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落武康路

潇洒男人

<p class="ql-block">  “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李白)早就听说,上海有几条不扫落叶、供人观赏的落叶景观路,只是我一直不曾光顾。知晓武康路,则是多次在网上见过武康大楼那座 “纸片楼 " 的图片。当落叶景观路、纸片楼、历史文化名街等多个戳记,都加印在徐汇区武康路上的时候,我便如受驱使般地出现在武康路上了。</p> <p class="ql-block">  走出地铁站,沿着淮海中路走了一会儿,看到如同巨轮般耸立在路边的武康大楼,我知道:武康路到了。</p><p class="ql-block"> 这座楼建于1924年,当年一家公司购得霞飞路(今淮海中路)武康路口一块呈三十度角的不规则地块,聘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操刀设计。这位天才的设计师不仅将土地利用率发挥得淋漓尽致,还通过独特的骑楼、转角挑出的阳台、古典式山花窗楣等设计,演绎出浓郁的法国文艺复兴风格,这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住宅公寓。</p><p class="ql-block"> 公寓初名东美特,一战结束后改为诺曼底公寓,上世纪五十年代市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武康大楼。大楼自建成起,社会名流争相入住,尤以各年代电影界人士为多,如郑君里、应卫云、赵丹、孙道临、王文娟、秦怡等。</p><p class="ql-block"> 百年逝去,武康大楼像一座华丽而又斑驳的巨舰,泊在颇具风情的街角,永不扬帆远航,静看世纪风云。</p> <p>  以武康大楼为南端起点,武康路蜿蜒地向北延伸,细碎的阳光从枝叶错落间倾洒在路上,慢慢地踱过去,似乎在走进过去的时光。</p> <p>  秋天在这里绚烂地华丽着,片片落叶汇聚着金秋的原色。</p> <p>  最动人的美,就是一幢幢老房子在树荫枝影间的若隐若现,既朦胧又真切,十足的诗画韵味。</p> <p>  沿街踽踽而行,渐次看到了以往年代的建筑,法式、英式、西班牙式,林林总总,像是近代建筑的展览。沿街的每栋老房上都有自己的二维码,故事塞满了一条马路。</p> <p>  掩映在婆娑梧桐树荫下,爬满青藤的花园洋房低调了百年,似乎不情愿吐露过去的故事……</p> <p>  武康路210号,原为K.S.Chang的寓所,一座1931年建的西班牙风格花园住宅。建筑整体是水泥拉毛外墙面,红瓦坡顶,半圆的花园阳台十分优雅,让人想起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阳台"。</p> <p>  武康路390号,地中海式花园建筑,原意大利总领事馆官邸。1932年建造,特点的一层三面均有敞廊,上海市首批优秀历史建筑。现在是上海汽车集团所在,第一台合资车桑塔纳下线注册地。</p> <p>  武康路395号,1953年在这里组建的上影演员剧团,在经历七次搬迁后于2018年迁回旧址。众多经典电影正是从这座巴洛克风格小楼的排练厅里走上了银幕,白杨、王丹凤、张瑞芳、杨在葆、达式常、向梅、陈冲、张瑜、唐嫣等一代代上影人,为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p> <p>  郑洞国故居西南门。郑洞国,黄埔一期,最早一批的抗日名将。长城会战、台儿庄大捷、长沙会战,都曾挥刀上阵,率军征战印湎经年,辽沈战役中任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顺势向我军缴械。建国后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他逝世时,海峡两岸几乎同时举办了追思会。</p><p> 比邻的又一纸片楼称开普敦公寓,声名远播,这是栋西方现代派建筑特征典型的公寓住宅,三棱体外形结构和楼角锐角转角的弧度处理,是设计的独创性和惟一性。有许多行内人来武康路,就是为了鉴赏开普敦。</p> <p>  武康路113号,巴金故居。一代文学巨匠在此托身五载,在庭院里栽枇杷种樱花,在“阳光间"伏案写《随想录》,从古稀到耄耋,那院子里究竟来到多少名流?孙中山、黄 兴、陈 毅、邓小平在此下榻过,民国总理唐绍仪、财长陈果夫、大建筑师贝律铭、演员王人美都是他的左邻右舍。</p><p> 此后苏联商务处还曾在这里办公,可惜疫情期间这里关闭,不得入内。</p> <p>  这是一条有文脉的马路。著名导演、画家陈逸飞从美归来第一个落脚点就在窄弄深处,他画画、拍电影、设计服装、做媒体,是闻名海内外的视觉艺术家。女作家王安忆早春在这条马路上遇到了她小说中的原型……</p> <p>  精神与物质是可以互化的,在饭堂外等位的这对小情侣,就是将浪漫化做了午餐。</p> <p>  思贤楼,上海世界小学的校史楼,1936年由蔡元培张静江等人创办,取名并题词的是著名书法家韩家鳌。</p> <p>  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的故居,建造于民国初年。我心里暗自将这位高官拿到时下做了点对比设想……没结论。</p> <p>  一条马路,半部史书,行走其间,触碰到的是只鳞片甲,粗浅地领略下那道不尽的幽雅和不得见的沧桑。</p> <p>  武康路上不只是历史的沉淀,也有与时俱进的亮色,网红店武康庭尽管已过午时饭口,仍然食客络绎。</p> <p>  没有细数,武康路上保留的历史建筑总有四五十处,每一处,每一院,每一景,都仿佛沉淀了太多的往事和记忆,吸引着人们去观赏品鉴。</p> <p>  当年的法租界,在这里留下了浓重的印迹。武康路做为历史风貌保护街区,保护的不应单是殖民地时期留下的欧陆风情,还应有更深的惕悚之意吧。</p> <p>  宋庆龄故居距武康路仅几个路口,只因我未带身份证而被婉拒。</p> <p>  但被允许在故居的前花园里转了转,园里香樟树的苍翠与武康路梧桐落叶的金黄,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和季节的反差。想起前天蹿至27度的秋热,叶落知秋,这话还准吗?我心里嘀咕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上海漫步武康路,是十多天前的事了,其后一时手懒,虽然时常翻出当时手机拍下的照片慢慢欣赏,配图的文字却是沒写出。</p><p class="ql-block"> 待完成这个作业时,我已是身在广东佛山了一一从女儿家转到儿子家。儿女们体贴我,考虑广东冬天的气候总好于上海。按说,我己算是上海的常客了,但魔都冬天里那触骨入髓般挥之不去的湿寒,却一直让我身冷心颤;当然这与自己年事渐高、阳气不足有关,只能怨天尤“己"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庚子年十月十七于佛山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