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简易呼吸器又称人工呼吸器或加压给氧气囊,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p> 目的 <p><br></p><p>1.增加或辅助病人的自主通气</p><p>2.改善病人的气体交换功能</p><p>3.纠正病人的低氧血症,缓解组织缺氧状态</p><p>4.为临床抢救争取时间</p> 适应症 <p>适应症</p><p>1.人工呼吸 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p><p>2.运送病员 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进出手术室等情况。</p><p>3.临时替代 遇到呼吸机故障、停电等特殊情况时,可临时应用简易呼吸器替代。</p><p><br></p> 禁忌症 <p><br></p><p>1.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p><p>2.急性心肌梗死</p><p>3.未经减压及引流的张力性气胸,纵隔气肿</p><p>4.大量胸腔积液</p><p>5.严重误吸引起的室息性呼吸衰竭</p><p>6.重度肺囊肿,肺大疱等</p> 组成部分 工作原理 <p>氧气进入球形气囊和贮氧袋,通过人工指压气囊打开前方活瓣将氧气压入与病人口鼻贴紧的面罩内或气管导管内,以达到人工通气的目的。</p> 操作过程 <p>➊ 通知医生</p><p>➋ 连接氧气,调节氧气流量,使储气袋充盈。</p><p>➌ 病人仰卧(床头摇平),去枕,头后仰,松解衣领,掀开被子,暴露胸廓,松开裤腰带。清除口腔与咽喉中异物及假牙(吸痰)。必要时置入口咽通气道。</p><p>➍ 抢救者应位于患者头部的后方,将头部向后仰,并托牢下颌使其朝上,使气道保持通畅(开通气道的方法:成人: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患者身体的长轴垂直;儿童(1-8岁):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身体长轴成60°角;婴儿(1岁以内):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身体长轴成30°角。</p> <p>➎ 面罩扣住口鼻,左手拇指和示指紧紧按住,其他的手指则紧按住下颌.(CE)</p><p>➏ 右手挤压球体,将气体送入肺中,规律性地挤压球体提供足够的吸气/呼气时间(成人10-15次/分,小孩14-20次/分)。</p><p>➐ 病人有自主呼吸,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与病人同步。</p><p>➑ 挤压呼吸囊时,压力适中,不可时快时慢,压力不可过大。若患者气道压力过高,可下旋压力阀,以增加送气压力。简易呼吸器呼吸囊容积/输出容积一般为1500/1350ml,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潮气量选择8-12ml/kg,吸呼比1:1.5-2。</p><p>➒ 抢救者应注意确认患者是否处于正常的换气。</p><p>➓ 操作结束安置病人,整理用物,洗手、记录,终末处理。</p> 注意事项 <p>➊ 根据病人选择合适的面罩,面罩固定时不可漏气,同时避免损伤病人皮肤粘膜。</p><p>➋ 通过挤压和释放呼吸囊中的气体来维持病人的呼吸,要确认病人胸部因此而起伏。</p><p>➌ 如果在呼吸过程中阻力太大,应当清除口腔和咽喉的分泌物或异物,并确认气道是否充分开放。密切注意病人自主呼吸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p> <p>➍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频率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以防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p><p>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吸呼比为1:2~3。</p><p>➎ 为保证呼吸过程中呼吸的氧浓度相对恒定,在抢救过程中,在未有氧气的情况下,请拔除储氧袋,因空气中含有氧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