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提高教师课堂组织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这明静美丽的冬天,东方市第六小学三年级语文组于2020年12月1日(星期二)——2020年12月2日(星期三)开展了“人人公开课”教学展示活动。活动安排如下:</p> <p> ( 第一节 公开课)</p><p>时间:2020年12月1日(星期二)下午第一节课。</p><p>授课教师:符彦琴老师</p><p>授课班级:三(2)班</p><p>授课内容:三年级语文上册的19课《海滨小城》第二课时</p><p><br></p> <p> 符彦琴老师在执教中,整堂课结构清晰,环节紧凑,朗读与书写训练落实到位。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插图整体感知导入,为学生学习课文创设了情境,且抓住海滨小城中各个场景描写,让学生充分感受美。孩子们在符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城的美并体会到了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p> <p> ( 第二节 公开课)</p><p>时间:2020年12月1日(星期二)下午第二节课。</p><p>授课教师:黎惠老师</p><p>授课班级:三(4)班</p><p>授课内容:三年级语文上册的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p><p><br></p> <p> 黎惠老师在执教中,整堂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时引导学生感受四季的不同。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思中悟。</p> <p> 第一天公开课结束以后,听课的老师们都对两位执教老师的课堂,围绕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学生活动、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教学效果等方面认真讨论,这样的评课活动让三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收获颇丰。</p> <p> ( 第三节 公开课)</p><p>时间:2020年12月2日(星期三)上午第一节课。</p><p>授课教师:符英卿老师</p><p>授课班级:三(7)班</p><p>授课内容:三年级语文上册的19课《海滨小城》第二课时</p><p><br></p> <p> 符英卿老师在执教中,非常注重朗读指导,采用范读、指名读、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对情感拿捏到位,训练了孩子朗读技巧,做到了以读促学,以读促悟,在指导朗读方面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p> <p> ( 第四节 公开课)</p><p><br></p><p>时间:2020年12月2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p><p>授课教师:高芳春老师</p><p>授课班级:三(10)班</p><p>授课内容:三年级语文上册的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p><p><br></p><p><br></p> <p> 高芳春老师在执教中,她着重从复习第一课时的生字词入手,让学生在夯实字词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学习课文内容。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式新颖,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p> <p> ( 第五节 公开课)</p><p>时间:2020年12月2日(星期三)下上午第三节课。</p><p>授课教师:符诚老师</p><p>授课班级:三(5)班</p><p>授课内容:三年级语文上册的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p><p><br></p> <p> 符诚老师在执教中,借助课件让学生能一目了然。整个教学环节非常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引导学生听、说、读,使得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整堂课设计构思精巧,教学目标明确,过渡自然,环环相扣。</p> <p> 第二天公开课结束后,三年级语文组的语文老师们积极参与评课。大家各抒己见,从教态、学情、课堂掌控等多个方面进行点评,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促进了语文教学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我们还发现,对于三年级语文19课《海滨小城》第二课时和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同样的课程,不同的教师执教,不同的学生听课,教师的方法各有特色,学生的学法各有不同。而想要上好一节公开课,导入是关键,针对相同的课程,不同的导入,我们也开展了深入的讨论,讨论后总结如下:</p><p>1.导入的基本标准:</p><p>(1)精炼</p><p>(2)新颖</p><p>(3)针对性(针对教学内容)</p><p>2.导入决定因素:</p><p>(1)教学内容</p><p>(2)学生特点(年龄特点)</p><p>(3)执教老师本身(选择你擅长的方式导入)</p><p><br></p> <p> 语文课堂的魅力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语文老师的魅力也是各有不同的,这才有了这一节节各具特色,精彩绝伦的语文课堂。此次“人人公开课”活动为三年级语文组的教师们搭建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自我成长的平台,通过此次的公开课教研活动,三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更加知道如何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学习,扬长避短,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