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直向往富民古驿道,今儿终于成行。</p> <p> 从昆明出发,在百度地图上输入“富民明熙园度假山庄”,按导航指引,即可顺利到达。</p> <p> 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沿着明熙园盘山小道向上前行,大约10多分钟,便到了驿道“起点”。</p> <p> 驿道“入口”,有一颗上百年的清香树。究竟几百年,谁也说不清。</p> <p> 树根儿祼露在外,仿佛在诉说着几百年的沧海桑田。</p> <p> 树根儿下面,泉水叮咚,清澈见底。</p> <p> 滇川驿道三村段,2011年被富民县人民政府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p> <p> 此段驿道,系滇川古驿道中,富民县城至昆明城其中一段,形成于元代,延续至明清,是古代公文传输、官商往来的重要通道。</p> <p> 明朝,富民作为昆明的北大门,首设驿站,名曰利浪驿。其中,通往昆明的主要有三条:即三村道、山心道、清水关道。在这三条驿道中,又以三村道最为便捷。于是,这条古道便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p> <p>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军征讨云南,灭大理政权,派性情敦厚的63岁大臣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前往云南建立行省、安抚百姓。赛典赤从四川进入云南,走的就是这条驿道。</p> <p> 明朝荒唐的“议大礼”案后,经由此道,朝庭为云南送来了三才之首、状元杨慎。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歌词,就是出自杨慎的一首词,名曰《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p> <p> 公元1638年,农历11月9日,这里还迎来了一个匆匆过客——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对“滇川驿道三村段”有专门的记载。</p> <p> 清朝初期,为便于运输普洱贡茶和内销茶叶,朝庭将此道作为茶马古道(官马大道)主线之一,先将普洱贡茶运至昆明,经检验后,再由差员经此路押运至京。</p> <p> 赶马人、马匹、马铃以及堆得高高的货物,在过去的许多年代里,云南人就是靠着这条驿道,联系着山外的世界。</p> <p> 也许是因为这些原因,上世纪50年代的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便在此取景拍摄。</p> <p> 山间铃响马帮来,昔日滇北古驿道。</p> <p> 如今保留下来的这段驿道,全长仅1.5公里,平均宽度2.5米,路面由不规则块石铺就,石材皆为青石。</p> <p> 走在驿道上,当年马帮留下的深深的马蹄印儿,如今仍清晰可见。</p> <p> 青石上的字迹,不知是古人所书、还是今人所为。</p> <p> 这里的每一颗树、每一块石,都是历史的见证者。</p> <p> 走着走着,便到了路的“尽头”。前方是开发商建的楼盘,千年古道就此断裂。</p> <p> 回望历史,感慨万千。惟有用手机记录下当年马帮“繁荣的岁月”,让山间的清风,将那若隐若现的马蹄声、响铃声送到耳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