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玉龙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小学数学组赛况(3)

白沙完小

<p><b>2020年玉龙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三天赛程已结束,喜悦和思考留给了每一个参赛的选手和评委。18位选手18种思想在碰撞:质疑、批判、反思、提升,真正的起到了以赛促研、以赛促训、以赛提质。12月3日,最后一天的课赛同样精彩:</b></p> <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13号选手 数学广角——集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执教:黎明完小 李银秀</span></p><p><br></p><p><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i><i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李银秀老师能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放手又有效的调控教学。先设计了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然后设计了几道有趣的练习,基本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去获取,使练习在整个知识的获取过程中体现出趣味性和层次性,老师只是起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最终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学会了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i></p> <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span><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4号选手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执教:鲁甸完小 元媛</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元媛老师直接选用课本例1的题目来教学,在放手让学生讨论问题:在全长100米的校园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阐述了多种不同的答案,学生的意见产生分歧,讨论,辩论,质疑,在课堂上达到一个高潮.而元老师没有直接公布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带着疑问去探究问题,寻找规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情景中发现规律,并能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策略加以解决。</i></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5号选手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执教:奉科新民完小 陈娇</b><b> </b></p><p><br></p><p> <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陈娇老师的这节课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首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即“一半”的认识,引入到二分之一的理性认识,并使学生在具体的“分礼物”活动中体验分数的产生及意义。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i></p> <p>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16号选手 三角形的面积</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执教:大具乡甲子完小 马恋武</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u>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马恋武老师打破了学生等待老师提问的常规,要求学生把阅读材料作为学习主题,通过阅读提出问题,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由数方格方法的局限性这一认识的困惑与冲突,有效地引发了学生探究面积计算公式的生长点,使学生有了探究发现的空间。马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问题意识的培养”和重视研究问题的过程。</u></i></p> <p> <b>  </b><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17号选手 数学广角——集合</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执教:石头乡桃花完小 姚卫东 </b></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因此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姚卫东老师在本节课中创设了让学生小组活动填写学习卡片,学生都很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可见,学习源于实践,提供实践操作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18号选手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执教:文笔学校 和相芳 </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植树问题的模型是一类相关问题的扩展,它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而不只是简单的针对植树而言.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植树问题分为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三种情况。 和相芳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很快就发现了其中蕴含的规律。自学、小组交流、小组展示,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u> 课赛留给我们的思考 </u></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 🌾🌾🌾🌾🌾🌾🌾🌾🌾🌾</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学生从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和学生过的教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通过自主活动理解教学知识,建构数学知识结构。</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2、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就是“再创造”。必须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和具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4、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方式,“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真诚地与学生合作,共同创造一种新的课堂文化——生本课堂。</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5、评价的根本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2020年12月3日</b></p><p><br></p><p><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i></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顾 问: 和 斌 和 征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责任编辑:木培德 赵素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执行编辑:李丽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摄影图片:和 征 木培德 </span></p>

学生

数学

学习

教学

老师

选手

植树

执教

问题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