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匆匆芙蓉镇

黄建明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张家界武陵源景区玩了两天,按行程安排今天(10月24日)得往芙蓉镇去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早上走出宾馆发现,云层好像有点厚,天空上灰蒙蒙的,较前两天天气要差了一些,好在阳光仍不时的探头探脑似在告诉我们,别耽心下雨,起码今天不会。温度还行,不冷不热的,算是好天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感觉湖南湘西这边与江西赣南的气候相近,只是早晨与晚间比之略有些偏凉,秋天就应该是这样的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待大家到齐上了汽车,导游一声招呼:出发——拜拜了,张家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透过车窗向外眺望,路两旁的大山上植被丰茂,深绿浅绿里圈出了一围一围的深红浅红,山色染彩分外妖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看起来两天的武陵源游大家还是蛮开心的,这不一路上后排座位上的那位老兄一直翻看抖音,也就一路咯咯咯的将他的笑声洒满车厢还伴随他肢体夸张的前仰后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顺便说一下,这台随团大巴的司机师傅车技真的很棒,长沙到武陵源加上这一路的上山下山左弯右拐,走的四平八稳让人并不感觉行在湘西,得给个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然,路况好是前提,虽然车行山间,一点都没有感觉到颠簸与摇晃,于是,一路翻山越岭一路叽叽喳喳,手机音乐也是此起彼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秋风中有飘落的树叶划窗而过,路上倒没见着在武陵源景区时那样高峻奇耸的大山,只时不时的可看见半山腰处有叫不上名的鸟儿,因了汽车急驰而过的轰鸣惊起只一忽就又掠入山的深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行车时间看,芙蓉镇距张家界不算太远,两个来小时的路程,中午十二点刚过就抵达景区范围了(按说该早到的,出来后在张家界市区的一个超市折腾了挺长时间),镇边上《田源湘菜馆》用的午餐,湘西口味,还行。与武陵源景区时用餐一样,上桌的菜都带点薰腊肉的烟巴味,有人感觉别扭,本人倒感觉还可以,得仔细了品,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抵达的位置其实与芙蓉镇是隔了一条酉水河的,要去到芙蓉镇,得乘船前往(那种专供游客往返顺便可以欣赏水上风景的画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芙蓉镇也被称作“挂在瀑布上的古镇”,所以逛古镇还得同时探探究里,一方小镇怎么会给挂到水上去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现在人去到湘西旅游,似乎不逛一圈芙蓉镇都不算去过了湘西。同样,到了芙蓉镇没能与那条与小镇齐名的瀑布共享几张照片更是要留下遗憾的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一条高与宽都有好几十米的瀑布,轰轰烈烈的猛洞河在古镇门口跺一跺脚,立刻化身为叠叠荡荡且裹挟万千雄浑的百尺水帘,义无反顾的泻入酉水之中。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周边有许多吊脚楼依瀑布而建,远望过去,那一幢幢建筑都让瀑布给拱在了水帘的顶端,可不整个小镇都给挂了上去样的。在飞溅水花的映衬下,土家楼古朴端庄与瀑布相印成景,太漂亮了,活生生一幅清丽、立体还流动着的山水画——这地方平时应该会有不少画院的学生来写生吧,真要想这瀑布这亭台楼阁给画活了,不下点功夫可不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做这个美篇之前特地百度了一下芙蓉镇的前世今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今生其实简单,198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小镇拍了一部名为《芙蓉镇》的剧情片,谢晋执导,姜文与刘晓庆分别饰演男女主角,叙述了一段非常时期曲折艰辛又温馨挣扎的爱情故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今生又不简单,电影引发的强烈共鸣和老百姓对故事中演绎出来的真善美及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人性褒赞,直接就让王村成为了芙蓉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世就有点来头了,小镇原名王村,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公元910年,彭士愁建立土司王朝,定都溪州王村,修建“酉阳宫”,管辖湘、鄂、渝、黔20余州。公元1135年,土司王彭福石迁都老司城,“酉阳宫”成为历代土司王避暑休闲的行宫。土司王朝818年,算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比较长的少数民族王朝了,共有28代35位土司王继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所以别看小镇没多大点面积,这样显赫的历史背景真可应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需要说明的是,王村可不是一个字面释意上的村,而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镇,与凤凰、茶峒、洪江并称为湘西四大古镇,换个说法好理解些,王村曾经就是土司王朝的“帝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景区不大,游人不少,不过现在的热闹说实话与土司王真没有太多的关系,都奔米豆腐去的。因为刘晓庆在《芙蓉镇》电影里饰演的女主角胡玉音,是以卖米豆腐为生的,胡掌柜美丽大方,善良热情,生意兴隆,有"豆腐西施"的美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下了画舫(算是进入芙蓉镇景区了)导游就赶紧交待:请各位游玩时稍微抓紧点时间,因为行程安排的原因,芙蓉镇只能给大家两个小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得,只能打打卡,深度游是没希望了,拍照片都得抓紧时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也没什么不好的,反正会将欣喜留在照片里,足迹印在风景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先不管镇子大小了,随了人群走一般不会有大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每次出外游玩都感觉运气不会太差,比如每每在满天乌云风雨欲来的提心吊胆里,却总能到达景点时迎来阳光灿烂,还不止一次两次的吉星高照,真以为不用掐指都可以自称半仙了,可是今天,在芙蓉镇好像这小运气有点不是太灵了。按原先做过的攻略,是想先找几个不同的位置拍拍那条从古镇深处逶迤而下的瀑布,然后就步入一条小道,这小道是可以从瀑布下面穿行到对面去的,过程中享受那种近距离的隆隆声响,伸手可触瀑布倾泻扑面的壮观场景的,都还没到呢,景区管理方告知说,因为连日雨水导致水位上涨,为保障游客安全,已将瀑底小道关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好了,穿行没有指望,权当节约时间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土王桥是芙蓉镇有名的古建筑,恢宏壮观,一座典型的极具民族特式的廊桥。据说土王桥还象征着王者的威严,它威风凛凛的建筑外貌能起到辟邪的作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只是匆匆从桥上走过,桥下猛洞河蜿蜒曲折,水流潺潺,沿河岸一幢幢吊脚楼相连相依,那种别具风情的木门木窗,在飞檐翘角的韵味里抖开了淋漓尽致的土家风情,在一番接一番的浓郁中,终见了深烙下湘西印记的古色古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走到溪州土司广场边上摆手堂的时候,没见有什么演庆活动,也就看不着土家人源于宗教祭祀、尊敬祖先、热爱领袖、不忘祖先功绩而创造出来的摆手舞了。倒是见着有好几十号人排成几排端坐在广场前面的座位上,因为没有走上前去,不清楚是演练节目前的集中还是有什么企业或是单位在芙蓉镇搞团建活动,又或是与我们一样的旅游团队在听导游解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走走逛逛的,不知不觉间两个小时就过了一多半了,有些点走马观花,有些特色鲜明的点就多拍几张照片好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时间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它不留痕迹一去不回毫不留情让人无可奈何。但它又其实是一个特别执拗的东西,往往可以因为一句话,一本书,一个眼神,一次寻觅,一种味道或是一次偶遇,让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瞬间时空相连,位置重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比如彭士愁在建立土司王朝的时候,何等踌躇满志神采飞扬,征战杀伐后为保溪州和平,与南楚歃血为盟订立盟约,铸铜柱为记,史称:千年一柱天下太平,终定都溪州王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悠哉游哉的时候心里美着同时也想着,咱老彭创下如此丰功伟业,不但自己也让王村扬名立万成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看来彭土司多少有点低估了时间的执拗属性,有没有来者你说了真不一定算。这不,一千多年后,有一位叫作谢晋的导演看了一篇名为《芙蓉镇》的小说,导兴大发东寻西觅到了王村,或许正好也是行至空荡荡的土司广场上的时候来了灵感:就你了,王村——让秦书田和胡玉音在这里扫街这里相遇这里爱上彼此。于是,谢导演没有征战没有杀伐只是让刘晓庆用一碗米豆腐,以为不会再有来者的王村就又一次轰轰烈烈响誉天下。让彭土司有点尴尬的是,从此小村不姓王,名动四海《芙蓉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呵呵呵,这里得插上两句,有些文字当是看着可以解解乏就好了,像上面的比对就不能太较真的,怎么说彭土司开创的是一方政权,米豆腐只是繁荣了一处旅游景点,不在一个比较平台的,对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拍拍照片看看风景很自然的就走上了一条辅满青石板的巷子,好像是叫作石板街吧,说是有五里之长。许是习惯了南来北往游人的喧嚣闹腾吧,石板街似一位闭目养神的老者,不卑不亢安静还略显寂寞似在说,你匆匆你来去,我自抚我伤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其实,曾经有过“小南京”称谓的王村,这条石板街在当年是相当辉煌的,资料说在清朝鼎盛年间,石板街上仅是客栈就有一百多家,其他店铺更是多达几百,可以想像往来商贾之多,货物流通之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实话说,去到这样有故事的地方旅游是一件很惬意的享受,哪怕过程中你不可能解开更多的疑惑甚至新添一些似是而非,却宁愿在找寻里打住。因为,一处地方的历史总要携手许多流传千年的传说,在刀光剑影的地方志里人们往往愿意搜寻出心底里以为是的美好结局。愿意在秋天的桂花树下围上一圈,盛二碟糖果,掰几片甜柚,筛几斤竹筒酒,给你我斟上,聊聊街上的汉家客商、苗家猎户、土家小贩,聊聊沸腾过那么长时光的猪行牛市、香菇竹笋、蜂蛹鳝鱼、竹筒米酒。</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石板街走着会发现,隔不几步就会有一家卖米豆腐的店铺,基本上都是傍名号的。有刘晓庆米豆腐店、胡玉音米豆腐店、芙蓉镇米豆腐店,还有几家更是标着正宗刘晓庆米豆腐店。都赶着时间走呢,就没有进到店子里去看,不过这些店家宣传图片上的米豆腐模样都挺馋人的,加上湘西这边口味挺对赣州人的胃口,没能吃着真的有点遗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站在街的一头通过手机上的拍照镜头前望过去,老街地面上一块块历经沧桑的青石板在错落有致里仿佛化身为一篇又一篇的故事,南来北往的游人用脚步丈量情节用心在诵读每一个篇章。一些人读成了对古镇的痴迷,一些人读到了山水情歌里的风月无边,还有一些人一读再读,却始终未能读懂大湘西土苗文化中至今让外人神秘莫解的巫蛊、符咒和赶尸。</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赶尸”,说到湘西就绕不开这个关键词,那两天在武陵源景区游玩时,旅行社晚间还特别安排了一个内容,在《魅力湘西》剧场观看了一场反映湘西风情的文艺表演,其中有一个节目是相关赶尸的情景剧:客死异乡的族人,如若要回到故乡安葬,身藏秘术的赶尸人会在死者的脚板、手心、胸口、脑门等处点上朱砂贴上符咒,再给尸体披上蓑衣,戴上斗笠,驱赶者一声吆喝口中念念有词昼伏夜行,亡故他乡者终于魂归故里入土为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湘西土苗人的口中你会听到,“赶尸”绝非故弄玄虚而是巫文化的一个内容——我们同行的男女导游还正好一土家族一苗族,他们的巫文化到了什么程度就不太清楚了,你若问,他(她)会对着你笑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看起来石板街也在一天天发生变化,街两旁已经有不少落成不久的新楼了,当然,老房子还是多些,每幢老屋上的木板楼看着都会有些发黑泛黄,与小镇平实淳朴的山民一样,是一种安之若泰一种宠辱不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也难怪,毕竟斗转星移岁月悠悠,王村也罢《芙蓉镇》也好,有过太多不平凡过往的小镇其实懂得,秉持本色守住清平才可以仍然是沈从文先生称赞的“白河中山水木石最美丽清奇的码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沈先生笔下的王村,美到令人窒息:“夹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青翠,岩石黛黑。水深而清,鱼大如人。河岸两旁黛色庞大石头上,在晴朗冬天里,尚有野莺画眉鸟,从山谷中竹篁里飞出来,休息在石头上晒太阳,悠然自得啭唱悦耳的曲子,直到有船近身时,方从从容容一齐向林中飞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现在的《芙蓉镇》依然很美,依然以湘西特有的清奇孤峻吸引了八方来客。但又不得不说,日益商业化的装扮让小镇与沈先生描述的王村相比,少了悠然自得少了石黛水清少了从山谷中竹篁里飞出来的野莺画眉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小镇,回不去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深了想又觉得,正常的吧就像我们每次出去旅行,不也都往设施完备的景点跑,吃穿住行但凡稍有一点缺失就拼命吐槽。倒也能够理解,想叫王村坚持住,其实是想自己坚持住心底里已经不算太多的那点诗和远方,芙蓉镇,只是想她不要离王村远的太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踏上返程画舫的时候,扭头看了一眼候船长廊墙壁上硕大的广告画,不禁又乐了,就算小镇少了啭唱悦耳的鸟鸣不也有多出来的——那碗鲜嫩爽口让人馋涎欲滴的米豆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