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 共话成长——记临安区章毓刚名师工作室成员第一次外出研修

秋末zlt

<h5>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12月3-4日,临安区小学数学章毓刚名师工作室成员在章毓刚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金师附小观摩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的精彩课堂,并聆听了他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观名师课堂,悟教学真谛</font></h3> <h5> “好,好,小利同学你来说”一声声亲切的话语,俞特为我们带来了一节与众不同的《加法交换律》。俞特以三个教学环节三组连加的计算题,以非常规的教学手法,呈现了一场高级的运算教学。</h5><h5>环节一:复习旧知<br>学习材料:<br>15+12+7 9+72+36<br>该教学环节显性目标是复习,隐性目标是了解学情,清理学生杂乱的学习经验。<br>环节二:探究新知<br>学习材料:<br>42+19+18 27+76+13 26+47+74<br>课堂中大部分同学通过交换位置,改变运算顺序,凑整使计算简便,但学生间又产生了算法冲突:“不是说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吗?交换位置可以吗?”学生之间展开了一场有趣的“小辩论赛”。面对学生疑惑,俞特用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理性地去思考,最后大家得到结果:在连加运算中,两个数交换位置,它们的计算结果不变。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展开数学思考,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br>环节三:应用提升<br>学习材料:<br>17+19+23 43+57+62 24+35+76<br> 讨论:通过这组练习,你有什么结论要告诉我们?<br>最后一组题的设计,设置“陷阱”题让学生明白是否能简便,有两个观察点——是否连加(运算特征);能否凑整(数字特征)。<br> <br> 观摩了俞特《加法交换律》后,学员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分享。</h5> <h5></h5><h5> 回味俞特课堂,脑海中一直在思索:为什么他能用“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把课讲的这么有滋有味?我觉得俞特的课堂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h5><h5> 1.俞特上课时不管语言还是动作都很“萌”。这让我们所有听课的人都感到很亲切,幽默,自然。而这种感觉,同样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感到安全、开心。学生开心了,可以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所以备课时不要忘了做好情绪准备。</h5><h5> 2.教学设计的精心精细,巧妙处理学生的学习经历。比如第一环节学习材料的呈现,两题算式15+12+7, 9+72+36并不是凑整的连加算式。这样非常规的教学手法,让听课的我们有些摸不着头脑。原来俞特的设计意图在于表面上复习算法,实际上是了解学情,清理学生因超前学习产生的杂乱经验。</h5><h5> 3.不断逼问,让学生学会思考。在课堂中我们不断的听到俞特提问甚至逼问学生,比如:“你是怎么做的?”“你怎么会做错?”“你为什么做的这么快?”“你更喜欢谁的方法?说说你的理由”“两位同学的计算差别在哪儿?”“不是说要从左往右算嘛,你们怎么能交换位置呢?”正是这样一次次的逼问,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甚至到反馈讨论中引发冲突。学生在“冲突→质疑→认可”过程的经历中,产生思维碰撞,体会到“算律是对算法的一次修正、算律是对算法的一次叛逆”。</h5><h5> 4.课堂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抓住学生心理,面对反应快思考少急着表现的学生,俞特特别提醒“你先多思考,少说话”;想要找到“守法”的学生,请做的最慢的学生来分享。关注学生心理,在课堂一开始第一环节,就有多位学生想着法的简便计算,但简便总是出错,学生对简便是有不安和恐惧感的。但在课堂中俞特通过让学生深刻体验“简便运算是解决少算错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消除这种恐惧感。</h5><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名师讲座,引领成长</font></h3> <h5> 12月4日,在金师大附小阶梯教室俞特带来精彩的讲座《教师专业成长》,他结合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实例,浅入深出,指出了教师专业的重要性及在不同时期如何更好地成长。俞特分析了教师成长的四个阶段:读,读教材;讲,讲知识、讲重难点;教,教学生学会思考;育,改变人格、塑造心灵。第一阶段,老师刚进教师队伍,经验不足,会通过惩戒来规范学生,依据教材开展教学,学生比较害怕老师。第二阶段,老师的各方面能力已经得到提升,从读教材上升到知识传授,通过自己的威严管理学生,学生对老师是敬畏的。第三阶段,老师有能力吸引学生,启发引导,以学生为本,学生喜欢老师。第四阶段,老师以个人魅力改变学生人格,塑造心灵。学生崇拜老师。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四个阶段,我们可能无法逾越,但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的专业成长蜕变来的更快!同时俞特告诉我们年轻老师在职业道路上要保持善良、保持努力。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俞特的讲座高屋建瓴,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h5><h5> 听完俞特的讲座,学员们展开了讨论。</h5> <h5></h5><h5> 交流反思:<br> 1.教书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我们老师只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才能赢得尊敬。所以我们要努力具备合格的能力,需要不断的修炼成长。<br> 2.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教育是一件不计成本的付出,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对学生乐奉献,学生喜欢我们老师,家长也就自然理解老师。<br> 3.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应该要清楚自己处在哪个阶段,将向什么方向改变,保持努力。<br> 4.老师要勇于改变。改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做勇于创新的教师。</h5><div><div><br></div></div> <h5> 与名师面对面,本次活动,不仅让我们近距离地领略了大师的风采,同时也更坚定了教学之路当脚踏实地。</h5> <h5></h5><h5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文字:甄丽婷</span></h5><h5 style="text-align: left;">照片:商鑫红、伍陈琪</h5><h5 style="text-align: left;">资料整理:陈全珍、胡亚楠、胡佳琳</h5>

学生

俞特

老师

课堂

名师

教学

成长

思考

我们

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