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之动容的乡情,撰稿/金伟

杭州一金伟

<p>孙海河,1952年7月辽宁葫芦岛金星人。是位很普通的农民,参加过国防工程建设,学会土木建筑瓦工、钢筋工、架子工、管道工、柳条芦苇编织、养鸡专业户,大棚蔬菜和果园管理。这些技能是孙二维持家庭生活和致富的看家本领。</p> <p>孙二把家乡尚好黄烟叶切成烟丝,再喷上蜂蜜和黄酒,用卷烟纸卷上装盒,送给好友分享。</p><p><br></p> <p>孙二离家最远的旅途是一百多公里外的山海关。六十六岁那年孤单一人到了上海杭州等地看望乡中好友。</p> <p>孙二在村中盖了两栋新房,请朋友与家人团聚,分享喜悦。</p> <p>孙二在给朋友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p> <p>《为之动容的乡情》</p><p>记得五十二年前,我上山下乡时,在锦州女儿河南刘家窝棚村相识了孙二老弟。当年俩个青葱少年只有十六岁,是蹉跎岁月的苦涩,将我俩连接在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p><p>记忆中的那些日子里,哥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把汗水,双脚泥巴,肩扛锄头,手举红旗,嘴里还喊着红色的口号!一个馍馍,两根大葱,衣衫褴褛,瓜果擦襟,满面春风,一片笑声。孙二每天从地里干农活回来都要在青年点的土炕上躺一躺,聊一聊, 扯一扯。偶而从家里抓一把黄黄的香气浓浓的烤烟,兜一兜枣蔫,拔一把青葱 ,掏一勺青酱,送给我们知靑。参加七O三国防工程那两年,每人每月九元钱津贴费,哥俩放在一起,休息时到镇上那家小洒馆买碗大米饭,点两个小拌菜,一人一碗鲜啤酒,开心快乐地消闲一把。偶尔喝多些,踉踉跄跄,相互搀扶而归。这是乡村伙伴的一种纯朴厚道,兄弟间的情意让我永记心中!</p><p>前几天我回锦州东北老家参加一位挚友女儿结婚庆典,孙二闻讯赶到城里来看我,带来了沾着乡土气息的水果、白菜、萝卜、花生、土豆、地瓜和烤烟丝……倾其所有,他知道这些都是我当年最喜欢的。</p><p>他兴奋地向我介绍村里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村村通了水泥路,户户种起了大栅蔬菜,自己和儿子家也盖上了两栋新房子,儿子和儿媳都到外地去打工,孙女也大学毕业还考了驾照,准备给孙女买辆小轿车开,自已和老伴还承包了一片果园,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p><p>临走前他更是绞尽脑汁想想还能为金哥做点啥?于是坐下来亲手给我卷了几盒旱烟卷,一边卷一边默默自言自语地说:“我金哥最喜欢抽村里种的旱烟,进城后也没机会给你卷了,我多给你卷些带着慢慢抽吧”!这不是简单的几支手卷的烟,而是孙二兄弟的一片心啊……我接受了朴实无华的乡情和纯真挚爱,一股暖流也随之涌上心头。他久久地凝视着我,似乎在数着我额头上一道一道增多的皱纹,瞧着我一根根白发即将连成片,他心里嫉恨时光荏苒,年轮加速……此刻我心里酸酸的,双眼有些模糊,半个世纪的经历就像电视剧一样,一幕幕在脑海中呈现……</p><p>这次孙二来锦州陪伴我几个昼夜,每天都是掏心掏肺聊至深夜,难以入眠。昨天晚上我准备乘车返回上海时,孙二扯着我的衣襟,一定要买张火车票再送我一程,可惜没带身份证,只好恋恋不舍不停地摇着手臂与我告别!</p><p>列车开动了,突然接到孙二的电话,他说要在村子东头望着飞驰的列车再目送我一程!因我下乡村子就在京沈铁路线旁,离市内只有二十里,我在候车时他已经骑电动车到家了!</p><p>当列车缓慢驶过女儿河大桥时,只见夜幕中手电筒的光亮在不停地摇晃,他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再一次向我告别,更期待着我的归期!</p><p>这几天我家里的小妹目睹这一切,更钦佩农民孙二哥,你们真是好哥们!感悟中发给我一段微信:想念的大哥,方才听你说孙二哥在铁道旁和你招手送别,心情到现在也平静不下来,这是一位太纯朴不过的农民,再真挚不过的情感,值得交一辈子的人,是无法用语言描述你们之间的情感,孙二哥只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思念。哥哥你应该将这真挚的情谊写一篇小文,会感动阅此文的人为之动容……</p> <p>孙二看望七O三国防工程的老领导。</p> <p>孙二在杭州酒店。</p> <p>孙二在杭州植物园。</p> <p>孙二第一次乘地铁。</p> <p>孙二在上海七宝古镇。</p> <p>2020年11月,孙二在锦州与七〇三国防工程战友合影。</p> <p>孙二游览杭州塘栖古镇。</p> <p>孙二游杭州西湖夜景。</p> <p>孙二在枫泾古镇。</p> <p>孙二在杭州龙井问茶。</p> <p>孙二游上海朱家角古镇。</p> <p>孙二第一次乘T131次特快去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