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家丨刘光明印象

金石視點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光 明 印 象</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北省书画研究会理事 钱波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他的从艺经历被收入文化部艺术人才库、《中国当代篆刻家辞典》、《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之中;他的作品被收入《中国美术选集》、《第七届全国美展作品集》、《中国印谱》、《百年西泠 国际印学社团精品博览》、《中韩书法家作品宝典》、《中国百家篆刻沈沉印集》、《徐正濂印友社作品集》、《全国百名优秀中青书画家进京邀请展作品集》等多部专著之中;他的书画篆刻作品已在全国,特别是在韩国、澳门、台湾等地多次获得大奖,作品曾在权威报刊杂志上作过深度报道,他的从艺历程曾在省市电视台传媒中作过广泛宣传。他就是湖北省安陆棉纺厂美术工作者、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流印社创作部主任委员刘光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我与光明从相识到相知,缘于书法篆刻。共同的爱好搭起了沟通的桥梁,艺术的探讨形成了情感的纽带。纵观他从艺的轨迹,有诗赞曰:“真诚铸艺魂,书画篆人生,精雕见神韵,细刻出精品。”他那温文雅尔的性格,与人为善的人品,忘我创作的境界,苦耕艺苑的态度,精雕细刻的追求,尚古求新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刘光明,别署乐石屋主,乐石斋。湖北孝感人,其父早年支边云南,他出生在历史悠久的丽水金沙——丽江古城。是那巍巍的玉龙雪山,清清的黑龙潭水,富于神话般的纳西古乐,东巴古文,给予了他孩提时代的丰富想象和艺术灵气,积蓄了他从艺生涯的文化底蕴。参加工作后,他考入武汉教育学院艺术系,对金石书画独有情钟,从此,他步入了艺术的殿堂。如今,他年近半百,长发飘洒,炯目有神;他爱好广泛,常读书、习武、打球、赏乐,尤酷藏书藏石,这些优秀习惯已铸就了他成为艺术家的气质和禀赋。他书画篆刻三艺相通,尤擅篆刻。他绘画受业于武汉夏起聪先生、樊惠刚先生等诸家。书法篆刻师承著名书法篆刻家徐正濂、金承煌先生。光明在汉读书期间,选临了《明清篆刻流派印谱》、《汪关印谱》、《赵之谦印谱》、《吴昌硕印谱》。后又拜访了著名书法篆刻家黄德琳先生,经黄先生的点拨,使他顿悟到学印当以秦汉为宗,取法乎上,心追手摹,取神遗貌等秘诀。此后他坚持以《十钟山房印举选》为范,深入浅出,悟出印道。1994年他又拜上海徐正濂先生为师,系统研究了篆刻艺术三法,即书法、章法、刀法三者有机的统一,从印外求印、从技外学技、受益非浅。1995年他参加了湖北省篆刻研修班,又得谷有荃、铸公、雷志雄、黄德琳、刘欣耕等先生教诲,既开阔了眼界,又拓宽了印路。研修期间,又拜识了金承煌先生,自此常年利用节假日,登门学印。从艺路上又幸遇桂建民、叶青峰、乐峰、魏杰、吴林星等印友,真是与君同席话印学,胜读十年从艺书。海纳百川,多师润化,使之万法归宗。他为人真诚、谦逊好学、不争名利、业精于勤的品质,终于叩开了艺术的大门,形成了他尚古求新的从艺之道:“以人为范,求人之神;以古为范,求古之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清人蒲松龄曰:“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劳痴者获必丰。”在艺术的殿堂里,刘光明就是这种性情中人。他酷爱书画篆刻,在创作中,常常把书画篆刻整合在同一作品之中,使作品风格别有一番风采,一种韵味。凡看过他的作品《上下五千年》、《国之粹、民之骄》之后,你不得不进入艺术的迷宫,拍手称快!</p><p class="ql-block"> 光明把书画篆刻融为一体,在艺术殿堂里如醉如痴甘为苦行僧,这是他从艺路上长期形成的一种优秀习惯。他痴就痴在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艺术上,把所有的生活与艺术联系起来。最令人佩服的是,他把书画篆刻作为转换大脑休息的科学用脑方法,来珍惜创作时间,常常是三艺交替研习,他兴来挥毫泼墨,握刀雕刻,经常通宵达旦;倦了,就逛街休闲,随处留意街头建筑艺术、行人服饰、宣传厨窗、广告艺术。累了,常常留心于田园风光,欣赏山水河流、花鸟虫鱼。他认为世界最美的东西在于自己发现、挖掘、表现。这些优秀习惯使自己产生了持久的专业定向和从艺的兴奋状态。为了发现美、挖掘美、表现美。他痴在图书馆中,对文学、美学、哲学、史学、古文字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饥似渴地吸吮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乳汁,积淀了文化、培养了情趣、提高了素质、形成了风格。他认为篆刻是传统美学的再现,阴阳、静动、虚实两极的结合使作品富有变化,产生魅力。他用心开发自己的书法,使视觉效果更具冲击力、穿透力、震撼力,把汉字构架极度表现出随机应变的美学价值,折射出理性的光芒和人文光辉,如《汉字散构系列·图腾》、《汉字散构系列·奋蹄》等作品曾在澳门、台湾展出,被中国画报社制成精美的贺卡,流传全国。他认为中国画的构图、大小、方园、疏密、开合、聚散、轻重、虚实、黑白、节奏、均衡、韵律等美学原理可直接渗透到书法篆刻的形式上。他用文学、美学、哲学的思想和眼光来为自己的作品立意、定位,来审视自己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星移斗转,物换新移。他这个艺术的苦行僧,一直乐在他的书斋中修炼,他把所有的人间乐趣都放在艺术的追求上,他独守着这份寂寞。他的痴是为文必工,技必良,获必丰;他痴出了艺术境界、艺术升华、艺术之路。这正于古人所言:“好之不如痴之,不痴不成才”。近十年来,他的作品百余篇已多次在全省、全国、国际大展中入选并获大奖,并在权威报刊杂志上发表,他的从艺经历被收入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库、书画篆刻精品被中外友人及艺术机构收藏。省市电视台曾多次报道他:“书画篆人生”的痛苦与喜悦。他从艺的继承性、表现的创新性、风格的独特性已被国内外艺术家和同仁所推崇,但他仍在斗室内修炼。他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意境是思想的沸点,风格则是作品的关键。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作品必须重生活、重思想、更要重风格,这就是光明的成功之处。光明的作品按风格可分为四类:一是山水花鸟的情趣性。他所作山水花鸟,不仅注重笔墨技巧的锤炼,而且追求雅俗共赏,充满着时代气息,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如第二届东方书画艺术国际交流展出的《雀语》,湖北省美协举办的小幅国画作品展出的《红果》等作品。二是水墨重彩的技巧性。光明在国画上进行了大胆突破,突出浓墨重彩,刻意追求构图的张力美,既注重浓墨重彩基调的块面分割与变化,又注重色彩的和谐与稳重,强调视觉的冲击力,使作品既有现代感又不失中国画民族化精神的内涵。如2000年,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中荣获优秀奖的《远古的记忆》;2005年,首届全国百名优秀中青年书画家进京邀请展中入选作品《上下五千年》;2005年,首届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三大展”中入选的《国之粹、民之骄》等等。三是水墨漫画的哲理性。光明的水墨漫画的最大特点是融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为一炉,这些作品突出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挖掘,看似平淡、其内涵非常丰富,充满着生活的辩证法,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如全国水墨漫画有奖大赛中获二等奖的《羡慕图》,全国第九届美术展览中荣获优秀奖的《牛趣》。四是书法篆刻的创新性。光明的这类作品,突出尚古求新,已从宫庭化、文人气中脱胎换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多作品老辣、粗犷、粗中有细,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精雕细刻,凸现出汉字的结构美、古典美、艺术美。有在全省、全国、国际各类大赛中入选、入展、获奖的作品,篆刻原石被选入中国篆刻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展示。</p><p class="ql-block"> 光明作品的艺术风格是用汗水与情感,追求与创造、精雕细刻熔铸出来的,它的艺术魅力所在,让人们感到线条、色彩流动着与大自然默契的妙机,冲动着鲜明的生命个性。他的每件作品吸收传统的营养,壮大了现代魅力。线条跌宕起伏,色彩跳跃飘逸,给人们一种醉意,叫人回味无穷。他的书画印风韵尚古,而不仿古,善于调动感情,将不熄的火花悄然渲泄于作品之中,渗透在读者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走向成功的光明,乐于传艺的光明,虽然已是知天命之年,但他仍“躬耕不辍乐石屋,精品奏响光明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05年11月3日于德安金石斋</p><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光明国画作品</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光明瓷艺作品</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光明篆刻作品</span></p>