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阿甘的爱情</h3> 相比光怪陆离的励志传奇,最能展现阿甘性格张力的是他的爱情。<br> <br>因为爱情,被欺凌时从不还手的阿甘三次攻击他人。<br>因为爱情,他出现了的不良情绪,包括威胁、怒吼。<br>因为爱情,他说出了最富有哲理的一句话“我不是很聪明,但我知道什么是爱”<br>因为爱情,在残酷的越南战场,艰苦的营地帐篷里,他冒着大雨打着手电给珍妮写了一大叠的信。<br><br>电影两个多小时,真实展现了一对爱人之间的所有关系。相遇、相识、情深、矛盾、纠结、恋爱、思念、结婚、生子、其中一方的离去。<br><br>只是,相比一段正常圆满的婚姻,每部分关系的出现节点总有很多不合适,而每部分关系的时间比例,相比正常状态也大都令人惋惜。<br><br>阿甘喜欢的珍妮,在观众看来并不讨喜。虽然,珍妮有着悲惨的童年经历,这是构成同情、理解的原因,但未必是让人喜欢的理由。珍妮想着出人头地,不惜拍摄裸照,勾搭富家子弟争取上升机会,去酒吧裸身赚钱。赶上嬉皮士,就糊里糊涂地成为其中一员,还交往了不靠谱的男朋友。后来更是发展成了瘾君子,过着糜烂的生活。而对阿甘的付出,她表现出的叛逆、冷漠,足以令旁观者寒心。 阿甘甩掉她的理由实在太多,然而,为什么阿甘还是如此执着于对珍妮的追求?即便在他发家致富依旧不改初心,心甘情愿做一个“永久型备胎”? <br><br>难道因为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吗?不会,任何爱都需要理由。 答案在那些无情的石块上,在额角那并不显眼的血迹上,在那绝对敌意的汽笛声中。我们很难想像,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阿甘,没有珍妮,将变成怎样的一个人。固然,母亲给了他一套与人为善的逻辑,他的天性也很温和,但这种不抵抗也成为欺凌者的最佳人选。人对坏的感受是不需要智力的,随着它超过一个人的承受阈值,随着人对“好人上天堂”的怀疑变为抛弃,报复是唯一的方式,即便是合法途径,人生观的消极仍旧不可逆转。<br><br>所以,必然也要有一个精神支撑方能逆来顺受。而此时,珍妮的出现了,他感到母亲的话是对的,他不做蠢事、不当蠢人有了更好的回应。是珍妮将他母亲的教导铸成信仰。<br><br>虽然电影并未呈现童年到高中的这段时光,但我们都知道,这份陪伴的情义已足够厚重,决定了阿甘对珍妮的一生的忠心。<br><br>有时,观众会期待阿甘能慧剑斩情丝,但显然是做不到的,阿甘没有“慧”,他天生所缺乏的那部分智商,如同残缺的肢体一般是弥补不了的。他的思考中缺乏其他维度的考量,或者说,复杂参考因素是他的思考力所不能承受的。正因如此,在亲情友情爱情中,他展示出了人性最善、最纯净的部分。这种一根筋的特质,让他在对珍妮的执着中毫无二心,但也因为此,当珍妮离开他时,因为逻辑中缺乏辩证环节,情感能量无法被疏导,不断积攒的压抑和苦闷,终于以跑步的形式发泄了出来,这一跑竟是3年2月14天6个小时。<br><br>其实,爱情是有剂量可量的,是有各项数据,例如情书的字数,鲜花的次数,电话的联系数等等等等。阿甘的这项跑步数据可谓感天动地,他是因爱而跑。<br><br> 《阿甘正传》不是爱情片,但在爱情的影史中浓墨重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寻常人的爱情</h3> 如果不去翻看任何参考,我对爱情的定义便是,对另一方毫无保留的付出,另一方是否接受其实都不重要的。当然,我的定义是个人化的,但我相信,无论何种定义,阿甘都是标准的真爱,他具备爱情状态下所有的要求。虽然多数时间里他并未拥有珍妮,但,在可以单方付出的空间里,他做的近乎饱和。<br> <br>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爱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争议,虽未走下神坛,但已经不再光鲜夺目。年龄越大,此类反感情绪越重。对爱情,人们轻则质疑,重则唾弃,呈现出种种复杂的态度。其实,这是不可避免的。<br><br> 真正的,可以称为爱情的状态,这需要两个人终身践行“唯爱情主义”。而能做到这一点,不仅是一个付出的问题,更是个运气的选择。<br><br> 什么是“唯爱情主义”呢?就是,今后的生活中,不管碰到什么样的选择,都选择爱情。一切人财物力都优先倾斜在爱情上。这些选择情境包括:出轨的诱惑,婆媳矛盾,子女教育,事业选择,生活习惯,个人梦想,甚至是政治立场.......<br><br> 谁都知道,这样的选择思维,最终会将形成怎样的畸形生活。然而,你选择了正常、世俗,也就意味着你要退让你对配偶的爱意。虽然,爱情中的人都是傻子,而人都会有清醒的时候.......<br><br>唯爱情主义的注定是少数,因为人们还会“唯”各式各样的主义。唯母亲主义,就成了妈宝男;唯事业主义,就成了枭雄,唯利益主义,就成了商奸、权奸,唯成绩主义,就成了书呆子。<br><br> 所以,我们看到了爱情所需要的苛刻条件:双方真心喜欢,不追求其他目标,任何事都考虑对方,愿意承受任何代价、非议,并且终身如此,像《霸王别姬》中程蝶衣说的“不行,差一天,差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br><br>所以,我所理解的爱情实在太过奢华和稀缺。那么,这时,人们只好去放低爱情的标准,最终在争吵妥协中,原本期待成诗歌的生活,阉割成普通的日子。<br><br> 当然,还有一种储存爱情的方法,那就是在出现选择前结束。正像李敖的那首诗:有情可要恋爱,然后就去远行;唯有恋的短暂,才能爱的永恒。<br><br>在没有柴米油盐的侵蚀前,将它结束,那么,在记忆中,那将是纯正的爱情,其滋味中尽是香蜜。而这种形式,最终,也只能是偶遇和遗憾了。<br> 感谢《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满足了我们对爱情的感动。只是,多数人回归他那凌乱的现实,都不会有阿甘的勇气。我们只能在各种人生选项中尽力平衡,努力做个好人、好公民、好丈夫,好父亲。无论哪个身份,爱情在其中都是必然有折扣的。但,这样的人生也算很圆满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