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西藏(七) 布达拉宫360°

黄健

游览布达拉宫,身临其境不可或缺,走出宫殿远观则有另外一番趣味。在湖光山色中遥望布达拉宫,人工建筑和自然美景完美融合,似乎多了一些邈远,也多了一些崇敬和祭拜之情。 想要360度无死角地观赏、拍摄布达拉宫,三个地方是必去的——药王山观景台、布达拉宫广场和宗角禄康公园的人工湖湖畔。这些不同的角度,会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震撼。 布达拉宫远眺,右为药王山。 白塔西南角观景台眺望布达拉宫,人民币五十元背面图像位置。(布宫正南为宽阔的北京中路) 下午2点,我们从羊湖原路返回拉萨,三哥早已邀请表哥在布达拉宫后的龙王潭公园品尝酥油茶。当我到达林廓北路,也就是布达拉宫背后的宗角禄康公园北门。一看时间,还不到四点钟。 宗角禄康位于布达拉山后,湖泊旁边种植着古柳树,景色迷人。藏语"宗角"意思为"宫堡后面"(宫堡指布达拉宫),"禄康"意为"禄神(今译鲁神)殿"。鲁神是藏传佛教和苯教对居于地下及水中的一类神灵之统称。"鲁神"常被汉译为"龙神",进而被误传为汉人所称的龙王,所以汉语俗称宗角禄康中的湖为"龙王潭"。 措吉吉湖是宗角禄康公园内的主要湖泊,是一座人工湖。其水原来由地下渗出,水位稳定,除下雨天水位上涨之外,其余时间水深一般在1.5米左右。后来,该湖湖水改由人工放水。 此时,阳光正好,走在布达拉宫后的龙王潭公园,不远处的布达拉宫,在阳光映衬之下,璀璨夺目。昨天参观了布达拉宫,外面广场、山腰观景台、龙王潭公园、药王山都还没去。于是,便告假三哥,我独自一人开始了布宫360度的拍摄。 站在湖畔,布达拉宫的背影便毫无阻挡地收入视线内。人们在明信片或杂志中看到的许多布达拉宫在湖中的美丽倒影都拍摄于此,只是想要碰到这样的景象也需要把握好时间,光线太亮或太暗都不行。游船荡起阵阵涟漪,也无法拍摄到湖面布达拉宫倒影。 宗角禄康曾经名为"解放公园",有两座石碑便放在解放公园内。该公园名为"宗角禄康公园"。如今,宗角禄康已经改为一座开放式公园,是拉萨市民每天进行晨练和休闲的场所,也是距离布达拉宫最近的转经场所。 大片的人工湖泊将蓝天白云收入怀中,茂密的树木伫立在湖边,彩色游船安静地泊在码头。放眼望去,这里好像是每座城市都有的普通公园一角,让人在离家乡千里之外,在海拔几千米的拉萨,竟产生了熟悉的安心感。 和终日繁华喧闹的布达拉宫不同,宗角禄康公园是个水清林幽之地。 园内草丰水美,高大挺拔的树木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古树名木。苍老的树干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有种历经风雨的沧桑感。 悠悠岁月,几百年的参天大柳树,见证了龙王潭公园的前世今生。 公园里有大量的古柳树,这些柳树,把根扎在这少雨、干燥,气候恶劣的雪域高原,不仅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还要经受住雪域高原变化无常的温差的考验,更要经历一个个干燥、寒冷而漫长的冬季。 距湖不远处,有柳树林,数十棵拥有数百年树龄的粗壮的柳树或侧歪,或盘曲,姿态各不相同。据说,这种柳树学名为“康定柳”。 湖边树木茂盛得让人完全感觉不到印象中雪域高原的恶劣气候。宽阔的湖面、湖边的柳树、林荫小道、穿桥而过的游船,在蓝天铺陈的画布上绽放出美丽的画面。 “龙王潭”里的白塔。由白塔河转镜筒组成,可能与它无缘,两次进园,转了三圈都没能进去。 布达拉宫的朝圣者很多是从家乡磕长头一路走来的,他们认为这是实现信仰、祈福避灾最虔诚的祈祷方式,也是一生一次最神圣的使命。 布宫朝圣虽不像麦加朝圣那样狂热,但经久不息,已持续了几个世纪。 环绕布达拉宫的转经道被称为「孜廊」,藏民用右手顺时针转动经筒,并在嘴里喃喃地念着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咩吽,传递着他们与神之间的对话。 当到达布达拉宫,对于信仰,对于拉萨,会有更多感受。 藏民面向布宫朝拜,手持转经筒吟诵经文 布达拉宫西围墙外,长长的甬道旁数不尽的转经筒(有网友称共计1853个转经筒) 正西面看红山上的布达拉宫侧影,由此可见布达拉宫依山而建。 布达拉宫前的北京大道是拉萨城市的中轴线,白色佛塔正在北京大道中轴线上。 布达拉宫西南方向的白塔(3座白色佛塔,公元8世纪建造)及药王山(上有历史悠久的藏药研究基地),也是拉萨的地标。 玛布日山上,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与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也是西藏最为庞大与最为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堪称中华民族古建筑精华之作。 布达拉宫前为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当站在布达拉宫广场仰望自己眼前的那座雄奇的圣殿时,一种敬仰与自豪油然而生!<br>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分为红宫与白宫两部分,红宫与白宫交相辉映,主楼高117米,外观13层,内为9层。依山垒砌,群楼重叠,巍峨壮观… 每天黎明,太阳从拉萨东面石头山岗升起,光芒投向海拔3700多米的拉萨城时, 最先亮起来的是布达拉宫,这个天上宫殿的建造位置非同凡响。 也只有这片神圣的高原才能孕育出这样勤劳与智慧的民族,也才能为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这样的鸿篇巨制。而对于这样一片圣洁的疆土,万幸自己也已抵达。 镜头拉近布达拉宫,50元人民币上图案即从该处拍摄的。 药王山,藏语称:夹波山,意为:山角之山。位于布达拉宫西南侧。 山腰观景台是拍摄布达拉宫的最佳位置之一,相传药王山顶是文成公主思念家乡时向东方朝拜的地方。 药王山与布达拉宫所在红山原为一体,后北京路在此穿过,将两山分隔咫尺相对。 无论游客还是拍客,但凡到过拉萨没有人不在布达拉宫驻足,静心感受那份庄严和神圣。 在很多人的旅游的规划里,拉萨都是一生中不可不去的圣地。 布达拉宫广场偶遇朝圣。 布达拉宫的“红宫”——布宫正中最高处6层。 红宮内:有历代达赖喇嘛所建造的珍贵坛城,每一座坛城的造型精美绝伦,由巨量黄金及稀世珠宝制成;<br>   宫内还有历代达赖喇嘛的陵塔殿,供奉着各个达赖的陵塔,塔身由黄金打造(存放其真身),以无数珠宝缀饰,若以“价值连城”形容其造价,已显得逊色! 陵塔的高度反映其功绩大小,最高的陵塔25米(5世达赖喇嘛)。 远眺布达拉宫广场,这是头一天参观布达拉宫时拍的。 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2005年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国家投资兴建。 广场可容纳四万人举行大型集会活动。 广场南面是人民文化宫,北侧是布达拉宫,四周建有图书馆、儿童乐园、歌舞厅和露天市场,是拉萨市旅游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心。 广场南面矗立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建于2001年,总高37米,碑体南面铭文上端设五条金带,代表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碑身造型是抽象化的珠穆朗玛峰,表现纪念碑高耸入云的气势和与天地同在的永恒性。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正对着布达拉宫。 继续向东走,看布达拉宫的正面。<br>  布宫的非对称建筑结构,有别于汉族主流建筑风格。<br> 祖国的五星红旗,在广场上迎风飘扬。 “布达拉”是梵语(古印度语)之音译,意为“佛的胜地”。布达拉宫最初建于公元7世纪,由吐蕃王朝第33代藏王松赞干布(史上首次统一了西藏)时期,他为迎娶文成公主在这里建造的宫殿。后毁于战乱,公元1645年,五世达赖宣布重建布达拉宫,经多年不断建造与扩大,如今所见布达拉宫,是1933年建成的格局,是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1988—1994年再次大规模修缮。 布达拉宫侧面(正东面) 绿树遮掩中的布达拉宫背面(正北面) 围绕布达拉宫360°,又回到“龙王潭”白塔的地方。 布达拉宫外,游人信徒如织,与手拿转经筒的信徒擦肩而过,在您的耳畔,定会想起仓央嘉措的“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住进布达拉宫,<br>我是雪域最大的王。<br>流浪在拉萨街头,<br>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br>自恐多情损梵行,<br>入山又怕误倾城。<br>世间安得双全法,<br>不负如来不负卿。<br>也许只有到了拉萨,到了布达拉宫,才会真正理解仓央嘉措这些诗词的意境。 <p>  本美篇照片均为本人像机、手机及无人机拍摄。本篇文字及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及论坛。一并感谢!欢迎继续关注《圣地西藏》(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