海虎、黄海豹,其中黄海龙、黄海虎两脉在和平立基。<br>黄海虎,名僚,又名黄才五郎,生于北宋宣和年间(1118年),是为翰林院侍郎、左谏议大夫。后社会动荡,粤赣两省边陲偏安一偶。黄海虎为均坑房派开基祖, 后黄海虎第五世孙黄思孔立基谢洞,第六世玹坛公生黄勋、黄绩、黄效,第七世黄勋生子隆,笫八世子隆生黄锐、黄镗、黄锋,第九世黄锐生尚质、尚宾、尚贤,第十世尚宾生一鹏,第十一世一鹏生星周,(备注为迁江宁上元县,唐宋时期江宁县与上元县同城而治,即今南京市)。由此清晰的脉络,黄周星当属谢洞黄思孔公之后裔。 思孔公祠理事黄小雄、黄日林、黄祥飞,宗亲黄石树、黄南秋、黄志凯、黄国琦等宗贤,竭力提供家乘、墓志、石刻、文本、传说等佐证资料,我讨教黄氏老成、翻阅网文、细心梳理,终于构成《黄周星传略》腹稿。 和平县早前隶属龙川县,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南粤属地,明正德十三年,王阳明剿灭赣南农民起义军,为长治久安,奏设和平县治。和平县附城乡谢洞,地处偏僻,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村民素质差,以致常有族人因蝇头小利而纠心斗角,王阳明特别看重敦风化俗在为政中的作用,“看得表扬忠孝,树之风声,以兴起俗,此最为政之先务”,他试图以风俗来教化的德治目的,将各种礼仪规范深入人心,他大兴社学,用意在转移世风、化民成俗。这一切对和平新立之县的事业发展,起到了催化和助燃的作用。 思孔公谢洞立基后,繁衍迅猛发展,多有后裔外迁成族,林寨兴井三栋屋、中洞径口、山前六兜树,礼士下畬、合路口、岩背,东水马蹄山、径里、门扇坑,热水下营,龙川鹤市连坑、丰稔十二排、佗城牛角塘,江西龙南,四川邻水,江苏南京、江宁、上元,福建江右等地。 明嘉靖年间,谢洞思孔公第九世黄锐生倾力鼓励儿子黄尚质、黄尚宾、黄尚贤读书成村,黄尚质考取举人,在顺天府国子任监博士,黄尚贤不负众望,考取贡生、官任应天府通判。黄尚宾在家经商。<br> 自此尚质、尚贤在南京生活。黄尚宾生下儿子黄一鹏,黄一鹏成年后,南京伯父尚质那里做生意,娶涂氏为妾,明万历40年,生下黄星。<br> 后来,金陵发生瘟疫,黄一鹏因身体虚弱,感染病疫一病不起,驾鹤仙逝。家庭遭此变故,涂氏带着儿子黄星无以谋生,带黄星回湖南湘潭姑妈家中生活,其时姑夫周逢泰尚无子息,于是将黄星过继周逢泰名下,改名为周星。 周逢泰视周星如己岀,倾力供周星读书。他常教习周星勤愤读书,周星少而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年少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治国理政之德才,富洁已爱民之仁心,且熟通四书五经,让周星在金陵读书。<br> 周星生性仗义,善结交文友,因常听家父说起广东老家的风土人情,骨子里对粤省有一种情怀,在金陵每当有广东学子,他总会去亲近。崇祯元年彭寨敦厚围曾观大和曾守道上京赶考时,周星曾与他们有所接触。崇祯六年癸酉科(1633),周星登在顺天府乡试中举。 旧时朝庭有规矩,凡考取功名之人,必须勘查其家中风水宝地,据说朝庭曾敕令广东省惠州府派员到谢洞勘查, 勘查之人来到谢洞黄竹山黄氏宗祠,但见此地青峰耸翠,左青龙,右白虎,祠堂正是蟹口,前有水塘有深意,蟹形灵秀,既是养龙荫蟹,又是聚水旺财,这里四屏包揽,元宝显目,双狮献瑞。<div> 官员们将所见胜景上奏朝庭后,正式录为举人。后来,周星向皇上疏请复姓,认祖归宗,将名字改为黄周星。</div> 第二年,正好谢洞“思孔公祠”重修竣工,黄周星按捺不住寻根认祖之情,偕母从金陵辗转回乡拜祖, 他在谢洞古驿道上的石碑,题书”莫道路遥千万里,桑梓情缘一线牵”之句。宗亲镌刻其上,历经380多年,仍稀依可辨。后来,黄氏均坑黄氏始祖大宗祠,将黄周星的芳名列于祖牌之上,世代享受香火礼拜。<br><br> 黄周星当年省亲时,途经上陵“羊角石”,经过大坝汤湖坝,见这里汤泉奇特,行走古驿道,见驿道蜿蜒,驿站雄伟,始知和平家乡山水奇秀。<br> 黄周星在谢洞小住,曾往县城拜访县长高仕第,与他促膝商谈家乡教育发展,他还与马蹄山何应麟、城内黄参元、黄成元、鹅塘袁大器等生员联谊联情;此后,凡在京都有粤籍人士,他必趋而联情,提供方便,如广获乡亲们赞誉。 崇祯十三年(1640年)中庚辰科,黄周星考取进士,崇祯十六年(1643年)授户部主事,在户部机关就职,掌管户口、财政工作,很快渐露锋芒;过了不久,因父丧归湘潭守丧,期满除服复归上元。其时朝庭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重用一批宦官。在这用人之际,皇上下旨欶命黄周星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官至二品。<br> 其时明朝风雨飘摇,黄周星审时度世,大胆地向皇帝进言:要避开李自成的起义军,迁都南京,设置沿江防线,当保大明江山,可惜黄周星谰言未能让朝庭受纳。<br>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克京城,崇祯帝在煤山自尽,大明气数己尽,明朝遗老各自逃生,有投降归顺的,有以身殉国的,有逃之夭夭的,有隐姓埋名的,黄周星空怀报国之志,写下《复姓疏》,他坚持民族气节,宁可在社会荡游,也不愿为清庭服务。<br> 他先后在浙江省湖州长兴县城和南浔古镇马家港、布衣素冠,他工诗文,通音律,喜书法绘画,善撰谜,擅作戏曲,以授徒为生。<br> 在那一时期,他十分心情忧郁,不断更换名字,先后以字九烟,又字景明,改字景虞,号圃庵、而庵,别署笑仓子、笑仓道人、汰沃主人、将就主人等,晚年变名黄人,字略似,别署半非道人。<br> 他有时静下身心,写下了《廋词》、《夏为堂集》、《制曲枝语》、《西游证道书》、《僦居》、《人天乐》,杂剧《惜花报》、《试官述怀》等传世之作。他曾作诗感叹人生:“高山流水诗千轴,明月清风酒一船;借问阿谁堪作伴,美人才子与神仙”。 <br> 他的《僦居》,在世间广传:天空海阔竟何如,此日英雄且僦居;击筑市中谁进酒,赁春庑下自钞书;一春风雨牛衣老,十载江湖马肆虚;输却云门行脚汉,竹烟松月总精庐。<br> 康熙十九年(1680)有人以博学鸿儒荐,避不赴责难他,黄周星心中十分痛苦,他无奈哀叹:“吾苟活三十七年矣,老寡妇其堪再嫁乎?”觉得明朝灭亡了37年,我这样苟且活着,与老寡妇再嫁他人无异。<br> 正是由于自责,心力交瘁,1680年六月二十三日,溘然逝世,时年七十岁。<div> 黄周星墓葬南浔镇马家港长生桥畔,世人感于他的文名,于清咸丰年间重新立碑,供后人凭吊。墓碑镌刻诗句:“异乡飘泊孑然身,五日魂归故国民;饮罢蒲觞怀酒意,长生桥下吊灵均"。<br></div> 江夏代有英才岀,竹山长逸文教风。思孔公谢洞立基后,繁衍迅猛发展,多有后裔外迁成族,林寨兴井三栋屋、中洞径口、山前六兜树,礼士下畬、合路口、岩背,东水马蹄山、径里、门扇坑,热水下营,龙川鹤市连坑、丰稔十二排、佗城牛角塘,江西龙南,四川邻水,江苏南京、江宁、上元,福建江右等地。<div> 思孔家族后裔,勤力耕读,遵纪守法,和邻睦族,世孕俊英,作育人才,历世以来,有黄尚贤、黄尚质、黄周星、黄玹增、黄法孟、黄聪、黄廷拔、黄浦清、黄孟道、黄祖卿、黄小雄、黄石朗、黄亚斯、黄志明、黄小武、黄日振、黄兆、黄水周、黄日林(东水)、黄锦堂、黄运良、黄云兴、黄永锋、黄春荣、黄慢胜、黄育强、黄朝珍、黄春旭、黄志新、黄春锡、黄伟立、黄日军、黄彩能、黄林做、黄金传、黄东永、黄松根、黄东裕,龙川等地:黄如峰、黄仕平、黄雄伟、黄坤新、黄新传、黄辉明、黄大明、黄光平、黄吉昌、黄向忠、黄永平、黄鱼平、黄荣兴等佼佼之子为族争光。</div><div> 正是:怀海虎之德源流远,思孔孟之道世泽长。<br></div> 读史知兴替,寻宗有余香,黄周星驰聘金陵七十载,行脚遍及五湖四海,天道深远,望重天下,是江夏弟子钦仰的楷模,在此重光思孔公祠缅怀先哲之际,我们祈愿黄周星福播宗门,乘愿再来以其鸿图大略,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为家国、为宗族总是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为圆中国梦而奋斗!<br> 谢洞古盐道 谢洞华光庙 谢洞文昌阁 谢洞古驿站 谢洞村“中和”现代农业(河源)有限公司的阳明柚园与广东省科学院签订战略共建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