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跟岗实习共成长,携手并进使命引领助未来

李敏

“国培”中语班     李敏 <p class="ql-indent-1">“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转眼间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已经结束了,回顾在平凉四中的这段美好时光,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老师们的敬业爱岗的精神,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奋发向上的求学精神,在跟岗学习期间,我总共进班听课10多节,参加校内教研活动两次,让我领略到了平凉四中不同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学习,让我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有了新的思路,这次跟岗学习,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方法、理念和高度。</p><p><br></p> 跟岗学习,静待花开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i>跟岗实习安排会</i></b></p><p><br></p> <p class="ql-indent-1">怀着一种用心、真心、诚心、踏实的态度步入校园。平凉四中的李主任为我们提出了跟岗的要求,并为我们分组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导师,而我有幸跟着王勃老师学习,深感荣幸!王勃老师真诚友善,平易近人,而在之后学习的日子里,王老师的专业指导和高尚的人格,更是令人深深折服,感动着我们!</p><p><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i>美丽的校园</i></b></p> 名师引领,魅力折服 <p class="ql-indent-1">会后,我们立即进入了紧张而有序的听、评课活动中。五天时间我们观摩了冯瑞丽、王勃、尹小云、代育生老师等多位老师的课。</p><p class="ql-indent-1">第一次去听冯瑞丽老师的课,就让我受益匪浅。她在课堂上教态大方,讲解清晰透彻,让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重点突出,是我学习的榜样。</p><p><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i>冯瑞丽老师的课堂</i></b></p> <p class="ql-indent-1">王勃老师的指导思路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去展示,老师只是在一旁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推动,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整个教学。</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i>王勃老师的课堂</i></b></p> <p class="ql-indent-1">尹小云老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下,以导为主,主要采用问答法来完成整个教学,师生互动贯穿整个课堂。尤其是她那丰富的鼓励性语言,让孩子们一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i>尹小云老师的课堂</i></b></p> <p class="ql-indent-1">代育生老师的特色在于其创新性,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出代老师很有造诣的教学艺术。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对教材精巧的处理,对学生的指导,都带给我很多的启示。</p><p><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i>代育生老师的课堂</i></b></p> <p class="ql-indent-1">而尹小云老师和代育生老师的班主任研讨交流报告更是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深受感触、受益匪浅。薛红军老师那堂别开生面的班会 课《我的抗逆力》,紧紧围绕“管理压力,积极应对”的主题,让学生能够正视压力、缓解压力。这堂课主题定位富有积极意义,情景设置真实、有效,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层次, 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整合,凸显强化了“主题”,它是班级教育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p><p><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i>班主任师徒结对暨班主任研讨会</i></b></p> <p class="ql-indent-1">听课过程中最大的体会是好像每一节课都是公开,每位老师的课堂都各具特色。但每堂课又都给人真实的感觉,虽然平淡但却很有味道。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讲的很少,但讲的很精,引导到位,点拨得法,学生自己探究,自己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理念。</p><p><br></p> 专业学习,助我成长 <p class="ql-indent-1">课余期间,王勃老师和我们小组内的三人及时的进行评课,经常互相交流上课的技巧,让我们耳目一新,脑洞大开。同时也让我们见证了名师的风采,汲取了名师的精华,我们听着、反思着、对比着、设想着……并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相信我们的课堂,总有一些东西可以融入,总有一些理念可以改变,总有一些能力可以提高。12月4日,在我们小组三人集体备课、研讨后,我代表小组上了一节关于《愚公移山》和《周亚夫军细柳》的对比阅读的问题探究课 ,得到了王老师的高度评价。而王老师的建议也给了我莫大的启发,使我在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上,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法。我知道在教学中,只有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也使我明白,凡是在教学中发现的一切问题,事无巨细,都可以成为我们改进完善的目标。</p><p><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i>评课、备课中</i></b></p> 城市文化,润泽心灵 <p class="ql-indent-1">跟岗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12月3日下午,培训中心组织我们参观了平凉市博物馆,一进门我就被博物馆雄伟的建筑,大方的格局所吸引。展馆的设计也愈发的先进和人性化。宽阔明亮的展厅,玻璃中的展品,所放之处柔和、明亮而不刺眼的灯光,室内良好的温度和湿度等 ,这一切都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展品,同时也给我们参观者以很大程度上的享受。</p><p class="ql-indent-1">我们逐一参观了每一层的展览,展馆内的各种展品各有风格,每一件展品都代表着一段历史的印记。但历史早已过去,辉煌也罢,惨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谈中”!我们应该用更清醒的头脑去认识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拿着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所谓辉煌沾沾自喜,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先走别人走的路,再走别人未走的路,最终驰骋于不败之地。地厅中,于右任先生的书法强调的是格高韵清而意境雅逸,纯任自然,线条酣畅通达,既有天马行空般的气势,又有天人合一的内涵。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笔墨变化,那“达其性情,行其哀乐”的线条展示,显得大气磅礴而才气横溢,让我为之感叹!</p><p class="ql-indent-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这次活动也接近了尾声,而这次活动的举办,让我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培养了自己对艺术文物的审美体验,也更加了解了平凉的历史,并对平凉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同时更加深了我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好的深思自己的未来,应该如何更好的走下去。</p><p><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i>平凉博物馆</i></b></p> <p class="ql-indent-1">回顾跟岗生活,看似短暂平淡,但却成为我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叶澜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咀嚼,去回味,去探索,更可以去发现。它将为我的人生领航,为我的梦想插上翅膀,我会带着这些经验、心得起帆、振翅,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去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p><p><br></p>

老师

课堂

教学

我们

王勃

平凉

学习

名师

学生

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