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圣地 人才摇篮----《今日儋州》记者团到新州中学开展调研活动

新中通讯(本士舒心)

<p>  儋州市新州中学前身是儋县县立初级中学(简称“儋中”),创建于1926年,是儋州市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也是岛内最古老的中学之一。自办校以来,在这片百年老校的热土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革命志士和杰出人才。</p><p>  为挖掘新州中学的革命历史、了解新州中学的办学理念。2020年12月2日,儋州市新闻中心副主任梁娥同志一行赴新州中学开展调研活动,同行的人员有吴宗绩(儋州市新闻中心编辑)、陈有济(儋州市文化馆助理研究员)等,我校高浩然校长、谢帮琦副校长、工会主席郭学谟、党政办主任薛平、德育室主任李正兴、团委副书记李书本等领导陪同。</p><p>  梁娥一行首先观看了我校红色革命摇篮馆和新中校史馆,牛瑞堂老师(曾参与我校两馆筹建和材料整理)生动形象地为记者团介绍了新州中学的革命志士历史和杰出人才事迹。梁娥副主任认真听取了牛瑞堂老师的介绍后十分赞叹新州中学悠久的革命历史和优秀的办学理念,她称赞新州中学“革命圣地”和“人才摇篮”的称号名副其实,当之无愧!最后高浩然校长介绍了我校最近几年来的校园建设和办学理念以及所取得的可喜成绩,梁主任认真听取了高浩然校长的介绍后十分钦佩新州中学作为一所乡镇中学能够在逆境当之依然保持着逆流奋进的干劲!她希望新州中学要继续保持革命干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杰出人才!</p><p>  </p> 儋州市新闻中心副主任梁娥同志一行步入新州中学开展调研活动。 儋州市新闻中心副主任梁娥同志一行赴新州中学开展调研活动,同行的人员有吴宗绩(儋州市新闻中心编辑)、陈有济(儋州市文化馆助理研究员)等,我校高浩然校长、谢帮琦副校长、工会主席郭学谟、党政办主任薛平、德育室主任李正兴、团委副书记李书本等陪同。 梁娥副主任一行参观我校校容校貌 梁娥副主任参观我校革命摇篮馆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革命摇篮馆简介:</b></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儋州市新州中学创办于1926年秋。1935年5月,李汉担任书记的中共儋县工作委员会特派员深入儋中,在学生中秘密发展党员并成立党支部,还指定新州镇中山街月丰理发店(党的地下联络站)老板吴炬同志作为党支部的联系人,及时听取汇报和传达上级党的据示。从1935年到1939年学校被日军侵占为止,先后在校加入共产党的有吴明,吴绍荣(吴浪渡)、谢凤安、张绍箕、潘江汉、林荫森、李维唐、张绍述、谢万里、郑主东、岑天禄、羊城高、郑惠桥、郑启麟、孔经传、李勋善、郑铁魂、谢坚大等20多人,吴绍荣、谢凤安、张绍箕先后任儋中支部书记。除了这些在校培养的党员外,还有离校后入党的进步学生林王精、王昌(茂松)、郭壮强、羊德光、李何杞、林博明、林木青、郑涛声、吴景清、吴方定、唐承尧、郑杏桃(郑史,女),谢品月(女)、陈谟烈、洪建勋、谢昭明、谢江鸿、谢帮等校友。</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抗日战争爆发。儋中党支部坚决执行中共儋县县委的指示,发动学生成立“励志社”、“读书社”、“晨呼队”和“抗日宣传队”等学生组织,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方针政策影响下,在日军未侵儋之前,在学校党支部的运作下,以儋中学生宣传队为骨干,组成抗日武装宣传队,深入到各乡镇广泛进行抗日救亡宣传,为日后儋县组织150余人的武装队伍赴琼山县云龙镇参加红军改编、成立琼崖抗日独立队奠定基础。1939年4月,日军入侵儋县,并侵占儋中校园为驻军司令部。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儋中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学生投笔从戎奔赴抗日战争第一线。他们“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逐渐成为儋县各级党政组织的核心领导骨干分子。在领导全县6年抗日斗争的艰难岁月中献出宝贵生命的县委领导班子有:吴浪渡、谢凤安和张绍箕等人。在抗击日军的战斗中,琼崖独立纵队第四支队的儋中学生潘江汉、林荫森、唐承尧、郭壮强、羊志城和吴方定等同志率部与日军浴血奋战,为抗日战争完全胜利作出重要贡献。1945年10月,时任儋县县委书记、县长的儋中学生吴明率领以儋中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党政军机关进驻新州,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恢复儋中的教学秩序。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纵队直接指挥下,以儋中党员学生为骨干的党政军组织继续领导全县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1950年5月,时任儋县县委书记、县长的儋中学生羊德光率党政军机关从南正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县城新州镇开展接管工作,儋中也重新回到人民手中。</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儋中支部的共产党员团结、引导、组织和发动儋中优秀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革命活动。特别是正值国家危亡时刻,他们共赴国难,无惧无畏地走上了抗日前线。先后走进革命队伍的成百位儋中学生都投身到儋县乃至海南的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伟大斗争中。在血与火的考验下,在儋县革命斗争史上演绎出一幕幕扣人心弦、威震敌胆的斗争画面,谱写琼崖人民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伟大篇章!他们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儋县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为母校铸就了辉煌,赢得了“”革命摇篮”的光辉称号。</span></p> 牛瑞堂老师为记者团介绍新州中学革命摇篮馆,高浩然校长、谢帮琦副校长等领导陪同。 高仿的五四运动时期学生服装。 牛瑞堂老师为记者团介绍新州中学革命志士主要事迹。 <p>牛瑞堂老师为记者团介绍宣传抗日“晨呼队”:1938年秋,为宣传抗日,学生组织“晨呼队”,每天拂晓,沿着新州街道跑步高呼抗日口号,高唱抗日歌曲。渐渐地越来越多进步学生加入了“晨呼队”。后来“晨呼队”经中共儋县县委批准改为儋县抗日武装宣传队,在武装的保护下,深入到全县各乡村进行抗日宣传。据了解当时学校的共产党员李友社、谢万里等人是“晨呼队”的发起人和组织者。</p> <p>1938年6月25日,儋中同宗诸弟欢送谢凤安、谢丹城两兄弟毕业纪念合影,前排右二为谢凤安,时任儋中党支部书记。</p> <p>毕业学生在儋县县立中学校门(新州中学前身)合影。</p> <p>儋县中学革命志士谢凤安等人参与木排革命根据地筹建工作,实现特委创建琼西抗日根据地的战略目标,木排根据地的建立在整个琼西武装抗日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儋层中学党组织和党员情况介绍</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十年代儋中学运的见闻</b></p><p> 儋中支部建立于1935年,1939年春因日寇入侵学校停办时止,先后在校的党员有20多人,其中参加革命队伍的有:谢凤安、吴明、潘江汉、吴绍荣(吴浪渡)、林荫森、李维唐、张绍箕、张绍述、谢万里、郑主东、岑天禄、羊城高、郑惠侨、郑启麟、孔经传、李勋善、郑铁魂、谢坚夫等。</p><p>(有的是在校入党的,有的是各地入党后转到学校支部过生活的,吴绍荣、谢凤安和张绍箕,先后担任党支部书记)</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除了上面提到的在校的党员外,还有离校后在从事革命工作中入党的进步学生:</b></p><p>林王精、王昌、郭壮强、羊德光、李何杞、林博明、林木青、郑涛声、吴景清、吴方定、唐承尧、郑杏桃、谢品月、陈谟烈、洪建勋、谢绍明、谢江鸿、谢帮、李友杜、朱进传、谢宝辉、浦皆雅、苏邦贞、何以照、李萼。</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光荣牺牲和光荣殉职的校友有:</b></p><p>吴绍荣(吴浪渡)、谢凤安、林荫森、唐承尧、林博明、谢万里、李何杞、张绍箕、郑启麟、郑惠侨、郑铁魂、谢帮、李经传、李勋善等。</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还有为儋州作过重要贡献,后来为革命献身的先烈</b></p><p>黄金荣、黄振亚、潘云汉、林国柱等同志。</p> 我校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这样的革命志士 1935年李汉书记深入儋中秘密发展党员成立党支部,开展抗日活动时使用的水井。 <p>潘江汉副司令、高来夫少将、刘书田政委等革命志士回访母校留影纪念。</p> 牛瑞堂老师为记者团介绍我校革命志士主要事迹。 <p>革命志士,民族脊梁</p> 桃学芬芳 精神传扬————革命志士献给儋中母校的诗词。 参观完革命摇篮馆后准备步入新中校史馆参观。 新中校史馆对联:坚定爱祖国爱党信念 养成新时代新人品德 <p>新州中学校史馆简介:</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儋州市新州中学创办于1926年,是儋县县立中学,简称“儋中”。当时县政府出资购地46亩,由地方热心人士黄阁士、郑伦经、陈其德等人为建校筹备委员,并得到热心教育的各界人士鼎力支援,建立了第一批学堂,并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如杞厚、国宾、名贵、养全、确占、锦川、羽林、大泽、寿昌、坚桂、坚厚等。现在办展览馆的这两间教室就是王坚桂、王坚厚两兄弟捐款所建的原址。儋中是儋县第一所中学,也是海南历史上最早的中学之一。</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928年秋,儋中开始招生,经严格考试,择优录取了210名学生,并办了简师班(从1934年至1951年共招9个班学生)。1939年4月16日,日军侵占学校设立司令部,学校被迫停课。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复课。春攻解放期间,因战争影响再次停课。1950年儋县解放后,5月1日,儋县中学复课。</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建校初期校园面积46亩,至2001年扩大到132亩。随着教育形势不断发展,学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发展。1957年秋,开始招收高中班,成为全县的重点中学,并把校名改称为“儋县第一中学”。1959年经教育部批准,校名改为“儋县中学”,1961年,按上级以地方命名的规定,校名更改为“儋县新州中学”。1993年随着儋县撤县设市,更名为“儋州市新州中学”沿用至今。建筑面积从原660平方米扩大到2018年28233平方米,学生人数最大时达到4200余名,现有学生2000余名。几十年来,有艰难时期,也有辉煌时期。如校友钟玉瑜厅长所题词那样:“雄盛时期的1960年秋,全国统考统招,高中第一届毕业生29名考试参加考试,除两名学生因某种原因未被录取外,余者全部被高等院校录取”。</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九十多年来,新州中学培育出来的学生有省、军级领导;有厅局、县级、科级等党政领导干部;有教育、医疗、学术和工程技术领域等尖端人才和高级学府教授;还有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等,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故有“人才摇篮”之美称。</span></p><p> 学校至今已有26任校长:卓浩然(第一、五任)、吴吾新、林曜棠、林照珠、陈廷楷、王炜、郑里东、朱广林、李木森、谢宝辉、余伯纳、符明发、郭泽坤、蒲合槐、吴才杰、李裕发、谢政、牛皓璋、杜开祥、吴学文、谢麟呈、吴昊、麦启春、严振军、高浩然。</p> 牛瑞堂老师为记者团介绍新州中学校史馆,高浩然校长、谢帮琦副校长等领导陪同。 <p>建校以来我校历任校长: </p><p> 学校至今已有26任校长:卓浩然(第一、五任)、吴吾新、林曜棠、林照珠、陈廷楷、王炜、郑里东、朱广林、李木森、谢宝辉、余伯纳、符明发、郭泽坤、蒲合槐、吴才杰、李裕发、谢政、牛皓璋、杜开祥、吴学文、谢麟呈、吴昊、麦启春、严振军、高浩然。</p> 新州中学优秀学子——高来夫少将 巍巍学府 桃李璀璨 九十多年来新州中学一直为社会输送杰出人才。 <p>我校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才,他们在各行各业上为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p> 春风化雨 教泽流芬———九十多年来优秀的教师团队一直默默无闻的为社会输送杰出人才。 <p>我校历届杰出的教师队伍。</p> 记者团参观我校革命事迹长廊,了解革命历史。 记者团参观我校革命事迹长廊,了解革命历史。 记者团参观我校革命事迹长廊,了解革命历史。 记者团参观我校革命事迹长廊,了解革命历史。 高浩然校长介绍最近几年学校的发展和办学理念。 <p>一、学校荣誉</p><p> 近年来,学校曾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单位”“海南省安全文明生态示范学校”“儋州市体育教育先进单位”“儋州市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儋州市规范化学校”“儋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称号,还多次荣获儋州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2018年儋州市中小学生“庆七一•歌颂党”大合唱比赛一等奖,2019年儋州市教育系统“庆祝七一”教工大合唱比赛二等奖等奖项。</p><p>二、办学特色</p><p> 传承红色基因,走特色办学之路。我们以“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为办学理念,充分认识校情,把握传承发展,充分认识校情,把握传承发展,要打造艺术、体育特长特色教育的品牌学校。正建设“红色基地”--“革命摇篮馆”“校史馆”,已组建有美术特长辅导班、播音主持专业特长辅导班、体育特长辅导班、书法特长辅导班、音乐特长辅导班。组建朗读社、书法社、楹联社、摄影社(美篇制作)、小记者社(宣传好人好事)、象棋社(国际象棋)、故事社(追先贤、讲圣贤故事)等7个学生社团。</p><p>三、教学业绩新亮点</p><p> 2016年高考中,艺术考生本科二批上线17人;2017年高考本科A批上线50人,上线率27.78%,比2016年提高20个百分点;</p><p> 2018年高考本科A批上线76人,比2017年高考本科A批净增26人,增幅达到52%,再创历史新高!</p><p>  2018年中考成绩创历史新高!全市中考综合指数排名从2017年全市22名到2018年一跃位居全市12名,提高了10名次,也彰显了学校均衡发展的成果。</p><p>  2019年,高考总分突破600分,文科高考最高分618分;理科总分创新高,最高分550分高出理工类本科A批分数线11分。高考特色专业专业告捷,首开书法培训报捷,书法专业方向报考3人,本科A批上线2人,上线率66.67%;播音主持专业方向报考55人,本科A批上线41人,上线率74.55%;美术专业方向报考39人,本科A批上线26人,上线率66.67%;体育专业方向报考23人,本科A批上线2人,上线率8.70%。</p> 传承红色基因,走特色办学之路----4间美术教室为特长学生圆了大学梦,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传承红色基因,走特色办学之路----4间美术教室为特长学生圆了大学梦,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传承红色基因,走特色办学之路----2间书法教室为特长学生圆了大学梦,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传承红色基因,走特色办学之路----2间书法教室为特长学生圆了大学梦,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传承红色基因,走特色办学之路----2间音乐教室为特长学生圆了大学梦,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传承红色基因,走特色办学之路----2间书法教室为特长学生圆了大学梦,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传承红色基因,走特色办学之路----2间书法教室为特长学生圆了大学梦,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传承红色基因,走特色办学之路----2间书法教室为特长学生圆了大学梦,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标准的足球运动场。 标准的足球运动场。 标准的篮球场 梁主任参观教师食堂 宽敞高端的教师食堂 宽敞整洁的学生食堂 学生排队就餐! <p>值班领导组织学生排队有序进出校园!(校道左边为标准篮球场和排球场,右边为标准足球运动场)</p>

新州

儋县

中学

儋州市

学生

儋中

我校

记者团

办学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