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杨和亭:男 (1915.1.18---1999.1.13),运城市东郭镇界村人。中共党员,解放前夕柳庄村第一任教师,校长。解放前曾任山西省省政府秘书。1949年山西公学毕业,1962年山西进修学院中文专科毕业,1986年上海东方艺校函授书法班毕业,1987年长安书法函授毕业。1949年4月由省委组织部委派到绛县柳庄村任教,1959年调夏县庙前中学任教,1979年离休。从教四十年,功绩卓著,曾获奖多次。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分别被县评为模范教师、特等模范、优秀教师。1958年荣获“机智勇敢,生擒逃犯”匾一面,并荣获大炼钢铁甲等模范。1959年被评为甲等模范。1960年被评为跃进第一,1961年被县评为教学标兵。1964年-----1968年分别被地、县、公社评为模范教师,1979年离休,仍在学校工作到1985年,1981年荣获省政府表彰。</p><p>杨老师一生撰写了许多诗歌、散文。1958年撰写“钢花诗草”小诗一本,1984年创办“夕阳当晨曦”刊物,共刊出52期,杨老师共投诗作137首和部分散文。写了国际、国内形势及党的政策学习汇编20余本,另外写抒情叙事诗百余首。</p><p>杨老师一生笔耕不辍、墨迹遍四方。运城市书协会员。曾任夏县老干部书法组组长。1985年全国书法大会特邀代表,其书法作品分别被国家、省级、市级刊物刊登,共计130余件。并为中央科学院裴砺生院士赠送书法作品,多次参加书法交流会。时常给学生、同事写字帖和书法作品,给村里的群众写对联等。</p> <p>1952年杨和亭老师在柳庄任教时,与同事们在一起的合影。</p> <p>1953年杨和亭老师与全校师生在柳庄完校高一班毕业时的留念。</p> <p>杨和亭老师于1984年5月18日重返柳庄村,为部分群众和学生们留下了许多书法字幅,其草书苍劲沉稳,结体浑厚,气脉贯通,骨力深藏,意态新颖。</p> <p>一九八四年正月,杨和亭老师寿诞之际,柳庄村,柳堡村两村的村支委代表,群众代表,学生代表共60余人,亲赴界村为杨和亭老师敬悬“ 教德堪风 “匾一悬,并敬送 “温文淳朴待人宽律己严闔村有口皆丰碑 治学严谨殚精虑呕心血故园桃李尽芳菲”贺联一幅,同时致祝贺词一篇,这充分体现了柳庄村人民尊师重教的好风尚,于1984年3月24日,有山西省张维庆省长委派记者访问杨老师,并在省电视台和夏县电视台分别播出。</p> <p>1984年5月18日,杨和亭老师重返已别25年的第二故乡柳庄村,杨老师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关心教育,并到新建学校观看,书写了邓副主席对教育提出的三个面向,之后还为部分现场群众和学生书写了条幅。</p> <p>杨和亭老师生前所写的传略,记述了本人从事教育事业四十年的光辉历程,以及退休后仍发挥余热,在庙前中学又工作了5年,并积极参加各种书法展览,编写书刊,投书法作品,为村名们写对联等光荣事迹。</p> <p>杨老师缅怀自己已故的老伴所撰文,并亲自书写,可见杨老师的书法结字高古,力厚骨劲,气苍韵遒,超然独出。</p> <p>杨老师生前编撰的杨氏家史。</p> <p>杨老师生前编写的界村村史。</p> <p>杨老师用小楷书写的杨氏家史,流畅飘逸,法字娟秀,气韵劲遒。</p> <p>一九九九年正月十三日,杨老师寿终正寝,享年85岁,柳庄村以张全有,张秀,张建民,金德惠,张银良,张汪洋等学生代表,前去界村祭奠杨老师英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